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煌
-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清华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锂化分子筛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00年
- 为能够有效、经济且工艺简单地去除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中的微量水 ,根据离子交换原理对普通 4A分子筛进行锂化处理制备锂化分子筛。经实验验证 ,这种分子筛既能满足除水的要求 ,又能大大降低因和 Li+发生离子交换而导致的杂质离子 Na+的引进 ,从而保证了电池的循环性能 ,因此具有很大的工业应用及推广价值。
- 黄文煌严玉顺万春荣王建武
- 关键词:非水电解液锂离子电池
- 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的研究被引量:9
- 1999年
- 非水电解液至今仍然是锂离子电池最常用的,也是生产工艺最成熟的电解液体系。以Li或LiCx为电极的非水电解液锂离子电池,在循环中电极表面将形成固液界面(SolidElectrolyteInterface,DEI)膜,也叫钝化膜(passivatinglayer)。它对电池的循环寿命、可逆比容量、电池储存性能等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SEI主要是在前3个循环中(尤其是第1个循环),由非水溶剂、导电盐阴离子、杂质分子还原分解产生的不溶物沉积而成。
- 黄文煌严玉顺万春荣姜长印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SEI非水溶剂
- 锂离子电池EC基电解液的研究
- 锂离子电池是90年代开始生产的新一代高性能二次电池,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非水电解液仍然是锂离子电池最常用、生产工艺最成熟的电解质体系,也是其他电解质仍然无法替代的.该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锂离子...
- 黄文煌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添加剂
- 电解液添加剂对锂离子蓄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1年
- 为了改善锂离子蓄电池的循环性能 ,在EC/DEC/1.0mol/LLiClO4 电解液体系中加入微量添加剂苯甲醚。以Li金属和改性石墨为电极材料 ,循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苯甲醚的加入 ,使电池的可逆比容量和充放电效率均得到提高 ,且可逆比容量的衰减速度减慢。用FTIR对首次离子嵌入过程结束后的石墨电极表面SEI(SolidElectrolyteInterface)进行组成分析 ,发现加入苯甲醚后 ,电极表面SEI中的RCO3Li含量明显减少 ,但Li2 CO3 基本不变 ,并发现有新的产物CH3OLi生成。根据以上分析结果 ,提出了苯甲醚对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机理 :在Li+嵌入石墨电极的初次过程中 ,苯甲醚和EC、DEC的还原分解产物RCO3Li发生基团交换反应 ,生成CH3OLi ,该产物能有效提高石墨电极表面SEI的稳定性 ,减少锂离子嵌入石墨过程中引起的溶剂分子共嵌入 ,从而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
- 黄文煌严玉顺万春荣姜长印应皆荣
- 关键词:锂离子蓄电池充放电效率循环性能电解液添加剂
- Na^+对Li/改性石墨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00年
- 分别用普通 4A和锂化 4A分子筛两种方法去除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质体系 (EC/DEC/LiClO4 )中的微量水 ,引进不同浓度的Na+ 离子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两种情况下体系中的Na+及Li+ 浓度 ;然后于室温下恒电流充放电 ,测定利用上述两种除水方法所得电解液配制的Li/石墨电池的循环性能 .结果表明 ,小电流下充放电 ,高Na+ 浓度能对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构成严重破坏 ;随着电流的增大 ,电池对Na+ 的敏感性降低 .根据对循环后的电极片进行电子扫描实验结果 ,提出了Na+ 对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影响机理的电化学解释 .
- 黄文煌严玉顺万春荣姜长印
- 关键词:循环性能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