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谦
-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红细胞免疫粘附能力在皮肤血管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被引量:1
- 1994年
- 高谦佟菊贞
- 关键词:血管炎CIC
- 冬虫夏草菌粉对尖锐湿疣虚证患者白介素8的调节及意义被引量:2
- 2000年
- 高谦吴国珍何定阳
-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尖锐湿疣IL-8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升高的意义以及与血管紧张素Ⅱ、心钠素关系的探讨被引量:4
- 1995年
- 我们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了25名健康志愿者和28例急性脑卒中病人(脑出血12例、脑梗塞16例)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含量。急性脑卒中病人的血浆ET、ATⅡ均高于正常对照(P<0.01),ANP含量则低于正常对照(P<0.01),脑出血与脑梗塞患者血浆上述指标差异不明显。同时发现基底节区病变者血浆ET虽然比正常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而大脑皮层和其它部位病变者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均<0.01),且血浆ET和ATⅡ均与ANP成负相关(r=-0.48和-0.47,P<0.01),血浆ET和ATⅡ之间成正相关(r=0.56,P<0.01).结果提示,ET与急性脑卒中病人的发病及部位有关,且与血管活性多肽(如ANP、ATⅡ)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 李天木马中富钱采韵高谦徐钟源陈玲黎湛兴詹红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内皮素心钠素
- 尖锐湿疣患者血清IL-18水平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白介素18(IL-18)是最新发现的一种对Th1、Th2免疫应答有重要影响作用的细胞因子,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其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了46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中 IL-18含量,并随访观察尖锐湿疣患者电灼术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 尖锐湿疣患者血清IL-18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尖锐湿疣治疗后复发次数与血清IL-18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IL-18可能在机体抗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止复发方面起重要作用。
- 高谦吴国珍马中富何定阳
- 关键词:尖锐湿疣白细胞介素18复发
- 尿道灌注5-氟尿嘧啶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3例报告
- 1996年
- 1994年3月至1996年2月,3例伴尿道尖锐湿疣患者来我科就诊,经用5-氟尿嘧啶(5-FU)注射液尿道灌注治疗痊愈,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3例均有典型临床表现及非婚性接触史而确诊为尖锐湿疣,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9、31、35岁。尿道内各有一约米粒大疣体,距尿道外口分别为0.5cm、2cm、1cm,1例肉眼可见,2例尿道镜检查发现,其中2例尿道外口处各见一绿豆大疣体。3例均有包皮。
- 高谦
- 关键词:5-FU5-氟尿嘧啶尖锐湿疣
- 冬虫夏草菌粉对尖锐湿疣患者IL-18、IL-2和LI-10的调节及意义
- 本文尝试应用冬虫夏草菌粉治疗CA电灼术后病人预防复发,并探讨了其对CA患者体内IL-18、IL-2及IL-10水平的影响。
- 吴国珍高谦何定阳马中富
- 关键词:尖锐湿疣电灼术IL-18IL-2
- 文献传递
- 组胺诱导试验在结节性红斑及结节性血管炎中的意义
- 1998年
- 本文采用组胺诱导试验后DIF法及常规DIF法分别对29例(17例EN和12NV)和31例(16例EN和15例NV)急性期皮肤血管炎患者进行了检测组织中沉积免疫复合物的对照研究,发现组胺诱导试验不仅可提高DIF的阳性率有助于诊断,而且经组胺诱导后血管壁IC荧光强度与病情密切相关因而还可作为临床评价病情和疗效判断的指标。
- 高谦佟菊贞何定阳
- 关键词:结节红斑结节性血管炎免疫复合物NVIC
- 尖锐湿疣患者血清白介素18、白介素2和白介素10水平的研究——冬虫夏草菌粉的调节作用及意义
- 目的 研究白介素18(IL-18)、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10(IL-10)在尖锐湿疣(CA)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探讨冬虫夏草菌粉对CA患者体内IL-18、IL-2及IL-10含量的影响,及预防电灼术后CA复发的作用...
- 高谦吴国珍何定阳马中富
- 关键词:尖锐湿疣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0
- 文献传递
- 冬虫夏草菌粉对尖锐湿疣Th1/Th2免疫应答的调节被引量:12
- 2000年
-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菌粉对尖锐湿疣(CA)患者体内IL-2及IL-10水平的影响,及预防电灼术后CA复发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34例冬虫夏草治疗组患者和29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2及IL-10含量检测,观察常规电灼术后CA复发情况;结果:经冬虫夏草治疗2月后CA患者血清IL-2水平明显较前升高(P<0.05),IL-10水平降低(P<0.01)。而对照组IL-2及IL-10水平变化不甚明显(P>0.05)。电灼术后治疗组复发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41.2%)亦低于对照组(65.5%)。结论:冬虫夏草菌粉可能通过对机体Th 1/Th 2亚群失衡进行调整,增强 CA患者 Th l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达到抗病毒、减少复发的作用。
- 高谦吴国珍何定阳
- 关键词:冬虫夏草尖锐湿疣IL-2IL-10中医药疗法
- 不典型二期梅毒的病理诊断探讨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通过皮疹的病理检查,对临床不典型梅毒提出可能性诊断或诊断线索,降低梅毒漏诊率。方法总结本科近期6例临床不典型梅毒的病理变化,归纳出该病的病理特征。结果 临床不典型梅毒的病理特征:①表皮可表现为玫瑰糠疹样、副银屑病样、扁平苔藓样及MF样改变。②真皮可表现为苔藓样、MF样、血管炎样或非特异性炎症变化。③浸润细胞为混合性炎细胞,其中浆细胞显著增多,但浆细胞的分布多不与典型梅毒分布一致,也就是多不在血管周围呈“袖套”状浸润。结论 对于临床不典型梅毒,皮肤病理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以为临床医生提出可能性诊断或诊断线索,但最终仍需要血清学确诊。
- 韩建德佟菊贞高谦廖绮曼
- 关键词:梅毒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