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麦蕙晶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牙周
  • 2篇牙周炎
  • 1篇第三磨牙
  • 1篇第三磨牙萌出
  • 1篇血压
  • 1篇牙萌出
  • 1篇牙髓
  • 1篇牙髓病
  • 1篇牙体
  • 1篇牙体牙髓
  • 1篇牙体牙髓病
  • 1篇牙种植
  • 1篇牙周基础治疗
  • 1篇牙周炎患者
  • 1篇引导骨再生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真皮
  • 1篇真皮基质
  • 1篇屏障膜

机构

  • 3篇深圳市罗湖区...
  • 2篇深圳市第五人...
  • 1篇深圳市福田区...

作者

  • 5篇麦蕙晶
  • 2篇余粤海
  • 1篇张新薇
  • 1篇邱小燕
  • 1篇黄河
  • 1篇李朝钧
  • 1篇付玉
  • 1篇彭振明
  • 1篇徐钜济
  • 1篇许建英

传媒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口腔种植...
  • 1篇中华医学写作...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麻醉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对于牙体牙髓病治疗的麻醉效果,为牙体牙髓病的临床麻醉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间于我院口腔科就诊并治疗的急性牙体牙髓病患者84例(115牙)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利多卡因和碧兰麻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43%vs83.05%),两组上颌牙麻醉效果明显高于下颌牙(100.00%vs 92.31%、90.63%vs 74.07%);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4.76%vs 19.04%);两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碧兰麻有利于提高局部麻醉药物的浓度,增强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麦蕙晶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利多卡因麻醉效果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评价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配合抗生素、六味地黄丸和维生素C;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调查,观察比较治疗周期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OP)、附着水平(AL)以及牙齿松动数。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较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PD、BOP及AL值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状况更为明显。在观察期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牙齿松动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7,x2=12.94;P<0.05)。结论: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改善临床症状,且适宜临床推广。
麦蕙晶
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
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究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2010年12月-2013年1月)体检的健康人群35例(A组),同期收治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32例(B组),慢性牙周炎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7例(C组)为研究对象。对3组对象的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出血指数、抗心磷脂抗体IgG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3组对象的各项牙周指标比较差异明显,C组指标高于A、B组,B组指标高于A组(P均〈0.05);23组对象的抗心磷脂抗体IgG指标比较差异明显,C组指标高于A、B组,B组指标高于A组(P均〈0.05);33组对象的抗心磷脂抗体IgG指标与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出血指数之间正显著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可加重慢性牙周炎患者病情,同时慢性牙周炎可导致患者抗心磷脂抗体升高,增加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麦蕙晶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原发性高血压
中性合个体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态与下颌牙槽长度的关系研究
2004年
目的:探讨中性合个体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态与下颌牙槽长度间的关系。方法:根据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状态将241人未经正畸治疗的中性合个体分为3组:正常萌出组、不完全萌出组和未萌组;随机在每个组选取男女各15人,共90人做为研究对象,在头影测量片和模型上测量下颌磨牙牙槽长度,下颌第一、二磨牙牙槽长度,下颌弓尖牙间距,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颌第三磨牙正常萌出组的下颌磨牙牙槽长度大于萌出不正常的另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萌出组的下颌第三磨牙牙槽骨较长。结论:中性合个体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态主要与下颌第三磨牙牙槽骨长度有关。
余粤海付玉徐钜济黄河彭振明麦蕙晶李朝钧
关键词:下颌第三磨牙萌出
不同种属的脱细胞真皮基质做屏障膜的近期临床评价
2010年
目的:观察在牙种植术中分别采用异体、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DermalMatrix,ADM)做屏障膜完成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术后,手术位点的软硬组织愈合过程的临床差异,评价两种不同的ADM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32例因上颌单个前牙缺失要求行种植修复的患者,种植体植入术中发现种植体颈部骨缺损,按患者就诊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前1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异体ADM做为屏障膜,后2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异种ADM做为屏障膜,两组患者均于种植术同期以GBR技术修复种植体颈部骨缺损。术后1周,2周,1个月,6个月复诊时,观察记录①两组伤口愈合的情况;②附着龈宽度变化;③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全景片上种植体颈部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伤口均一期愈合。2)附着龈宽度同组内术后较术前减少,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无论术前术后均无统计学差异。3)X线检查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比较,种植体颈部平均有明显骨吸收,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观察期内两种不同种属的ADM具有相近的临床效果,临床用做屏障膜完成GBR术是安全的,但需要针对膜的不同性状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
余粤海邱小燕麦蕙晶张新薇许建英
关键词:脱细胞真皮基质种属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牙种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