韩峰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日面增强网络结构的磁场、速度场观测被引量:1
- 1989年
- 利用太阳磁场望远镜,可以得到准同时的、两层二维磁场、速度场和太阳单色像.用这一系统观测了日面增强网络精细结构的磁场、速度场.分析表明,磁场网络、速度场网络与超米粒三者边界十分吻合.在磁网络边界,有着很强的垂向流动.并看到一些小的网络构成大的网络图像,小网络瓦解,更大的网络随之形成.
- 李京艾国祥张洪起韩峰
- 关键词:日面磁场速度场太阳
- 用低精度A/D变换获得高精度太阳磁场测量结果的图像处理方法被引量:2
- 1989年
- 本文提出一种提高图象处理精度的方法.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噪声源或者人为地介入一个噪声源,使其标准差近于量化误差,对相对稳定信号,作m帧叠加的图象增强,可提高原图象的量化精度m^(1/2)倍.该方法已由计算机模拟和太阳磁场望远镜相应系统的实测获得证实.通过计算,我们找到了噪声大小与量化精度间的关系,并确定了该方法的适应范围.根据这一方法,可用商用的、相对廉价的、较低精度的A/D变换和图象处理系统,通过图象增强,获得很高精度太阳磁场的结果.
- 艾国祥韩峰张国旺曹艾
- 关键词:A/D变换太阳图象处理法
- 1987年10月7日太阳耀斑单色像、速度场和向量磁场的同时性观测研究
- 1989年
- 一、观测资料 1987年10月7日太阳活动区NOAA/USAF 4862(N 33,E 16)在0050—0111UT间发生了一个小耀斑,极大在0055UT附近,视面积S_d=27。北京天文台的太阳磁场望远镜对这个耀斑进行了色球单色像和速度场(用Hβ谱线),以及光球单色像、纵向和横向磁场(用Fel 5324谱线)的同时性观测,取得了高质量的观测资料(见表1)。虽然这是一个亚耀斑,但在第22太阳活动周初期对它取得包括单色系、速度场和向量磁场的同时性观测。
- 林元章张洪起韩峰刘克宁
- 关键词:太阳耀斑速度场
- AR5229活动区中耀斑和磁场的关系(英文)
- 1989年
- 本文研究了活动区5229中的H_β耀斑和磁场的关系。所用资料为北京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站1988年11月13—18日期间获得的(时值活动区5229位于E40°W40°)。按活动区磁场演化情况,考察了新浮现磁流、磁剪切和磁对消与耀斑形成的关系。 图1a-1f给出了怀柔站观测到的11个H_β耀斑及87个耀斑核在纵向磁图上的情况。磁图以等高斯线形式给出,图中虚线表示负极,实线表示正极,等高斯线由外向内分别为20,40,80,160,320,640,960,1280,1600,1920,2240,2580,2800高斯。黑色小块表示Hβ耀斑核。其中有四分之三的Hβ耀斑核离开极性反变线的距离在10弧秒之内。发生在该活动区的耀斑超过80个,而怀柔站观测的仅是很小一部分。这对于耀斑建立过程的研究是很不够的,必需补充其他天文台的资料。注意到周报上已列出该活动区的软X射线(1~8A)M1.0级以上的高能耀斑事件,将它们补充进图1,用黑色三角形表示,画其位置时考虑到耀斑、黑子及磁特征之间的关系和它们彼此之间的时间差,并按Howard和Harvey给出的较差自转公式进行了改正。10个高能耀斑事件中有6个可能与磁特征N_3,N_7和P_2的衰减(即对消,另一极性在复杂活动区中衰减不明显)有关;另外的事件可能与发生在磁特征N_2、P_2之间的磁剪切有关。
- 史忠先汪景秀刘桂林韩峰
- 关键词:活动区较差自转
- 太阳网络内弱磁场结构的快速隐现
- 1990年
- 在良好的视宁度条件下(≤2″),北京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站(HRSO)高分辨磁场观测,提供了探测网络内磁场(INF)的可能.对1988年9月5日的高分辨磁图的分析表明: 1.网络内区域,最大磁通量密度B低于10G而大于等于5G的网络内弱磁场结构(WINF)都是真实的磁结构. 2.大多数(约70%)的WINF经3~m.4的时间间隔后,在±5G的等高斯图中不再能辨认;在持续的磁图中,再现的WINF仅占约30%. 3.某一时刻被证认的WINF数随时间呈指数衰减,由此估计WINF的平均寿命的上限约3~m. 4.WINF是网络内未被分辨的个别磁通元的集合体,其磁通量在2×10^(16)Mx.—1×10^(18)Mx.之间.比对大熊湖太阳天文台(BBSO)1984年7月9日的磁图,本文得到类似的结果.
- 史忠先汪景琇刘建强韩峰刘桂林
- 关键词:太阳磁场太阳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