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灿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外斜
  • 3篇外斜视
  • 3篇斜视
  • 2篇三叉神经
  • 2篇三叉神经痛
  • 2篇射频
  • 2篇射频热凝
  • 2篇射频热凝术
  • 2篇神经痛
  • 2篇视功能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双眼
  • 2篇双眼视
  • 2篇双眼视觉
  • 2篇体视觉
  • 2篇热凝
  • 2篇热凝术
  • 2篇立体视
  • 2篇立体视觉

机构

  • 9篇上海市眼病防...

作者

  • 9篇魏灿
  • 2篇强俊
  • 2篇李珊珊
  • 2篇黄馨慧
  • 2篇葛玲
  • 2篇赵蓉
  • 2篇周海林
  • 1篇汤淳
  • 1篇陈挺
  • 1篇俞军
  • 1篇唐志文

传媒

  • 4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家庭用药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间歇性和恒定性外斜视双眼视觉的临床研究
李珊珊赵蓉黄馨慧魏灿
虹膜后粘连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伴虹膜后粘连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 19眼行虹膜根部切除 ,并通过根切口及下方角膜缘辅助切口分离粘连 ,放射状瞳孔缘切开 ,前段切割器顺序切除已切开的呈锯齿状瞳孔缘虹膜组织行瞳孔成形。截囊完成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植入。结果  19眼经上述方法均完成人工晶状体的植入 ,瞳孔保持基本圆形 ,17眼 (89 5 % )视力改善。结论 对后粘连及小瞳孔只要进行适当处理 。
魏灿唐志文
关键词:虹膜后粘连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
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术并发神经麻痹性角膜病变一例被引量:3
2006年
葛玲魏灿
关键词:神经麻痹性角膜炎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术
间歇性和恒定性外斜视双眼视觉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8~25岁52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双眼矫正视力≥0.8,斜视角度为40△~60△(三棱镜遮盖去遮盖及交替遮盖法)、25°~30°(角膜映光法),其中31例(男18例,女13例)为恒定性外斜视,21例(男10例,女11例)为存在间歇期的外斜视。均采用双眼外直肌后退术方式,术后恢复正位。术前及术后7d、术后6个月应用同视机检查患者远立体视觉和双眼远融合范围;应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近立体视觉。应用SAS系统广义线性数据分析模型分析两种斜视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差异。结果术前近立体视和远融合范围间歇性外斜明显优于恒定性外斜,术后7d有明显改善(均为P〈0.05);而远立体视2种斜视间差异不显著,术后7d改善不明显(均为P〉0.05);术后6个月双眼视功能均明显优于术前和术后7d(均为P〈0.05),间歇性和恒定性外斜视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和恒定性外斜视对双眼视功能影响有差异,而斜视矫正术是矫正双眼视觉的有效手段,应该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以提高患者斜视术后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
李珊珊赵蓉黄馨慧魏灿
关键词:外斜视立体视觉双眼视觉
两种眼部急症的救治
2005年
眼部急症,患者往往在发病前双眼无任何征兆与体征。眼部急症若能够及时救治,处理得当,相当多患者的视力或视功能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若延误治疗或处理不当,患者可以完全丧失其视功能而导致失明。
魏灿
关键词:急症眼部救治视功能发病前
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附33例)
2001年
目的 探讨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 33例不同斜视度的共同性外斜视施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或联合内直肌缩短术。结果 术后 1周至 6月 ,第一眼位正位或仅有少量隐斜者 2 7例 ( 82 % ) ,留 5°~ 10°外斜者 6例 ;一过性复视 4例 ,无过矫或运动受限发生。结论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或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共同性外斜视可获得满意效果。
魏灿
关键词:共同性外斜视眼外科手术术式疗效
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术并发神经麻痹性角膜病变一例
病例,男性,79岁,因左侧颜面部疼痛诊断为“左侧三叉神经痛”,曾于1998年外院行左侧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术后疼痛缓解。近几年右侧面颊、额部疼痛反复发作, 诊断为“右侧三叉神经痛”,2004年10月22日因药物治疗无效,...
葛玲魏灿
文献传递
共同性外斜视立体视觉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共同性外斜视远近立体视功能及术后立体视情况。方法 对 3 2例共同性外斜视 (恒定性2 5例 ,间歇性 7例 )分别用 Titmus、双眼立体视检查图查近立体视 ,用颜氏随机点同视机立体视图远近立体视。其中 11例行斜视矫正术 ,并用上述两种方法随访观察半年。结果 恒定性、间歇性外斜视均不存在远立体视 ,但间歇性外斜视有近立体视觉。结论 斜视矫正术后 。
周海林陈俭华汤淳魏灿强俊
关键词:共同性外斜视立体视术后视功能恢复手术治疗
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效果。方法 观察 17例接受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治疗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术前术后 9方位眼位 ,歪头试验及代偿头位的变化。结果 垂直眼位变化小于 15 △ 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术后眼位及代偿头位均恢复 ,大于 15 △ 的仍残留部分眼位异常及代偿头位。结论 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对垂直眼位变化小于 15 △ 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有效。
强俊魏灿俞军陈挺周海林
关键词:上斜肌麻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