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斐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无菌
  • 2篇无菌性
  • 2篇无菌性松动
  • 2篇姜黄素
  • 2篇骨溶解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道
  • 1篇抑制蛋白
  • 1篇杂交
  • 1篇杂交手术
  • 1篇载药
  • 1篇载药微球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主动脉
  • 1篇主动脉夹层
  • 1篇转录
  • 1篇转录因子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韩斐
  • 3篇汪龙
  • 2篇胡懿郃
  • 1篇罗凡砚
  • 1篇胡懿邻
  • 1篇雷鹏飞
  • 1篇杨涛
  • 1篇刘雨微
  • 1篇肖跃军

传媒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聚乳酸-羟基乙酸载药微球制备工艺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可降解功能高分子化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展现了其重要作用。以PLGA为材料制备载药微球的方法有乳化溶剂挥发法、相分离法、盐析法、喷雾干燥法、膜乳化法、纳米沉淀法、超临界流体技术等。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总结PLGA载药微球各种制备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以及各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韩斐胡懿郃汪龙
关键词:聚乳酸-羟基乙酸载药微球
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的外科危重症.对于A型夹层的治疗,手术方式与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目前还存在争议.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为升主动脉置换及全主动脉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术(“孙氏”手术),其适应证是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1],但此术式时间相对长、创面大、出血大,对手术技巧要求高,同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多[2].近年来,对于破口近弓部分支的A型主动脉夹层,应用主动脉弓部血管重建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杂交手术体现出相对优势,因其可以同时将血管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影像学诊断一并完成,且术后并发症相对低,应用也越来越广泛[3].
孙展韩斐罗凡砚陈育斌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STANFORD杂交手术
姜黄素治疗聚乙烯颗粒诱导骨溶解的体内实验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聚乙烯颗粒诱导骨溶解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为防治假体无菌性松动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小鼠气囊植骨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聚乙烯组、溶剂组、姜黄素组(姜黄素+溶剂)。干预完成后杀死小鼠,取出背部气囊组织及其内植骨骨片。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 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 AP)染色检测骨片中破骨细胞的数量。QPCR检测气囊组织中c-Fos,NFATc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气囊组织中IκBα以及p-IκBα的蛋白含量。结果:TRAP染色发现,聚乙烯组和溶剂组骨片中染色的破骨细胞较多,而空白组和姜黄素组极少或没有染色的破骨细胞。QPCR检测基因表达情况:c-Fos,聚乙烯组>溶剂组>空白组>姜黄素组,前两组与后两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FATc1,聚乙烯组>溶剂组>空白组>姜黄素组,前两组与后两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印迹检测IκBα蛋白相对灰度值:姜黄素组>空白组>溶剂组>聚乙烯组,前两组与后两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κBα蛋白相对灰度值:聚乙烯组>溶剂组>空白组>姜黄素组,前两组与后两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小鼠气囊植骨模型中,姜黄素可以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以及c-Fos,NFATc1的表达来抑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诱导的骨溶解反应。
韩斐胡懿郃安森博雷鹏飞汪龙
关键词:骨溶解无菌性松动姜黄素NF-ΚB
姜黄素调节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道抑制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建立颗粒诱导骨溶解体外模型,探讨姜黄素调节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道对骨溶解的作用。方法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和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共培养,构建磨损颗粒诱导模型,加入姜黄素干预,分为4组:A:空白组;B:聚乙烯颗粒诱导组;C:聚乙烯颗粒诱导+低浓度姜黄素处理组;D:聚乙烯颗粒诱导+高浓度姜黄素处理组。提取每组细胞的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NF-κB通路中的关键蛋白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IκBα)、磷酸化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p-IκBα)的表达。相同的分组方法处理细胞后,提取每组细胞的总RNA,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NF-κB通路中转录因子c-Fos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1蛋白(NFATc1)的表达。结果(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B组IκBα与内参β-肌动蛋白(β-actin)灰度值之比IκBα/β-actin(0.029±0.004)低于其余3组(P=0.001)(A组:0.321±0.014,C组:0.352±0.019,D组:0.554±0.009),C组与D组比较(P=0.001);B组磷酸化IκBα/β-actin(1.450±0.081)高于其余3组(P=0.001)(A组:0.593±0.041,C组:0.480±0.023,D组:0.511±0.024),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3)。(2)Real-time PCR实验结果,B组中c-Fos (1.243±0.040)和NFATc1(1.255±0.009)的表达量最高(P=0.000),C组中c-Fos(0.868±0.032)高于D组c-Fos(0.814±0.009,P=0.015),C组中NFATc1(0.956±0.016)高于D组中NFATc1(0.624±0.009,P=0.001)。结论姜黄素可通过抑制NF-κB通道的激活抑制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发生。
肖跃军安森博韩斐刘雨微杨涛胡懿邻汪龙
关键词:姜黄素无菌性松动骨溶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