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卓春
- 作品数:35 被引量:150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临床评分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水平与Gleason评分分数、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前列腺癌患者共142例(前列腺癌组),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对病理切片应用Gleason分级系统对前列腺癌进行组织学分级,使用25.0版本的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比较。对于不同Gleason评分、不同临床分期、不同tPSA水平的前列腺癌患者与血清Cystatin C水平的相关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检验;对血清Cystatin C含量与年龄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42例前列腺癌组患者Cystatin C水平高于166例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7±0.55) mg/L vs.(0.94±0.18) mg/L,P<0.001]。在59例有Gleason评分的前列腺癌患者中,血清Cystatin C含量在Gleason评分各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例已分期前列腺癌患者中,血清Cystatin C水平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386,P<0.01),Cystatin C含量越高,临床分期越晚。在142例已测tPSA水平前列腺癌患者中,经分析显示,前列腺癌Cystatin C水平与tPSA水平无显著相关性,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98,P>0.05)。结论:血清Cystatin C水平对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 王雪安牛倩黄敏杨滨李贵星黄卓春
- 关键词:前列腺癌胱抑素C前列腺特异性抗原GLEASON评分
-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病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实验室指标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病情进展中的变化特点,并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疾病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57例PBC患者(PBC组)和同期体检的健康者97例(健康对照组)作为受试者;根据病理分期标准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的患者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回顾性分析PBC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包括临床生化、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BC组患者在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RDW水平上均升高,在清蛋白(ALB)、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上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BC早期组相比,PBC晚期组在TBIL、DBIL、RDW、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上均升高,在ALB、RBC、Hb水平上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DW与TBIL、DBIL、PT、APT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ALB、RBC、Hb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RDW升高与PBC病情进展相关,并与其他常规预测疾病风险的指标有很强的相关性,可作为其病情监测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 徐欢牛倩黄卓春
-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
- 17580例肺部疾病患者血清ANA、ANCA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价值研究
- 2020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部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的检测结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以呼吸困难,反复咳嗽、咳痰或其他以呼吸受限症状为首发症状的175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NA的阳性率、滴度及核型分布情况;分析ANCA的阳性率及分型情况。结果10687例进行ANA检测的患者中,ANA阳性率为34.86%,其中女性患者的ANA阳性率为41.92%,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的2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846,P<0.05);ANA阳性患者中,女性患者滴度为1∶10000、1∶3200、1∶1000、1∶320的例数所占比例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滴度单一核型以斑点型为主,混合核型以斑点型+胞质型为主。6893例进行ANCA检测的患者中,ANCA阳性率为2.90%,其中男性患者ANCA阳性率为2.98%,与女性患者阳性率(2.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8,P>0.05);核周型(p-ANCA)阳性率为1.94%,胞浆型(c-ANCA)阳性率为0.52%,非典型型(a-ANCA)阳性率为0.44%;ANCA阳性患者中,男、女不同ANCA分型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疾病患者ANA、ANCA阳性率较高,其中女性患者ANA阳性率高于男性,而男、女ANCA阳性率无明显差异。ANA各滴度单一核型以斑点型为主,混合核型以斑点型+胞质型为主。对肺部疾病患者筛查ANA及ANCA有利于早期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
- 漆星张君龙杨滨牛倩黄卓春
- 关键词:肺部疾病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 血清Her-2显著升高与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相关
-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85000的跨膜...
- 黄卓春陈捷贺微微李立新安云飞廖云王兰兰
-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HER-2复发转移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比率失衡的研究被引量:47
- 2010年
-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与Foxp3+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的平衡状态与疾病状态的关系,初步阐明Th17/Treg细胞比率失衡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RA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Foxp3+CD4+CD25+Treg细胞的比率。结果:活动期RA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和Th17细胞的比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而Foxp3+CD4+CD25+Treg细胞的比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随疾病活动性的增加,Th17细胞表达增高(P<0.05);而Foxp3+CD4+CD25+Treg细胞表达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外周血T细胞紊乱以CD4+T细胞的增加为主,Th17细胞比率的增加和Foxp3+CD4+CD25+Treg细胞比率的降低所致的Th17/Treg细胞比率失衡,可能在RA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牛倩黄卓春蔡蓓王兰兰冯伟华
- 关键词: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类风湿性关节炎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荧光模型与其抗体谱对应关系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荧光模型与ANCA谱检测结果的对应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669例ANCA荧光模型阳性患者ANCA荧光模型与ANCA谱6种特异性自身抗体之间的对应关系。ANCA荧光模型采用IIF检测;ANCA谱中的6种特异性抗体采用ELISA检测,靶抗原包括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BPI)抗原、组织蛋白酶G(CAT-G)抗原、乳铁蛋白(LF)抗原、弹性蛋白酶(EL)抗原、髓过氧化物酶(MPO)抗原、蛋白酶3(PR3)抗原。结果核周型(P-ANCA)荧光模型对应的主要抗体为抗MPO(67.91%)、抗LF(9.79%)和抗EL(7.83%);胞浆型(C-ANCA)荧光模型对应的主要抗体为抗PR3(44.58%)、抗MPO(25.30%)和抗BPI(10.84%);不典型(A-ANCA)荧光模型对应的主要抗体为抗MPO(56.00%)、抗PR3(13.33%)和抗LF(12.00%);单纯抗MPO、抗EL、抗LF阳性时出现P-ANCA的概率分别为84.73%、90.91%、82.35%;单纯抗PR3、抗BPI、抗EL抗体阳性时出现C-ANCA的概率分别为58.18%、20.69%、9.09%;单纯抗BPI、抗LF、抗PR3抗体阳性时出现A-ANCA的概率分别为20.69%、17.65%、14.55%;此外,当所有抗体检测为阴性时出现97例荧光模型阳性患者,分别为P-ANCA(69.07%)、C-ANCA(17.53%)、A-ANCA(13.40%)。结论 ANCA荧光模型可对应出现所有的靶抗体,P-ANCA对应的抗体主要为抗MPO;C-ANCA主要为抗PR3;A-ANCA主要为抗MPO;抗MPO、抗EL、抗LF主要对应P-ANCA,抗PR3主要对应C-ANCA,抗BPI、抗LF主要对应A-ANCA,ANCA 荧光模型结果仅为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同时为实验室结果双向核对提供依据,具体疾病需参照ANCA谱靶抗体进行诊断。
- 刘在栓刘雨欣胡静罗俐梅黄卓春牛倩徐欢严冰武永康
-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体谱自身抗体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关节损伤和疗效评估的价值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关节损伤和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纳入RA患者109例及健康志愿者23例,搜集患者所有临床信息,并检测血清MMP3、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含量。结果 RA患者血清RF、抗CCP抗体和MMP3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活动期RA的血清RF和MMP3含量显著高于稳定期RA(P<0.05)。随着RA患者骨关节损伤逐渐加重,血清CRP、抗CCP抗体与MMP3的表达都逐渐增高,但仅MMP3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的血清MMP3与CRP、RF有较强的正相关,并与关节损伤程度呈正相关。TNF拮抗剂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后,RA患者DAS28评分、血清CRP、抗CCP抗体和MMP3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MMP3降低幅度最为明显。结论血清MMP3用于评估RA患者骨损伤程度和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传统的、常规实验室指标。
- 李立新蔡蓓廖竞宇杨滨黄卓春王兰兰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基质金属蛋白酶3关节损伤疗效评估
- 2种检测系统测定抗核抗体谱的一致性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临床常用的2种抗核抗体(ANA)谱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临床选择ANA谱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147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47名健康体检者血清,分别使用胡曼(德国)诊断有限公司(简称胡曼)和欧蒙(中国)医学诊断有限公司(简称欧蒙)免疫印迹法检测系统检测ANA谱,通过计算符合率和Mc Nemar检验对2种试剂的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2种检测系统检测抗史密斯(Sm)抗体、抗核糖体蛋白(RIB)抗体和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的符合率分别为79.9%、93.5%和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ANA谱其余4项[抗干燥综合征A(SS-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SS-B)抗体,抗硬皮病70蛋白(Scl-70)抗体和抗Jo-1抗体]符合率均>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58例SLE患者中,胡曼检测系统抗Sm抗体的检出率为48.6%,欧蒙检测系统的检出率为27.1%;在194例非SLE患者中,胡曼检测系统检测抗Sm抗体的特异性为93.3%,欧蒙检测系统为99.5%。结论胡曼和欧蒙检测系统检测ANA谱时抗Sm抗体、抗RIB抗体和抗RNP抗体一致性较差,其余4项指标一致性较好。在SLE患者中,胡曼检测系统的抗Sm抗体检出率优于欧蒙检测系统,但特异性低于欧蒙检测系统。
- 詹文丽李立新黄卓春胡静武永康
- 关键词:抗核抗体免疫印迹法一致性
- 基于家系的狼疮患者实验室及临床特点研究
- 2016年
- 搞要目的探讨基于家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实验室及临床特点,为SLE个体化诊治及其病因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分析SLE家系3位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利用多个检测指标(抗核抗体ANA阳性,类风湿因子RF阳性及免疫球蛋白Ig E阳性)建立筛选类似SLE家系(简称"类家系")患者模型ANA+RF+Ig E+,按此模型筛选近4年华西医院确诊的SLE患者,分析该类患者与其他SLE患者的差异。结果从877例SLE患者中筛选类家系ANA+RF+Ig E+患者55例(6.27%);类家系SLE患者血肌酐、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SLE患者,而血Ig G、抗SSA和抗SSB阳性率则显著升高(P<0.05);临床表现方面,类家系患者脱发、皮疹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SLE患者(P<0.05)。结论类家系ANA+RF+Ig E+的SLE患者炎性程度较低;累及肾脏功能较轻;临床症状以脱发和皮疹表现较为突出,该类SLE亚型患者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 张茹珂李立新蔡蓓黄卓春谭淳予武永康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个体化
- 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症状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症状,为NPSLE患者的病情判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的136例NPSLE和146例非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on-NPSLE)患者的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及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NPSLE组的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乙肝病毒DNA拷贝数高于non-NPSLE组(P<0.05);而血清白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E、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比例在NPSLE组低于non-NPSLE组(P<0.05).NPSLE组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显著高于non-NPSLE组(P<0.05),除神经精神系统表现外,低补体(89.71%)、24h蛋白尿(59.50%)和发热(58.82%)等临床症状也较为常见.结论血清ANA阳性而淋巴细胞计数及比例降低与NPSLE患者活动度相关.乙肝病毒感染可能与NPSLE有关,在临床诊治中应予以重视.
- 扎西曲宗王鹭黄卓春胡静李立新项松张乃丹严冰武永康
- 关键词:狼疮神经系统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