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飞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东亚共同体
  • 1篇东亚共同体构...
  • 1篇中产阶级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转型
  • 1篇盟约
  • 1篇睦邻
  • 1篇睦邻政策
  • 1篇阶级
  • 1篇国联
  • 1篇裁军

机构

  • 4篇兰州大学

作者

  • 4篇韩飞
  • 1篇王雅红

传媒

  • 1篇黑河学刊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邢台学院学报
  • 1篇沈阳工程学院...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试析“环太平洋合作构想”和鸠山的“东亚共同体构想”
2010年
日本民主党人鸠山由纪夫上台后,提出以"东盟10+3"为基础,建立一个类似欧盟的东亚共同体的构想。较之上世纪60年代末日本政府提出的"环太平洋合作构想","共同体构想"在日本所面对的国际、国内环境,主要针对对象,具体目的、涉及领域及面临的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四个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已不再是对"合作构想"的简单翻版。
王雅红韩飞
转型时期美国中产阶级探微(1870~1910)被引量:1
2010年
1870~1910年的美国社会处在转型时期。在这个转型时期里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文化的显著进步和在相对可观的收入、较多晋升机会的刺激下美国社会形成了专门职业型、管理型和公共服务型三种类型的中产阶级群体。这个群体形成后对当时美国社会的进步、稳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飞
关键词:中产阶级社会转型
试论罗斯福的“睦邻”政策
2009年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是美国历史上的第32届总统,他就任总统后面对国际国内外复杂形势,从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思想方面向拉美国家推出了"睦邻"政策。尽管这一政策在当时对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以后的拉美一体化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它的目的仍然是美国以新的策略来建立和巩固其在西半球的霸权地位。
韩飞
试论以国联为平台裁军的可行与不可行性
2009年
1920年1月成立的国联,其宗旨是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且在其盟约中规定了裁减军备的条款。在一战后至二战爆发前,以国联这一平台为基础,美英法德日意等国先后多次举行了裁军谈判,试图达到裁军的目的。当时以国联为平台的裁军有其可行性的一面,但更多具有的是不可行性。而这些可行性却最终在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袭击下走向了瓦解,从而将以国联为平台裁军的不可行性暴露无遗。
韩飞
关键词:国联裁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