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营养
  • 2篇实验室
  • 1篇乙肝
  • 1篇乙肝检测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营养状况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月龄
  • 1篇人力资源
  • 1篇贫困
  • 1篇贫困地区
  • 1篇贫血
  • 1篇贫血状况
  • 1篇围产
  • 1篇围产儿
  • 1篇县级妇幼保健...
  • 1篇母婴

机构

  • 6篇河北省妇幼保...
  • 2篇河北省第六人...

作者

  • 6篇马倩
  • 5篇张英奎
  • 4篇李进华
  • 3篇左利红
  • 3篇许长田
  • 3篇李雅丽
  • 3篇范松丽
  • 2篇马敏
  • 2篇钱立杰
  • 2篇马书军
  • 2篇李林
  • 1篇赵丽娜
  • 1篇史亚楠
  • 1篇陈卫宏
  • 1篇李雅莉
  • 1篇闫承生
  • 1篇麻海英
  • 1篇杜立燕
  • 1篇李江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河北省2001-2012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趋势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了解河北省出生缺陷发生率、主要出生缺陷病种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河北省2001-2012年1 202 291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2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从2001年的72.76/104上升到2012年的103.44/104,上升了42.17%;2)主要出生缺陷顺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裂、外耳其他畸形、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缺陷;3)出生缺陷存在城乡、男女差别,城市明显高于农村(P<0.0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4)出生缺陷发生与母亲的年龄有关,以25~30岁出生缺陷发生率最低。结论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婚前医学检查率和产前筛查率低、孕母高龄/低龄及环境因素是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李进华张英奎李江范松丽马敏马倩左利红马书军
关键词:围产儿发生率
不同运营模式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状况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通过对2005-2013年河北省全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数据的分析,了解不同管理模式的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状况,分析人力资源变化趋势,为今后妇幼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调查全省175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现状,运用Epi Data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后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职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和职称方面呈逐年增长趋势,且有住院服务的机构无论是现状还是增长趋势都明显好于无住院服务的妇幼保健机构,但是从整体的卫技人员学历与职称构成情况来看并不乐观。本科以下学历人员占的比例较大,占78.8%;高级职称比例仅占3.8%。结论开展住院临床服务有利于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发展,但是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严重缺编,且人员素质整体偏低,结构不合理,有待提升。
张英奎杜立燕李进华马倩左利红李雅丽
关键词: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
河北省助产机构实验室乙肝检测服务能力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河北省助产机构实验室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检测服务能力,为河北省开展消除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于2021年4月至2021年9月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河北省2020年各级助产机构实验室乙肝检测服务能力资料,包括实验室资质、检测方法和乙肝病毒载量检测、实验室人员职称学历等。所有资料采用Excel 2021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 河北省97.92%的助产机构可开展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97.40%的助产机构可开展乙肝五项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不同级别助产机构乙肝五项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方法不同,省级助产机构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为主,占50.00%,乡级助产机构以胶体金方法为主,占57.14%。97.92%的助产机构可开展肝功能检测,27.27%的助产机构可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DNA定量检测,其中以省级助产机构占比最高,为75.00%。结论 河北省助产机构实验室乙肝五项检测覆盖率较高,HBV DNA定量检测能力不足。建议加强县、乡级助产机构乙肝病毒载量实验室建设,为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提供保障。
钱立杰李雅丽李林孙兆阳马倩许长田
关键词:乙型肝炎母婴传播
河北省助产机构实验室艾滋病检测服务能力调查分析
2022年
目的评估河北省助产机构实验室艾滋病检测服务能力。方法采用问卷的方法收集河北省各级助产机构实验室艾滋病检测服务能力资料,包括实验室资质、检测方法、转诊和质控等。所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于2021年4-6月开展,共计调查385个助产机构。河北省97.66%(376/385)的助产机构有HIV初筛检测资质,79.74%(307/385)的助产机构为HIV初筛实验室。其中79.85%(214/268)县级助产机构、63.64%(42/66)的乡级助产机构为HIV初筛实验室。不同级别助产机构HIV初筛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省级以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LIA)一种方法为主,占50.00%(8/16),市县级以CLIA和快速检测试验(RT)为主,分别占25.71%(9/35)和30.22%(81/268),乡级以单一RT方法为主,占71.93%(41/57)。376个机构中,0.27%(1/376)机构开展HIV病毒载量检测,6.38%(24/376)机构开展CD4细胞计数检测。15.96%(60/376)助产机构实验室未开展室内质控,25.26%(95/376)助产机构未开展室间质控。结论河北省助产机构实验室艾滋病检测网络比较健全,县乡级助产机构检测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实验室质控待加强。
钱立杰张英奎李林孙兆阳马书军李雅丽马倩许长田
河北省燕山-太行山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河北省燕山-太行山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多阶段抽样、PPS抽样和随机等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2017年河北省燕山-太行山贫困地区2786名6~24月龄婴幼儿为调查对象。通过身长体重测量评估婴幼儿营养状况,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婴幼儿基本情况、看护人营养知识掌握情况、24 h喂养情况。结果6~24月龄婴幼儿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年龄别身长Z评分(HAZ)、以及身长别体重Z评分(WHZ)均值分别为(0.54±1.23)、(0.49±1.56)和(0.45±1.38),均为正值,且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婴幼儿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5.49%、2.55%、4.27%、21.97%、11.84%,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肥胖率男孩明显高于女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迟缓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月龄、及时辅食添加、最低膳食频次、最小膳食种类均为婴幼儿生长迟缓的相关因素;性别、及时辅食添加为低体重的相关因素;性别、最小膳食种类为消瘦和肥胖的相关因素。结论河北省燕山-太行山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有所提高,但营养不均衡呈突出问题,尤其是营养过剩问题严重,需加大科学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父母或看护人的营养知识的知晓率。
范松丽李进华马倩张英奎闫承生陈卫宏史亚楠
关键词: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状况影响因素
河北省婴幼儿贫血状况及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了解河北省27个"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改善项目"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贫血状况,观察不同方法对6~24月龄贫血婴幼儿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 800名6~24月龄婴幼儿检测血红蛋白,对贫血患儿分别采取合理辅食添加、营养包、小剂量间歇补铁(2 mg/kg.w)干预3个月后,再次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干预前后的贫血发病率、血红蛋白平均值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在全省积极推广"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改善项目",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对降低婴幼儿贫血发病率至关重要。
范松丽李进华张英奎许长田赵丽娜马敏麻海英马倩左利红李雅莉
关键词:婴幼儿贫血发病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