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晨 作品数:13 被引量:36 H指数:4 供职机构: 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老年强迫症43例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老年强迫症(O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老年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3例。联合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舍曲林治疗。采用耶鲁-布朗OCD量表(Y-BOC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治愈率为27.91%,显著高于对照组9.30%(χ2=4.914 3,P=0.026 6);联合组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14%(χ2=14.659 1,P=0.0001)。2组患者治疗2,4,8周末TES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老年强迫症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马瑞晨 马燕娟 李月娥 唐细国关键词:舍曲林 利培酮 疗效 突发暴力伤害伤员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状况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突发暴力伤害伤员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状况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关系。方法161例在突发暴力伤害事件受伤的住院伤员,受伤第3,4周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elf-Reporting Questionnaire-20,SRQ20)、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表(7-items screening scale for PTSD,PTSD7)、事件影响量表(Impact of event scale,IES)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r 90,SCL-90)等进行测评,对其中113名年龄14~50岁伤员完成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gna Minnen av Barndoms Uppfostran,EMBU)测评。受伤2个月后用DSM—IV—TR轴I障碍临床定式检查病人版(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IV—TR Axis I Disorders/Patients,SCID—I/P)对伤员进行检查,共对113人中的106人做出诊断。失访7人。结果父亲偏爱被试与事件影响量表总分(r=-0.234,P〈0.05)和因子2回避(r=-0.309,P〈0.01)呈负相关。父亲惩罚严厉与SCL-90因子其他(r=0.224,P〈0.05)、事件影响量表因子2回避(r=0.211,P〈0.05)呈正相关。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与事件影响量表因子1闪回呈正相关(r=0.194,P〈0.05)。根据诊断分成无病组、PTSD组和其他诊断组。父亲偏爱被试、母亲偏爱被试与精神症状呈负相关,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惩罚严厉与精神症状呈正相关。3组方差分析父亲教养方式的6个分量表、母亲教养方式的5个分量表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少儿时父母偏爱对今后的心理创伤具有保护作用。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惩罚严厉对心理健康具有破坏作用。但暴力伤害伤员是否患PTSD和其他精神障碍父母教养方式影响有限。 徐向东 吕淑云 夏叶玲 贾丽娜 张莉 李月娥 王欣 马瑞晨 陈晓英 买力开木 王丽萍 余金鸣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 心理状况 创伤后应激障碍 维吾尔族、汉族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女性激素水平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对比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汉族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女性激素水平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心理科住院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汉族70例、维吾尔族5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一般情况调查表、紧张性生活事件评定量表(SLERS)、艾森克人格特征问卷(EPQ)、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估。并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取外周静脉血进行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的测定。结果两组患者文化程度、绝望感、焦虑躯体化、恶性生活事件、健康、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业余活动、性生活、角色平等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患者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婚姻满意度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神经质、法律政治负性事件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维吾尔族患者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内外向、遇到烦恼获得支持、与亲友关系、婚姻满意度、文化程度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健康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两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均显示,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与HAMD评分相关性较小。结论汉族和维吾尔维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是多种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汉族和维吾尔维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相关性较小。 李月娥 徐上知 吕淑云 马瑞晨 杨超 王欣 巴哈尔古丽关键词:围绝经期 婚姻质量 雌激素类 维吾尔族 对精神病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3 2004年 本文从精神病学的发展过程 ,方向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精神病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 ,强调精神病学课程应适应学科发展 ,尽快被精神医学取代 ,要提高精神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 盖广庆 倪红 马瑞晨关键词:精神病学 教学改革 医学教育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突发群体暴力事件后社区居民抑郁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突发群体暴力事件后,社区居民抑郁障碍的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由专业精神科医生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TR)轴I障碍临床定式检查,对某突发群体暴力事件涉及人群中的新疆中湾街沿街年龄≥15岁的全体居民进行检测,使用DSM-IV对抑郁障碍进行诊断;并以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进行测查,分析抑郁障碍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抑郁障碍患病率13.10%。人格问卷比较,抑郁障碍组较无病组神经质得分高(P<0.05),掩饰性得分低(P<0.05);应付方式比较,抑郁障碍组较无病组退避、幻想、自责和合理化得分高(P<0.05)、求助和解决问题得分低(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暴露程度、内外向、神经质、自责5个参数在抑郁障碍发生上有显著影响。结论抑郁障碍是灾后的常见疾病,其人格特质是情绪稳定性差,应付方式多消极、少积极。应激与抑郁障碍存在因果关系。 徐向东 吕淑云 张莉 李月娥 陈亮 买买提热夏提.吐尔逊 马瑞晨 古丽娜尔.阿布都克里木关键词:抑郁障碍 突发群体伤害事件伤员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状况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 目的研究突发群体伤害事件伤员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状况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关系。方法乌鲁木齐市五家医院突发群体伤害事件受伤住院伤员共161名在受伤第三、四周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 徐向东 吕淑云 夏叶玲 贾丽娜 李月娥 张莉 余金鸣 马瑞晨 陈晓英 王欣 王丽萍 陈亮文献传递 4种量表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比较乌鲁木齐市突发群体事件后4种量表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预测效能.方法 突发群体事件受伤住院伤员共161名在受伤第3,4周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表(PTSD7)、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事件影响量表(I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进行测评,完成测查155例.受伤2个月后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DSM-Ⅳ-TR)轴Ⅰ障碍临床定式检查患者版对128名伤员(失访27名)进行检查和精神科诊断.结果 4种量表Youden指数最高的临界值是PTSD7总分4、SRQ20总分10、IES总分23和SCL-90总分158.分别对其灵敏度[62.0%(31/19);68.0% (34/16);77.6% (38/11);69.6% (32/14)]、特异度[78.7% (13/48);78.7% (13/48);65.6% (21/40);62.5% (21/35)]进行比较,经x2检验,4种量表的灵敏度、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为2.86和6.38(均P>0.05).4种量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777,0.756,0.775(均P<0.01).结论 4种量表均能较好地预测PTSD,PTSD7因简单易用是心理创伤性事件后筛查预测PTSD的理想工具.创伤性事件对心理的影响是全面的,心理创伤的严重程度可能是PTSD最重要的预测指标. 徐向东 吕淑云 夏叶玲 贾丽娜 张莉 李月娥 陈亮 陈晓英 马瑞晨 古丽娜尔·阿布都克里木关键词:量表 创伤后应激障碍 抗精神病类药物对患者血糖影响的观察及治疗体会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究抗精神病类药物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4组精神病患者,通过使用氯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和奥氮平4种抗精神病类药物后所产生的糖代谢变化,来观察总结抗精神病类药物对精神病患者血糖的影响。结果氯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和奥氮平4种抗精神病类药物均对精神病患者的血糖有影响,但是4种药物引起精神病患者血糖变化的几率大小并不相同。结论相同病重情况下,奥氮平与氯氮平两种抗精神病类药物,对精神病患者的血糖影响最为明显。 桑晔 马瑞晨关键词:抗精神病类药物 血糖变化 奥氮平 氯氮平 突发群体事件后社区居民创伤后应激障碍及抑郁症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突发群体事件后社区居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抑郁症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乌鲁木齐市某突发群体事件后2个月,对事发地之一沿街社区年龄≥15岁的居民931人进行调查.由精神科医生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Ⅳ-TR)轴Ⅰ障碍临床定式检查患者版进行检查,使用DSM-Ⅳ对各类精神障碍进行诊断,计算PTSD和抑郁症的检出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表(PTSD7)、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应付方式问卷(CSQ)评估应激症状和人格及应付方式,分析PTSD和抑郁症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PTSD检出率为13.5%,抑郁症为8.7%,排在所有精神障碍检出率的前两位.将931人按诊断结果分4组,即无病组(n =705)、PTSD组(n=72)、抑郁症组(n=28)和PTSD抑郁症共病组(n=53).无病组EPQ神经质得分小于其他3组[(5.8&#177;4.8) vs.(10.6&#177;5.1),(10.9&#177;4.9),(14.0&#177;5.2)],PTSD组和抑郁症组小于共病组(均P<0.01).无病组的CSQ退避、幻想、自责、合理化4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其他3组,共病组的自责因子得分高于其他3组,无病组和抑郁症组的求助因子得分高于共病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事发时暴露程度高,神经质、掩饰性和自责得分高者更容易出现PTSD(OR=1.03 ~ 3.95)和抑郁症(OR=1.04 ~4.33).结论:突发群体事件后社区居民PTSD和抑郁症检出率较高,心理创伤后PTSD和抑郁症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大、事发时暴露程度高,以及较高水平的神经质、掩饰性和自责. 徐向东 吕淑云 张莉 李月娥 陈亮 买买提热夏提.吐尔逊 马瑞晨 古丽娜尔.阿布都克里木 夏小龙 米尔孜.艾合买提 吐尔洪.库尔班 肖开提.苏力唐 伊力哈木江.克里木阿吉 买力开木.阿布都克里木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 抑郁症 突发性群体事件伤员安全感与心理状况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研究突发性群体事件伤员安全感与心理状况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关系.方法 对受伤住院伤员161人在受伤第3~4周进行心理健康自评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表、事件影响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安全感量表等测评.2个月后用SCID-I/P对伤员进行检查.结果 安全感总分、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与4种量表总分及因子分呈负相关.无病组、PTSD组和其他诊断组安全感总分、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76,P=0.18;F=1.20,P=0.31;F=2.01,P=0.14).结论安全感高的人总体上精神症状较轻,良好的安全感具有保护心理健康的作用. 吕淑云 徐向东 夏叶玲 贾丽娜 李月娥 张莉 马瑞晨 陈晓英 王丽萍 陈亮关键词:安全感 心理状况 创伤后应激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