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晓钰

作品数:57 被引量:277H指数:9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经济管理
  • 13篇社会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篇人口
  • 8篇生态足迹
  • 8篇污染
  • 7篇实证
  • 7篇经济增长
  • 7篇环境污染
  • 6篇面板数据
  • 6篇城市
  • 5篇生态
  • 5篇碳排放
  • 5篇能源
  • 5篇产业结构
  • 5篇产业结构升级
  • 4篇氧化碳
  • 4篇生态环境
  • 4篇实证分析
  • 4篇环境规制
  • 4篇二氧化碳
  • 3篇动态模型
  • 3篇人口因素

机构

  • 53篇新疆大学
  • 4篇南开大学
  • 3篇湖南文理学院
  • 2篇西北大学
  • 2篇新疆财经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安徽财经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乌鲁木齐职业...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塔里木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56篇马晓钰
  • 11篇李强谊
  • 7篇郭莹莹
  • 3篇尉磊
  • 2篇汪平臻
  • 2篇叶晓勇
  • 2篇曹丽平
  • 1篇贺湘焱
  • 1篇孙慧
  • 1篇刘爱澜
  • 1篇周哲
  • 1篇李娜
  • 1篇马莉莉
  • 1篇杨玉清
  • 1篇韩茜
  • 1篇原新
  • 1篇熊黑钢
  • 1篇李娜
  • 1篇庞丽媛
  • 1篇叶小勇

传媒

  • 6篇技术经济与管...
  • 5篇生态经济
  • 4篇中国经贸导刊
  • 3篇统计与决策
  • 3篇西北人口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特区经济
  • 2篇产业经济研究
  • 2篇新疆大学学报...
  • 2篇学园
  • 1篇商业研究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人口研究
  • 1篇人口与经济
  • 1篇价格理论与实...
  • 1篇经济经纬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11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基于2011-2019年我国280个地级市城市面板数据,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BM-Malmquist指数测算我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证探讨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尤其在南方城市、非资源型城市表现得更为显著;(2)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绿色创新水平,优化产业结构间接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即存在数字经济—绿色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两条传导路径,但绿色创新表现为遮掩效应,而且这两条传导路径在南方和北方地区城市、资源型和非资源型城市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因而应积极推动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助力可持续发展。
郭秋秋马晓钰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人口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基于STIRPAT模型的分析被引量:27
2013年
本文首先估算了1999~2010年我国30个省区的CO2排放量,同时通过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相结合,运用工具变量控制了这两种模型的内生性,全面客观地对我国各省区人口规模、年龄结构、家庭规模、城市化水平与CO2排放量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和年龄结构是推动我国CO2排放的主要人口因素,而大的家庭规模可以抑制我国的CO2排放;此外,收入水平、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也是影响我国CO2排放的其他重要因素,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表明,上一期CO2排放量对当期CO2排放量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
马晓钰李强谊郭莹莹
关键词:STIRPAT模型人口因素二氧化碳动态模型
城乡融合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发挥城乡融合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对促进农村绿色低碳转型以及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利用2005—2020年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采用经典面板模型分析城乡融合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结果表明,全国和三大区域(东、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农业碳排放强度则呈显著下降趋势,两者之间的波动趋势呈相反态势。城乡融合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地理区位和粮食生产地区分析,城乡融合对东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碳排放强度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城乡融合通过提高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来抑制农业碳排放强度。为此,积极推动精准的城乡融合政策,加强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规模化经营,重视城乡融合减排效应的差异性,是实现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关键方向。
胡池群马晓钰刘家民
关键词:城乡融合农业技术进步农业规模化经营粮食主产区
中国城市韧性的时空动态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3年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24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韧性水平,采用改进的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和SDM模型系统考察了中国城市韧性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11—2020年各城市的韧性水平均有一定提升,空间上城市韧性水平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分异规律。总体上,在2017年之前,区域间差异主要由超变密度构成,而2017年之后,区域间差异主要是由区域之间的净差异构成。城市韧性逐年上升且分布越来越发散、城市韧性较高的城市与全国平均值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且全样本及八大综合经济区城市韧性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由空间溢出性分析可知,邻近城市环境压力和人力资本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本市的城市韧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外向性、政府科教重视程度、人口集聚程度和城市发展类型均会分别对本市和邻近城市的韧性水平产生影响。
张思思马晓钰崔琪
我国经济结构变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采用1999——2010年我国30个省工业三废排放量数据,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工业三废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以及排放强度出发,分析了经济结构变动对我国工业三废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对工业三废的影响十分显著,其他控制变量对工业三废的影响不一;能源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对它们的影响十分显著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加快城市化水平都会抑制工业三废的排放;产业结构对增加工业三废的排放影响显著,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产权结构会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对工业废水和工业固废的影响不是很显著;就技术而言,影响不是很显著,但是技术进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开放水平对工业废气和工业固废的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具有显著的影响。
马晓钰郭莹莹李强谊
关键词:经济结构环境污染面板数据
新疆生态足迹与生态过剩人口分析
2010年
根据生态足迹理论进行实证研究,新疆适度人口与现实人口相比,已经出现生态过剩人口,且生态过剩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这说明当前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超出了生态承载力范围,同时说明新疆人口增长过快已成为现实问题。因此,解决生态人口过剩问题成为缓解新疆生态环境压力的一个关键点。
马晓钰马合木提.托尔逊
关键词: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与经济韧性互动关系的统计检验被引量:4
2023年
文章基于2006—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采用工具变量法回归(IV-2SLS)和广义空间三阶段回归(GS3SLS)模型,验证了产业数字化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及机制,并探寻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数字经济提升经济韧性的运行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各地区经济韧性的提升;产业数字化会促进数字产业化效率的提升,数字经济在其双重内涵的协同作用下对区域经济韧性产生正向的影响;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改善生存支持、经济发展支持和环境支持这三个途径助力区域经济韧性提升。
张思思马晓钰崔琪
关键词: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
“大气十条”政策如何重塑中心-外围产业空间布局?
2023年
“大气十条”政策是改善空气质量、重塑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抓手。选取2005—2019年2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杜宾双重差分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以试点地区为代表的中心地区,“大气十条”政策既是抑制生产性企业进入的阻力,也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企业进入的动力,且高铁开通和本土市场规模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大气十条”政策对外围地区的生产性企业进入和生产性服务企业进入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呈现出随地理阈值上升抑制→促进→抑制→无影响的空间衰减特征。进一步地,生产性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区位选址变化,形成中心“主服务、辅生产”和外围“主生产、辅服务”的产业空间布局,及形成明显的区域产业协同集聚差异。该研究为“大气十条”政策提供新的证据,也为地区内优化产业结构和地区间产业分工提供了新的政策启示。
刘家民马晓钰赵斌
关键词:产业集聚中心-外围
劳动力就业结构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厘清就业结构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机制,对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中高端产业链攀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就业结构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结果显示:(1)劳动力就业结构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并以中部、东部与西部为序依次减弱。(2)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水平分别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产生明显的异质性影响。同时,相较于就业结构的竞争分量,结构分量更有助于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攀升。(3)对于劳动力净流出地,劳动力就业结构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产生的影响不显著,而对劳动力净流入地则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此,从劳动力配置效率、产业和地区的联动效应、就业环境和产业体系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刘家民马晓钰贾文利
关键词:劳动力就业结构制造业
人口—产业协同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基于2004—2021年中国233个地级城市的实证分析
2023年
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人口或产业集聚如何影响中国绿色经济效率,忽视了对两者相互协同作用的影响。选取2004—2021年我国233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测算并评价中国绿色经济效率时空分布演化,据此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MA)考察人口—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呈现“先降后升、波动变化”趋势,并从“点状星”“低位连片”向“分散化”和“大面积集聚”格局转变,其中东部地区城市集聚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BMA法能克服单一模型的不确定性和样本损失产生的估计偏差。人口—产业协同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该效应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和不同地理距离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专业化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强于多样化协同集聚。
李娜马晓钰葛纯宝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