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湘虎

作品数:52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6篇出血热
  • 22篇流行性
  • 22篇流行性出血热
  • 15篇综合征
  • 14篇肾综合征
  • 14篇肾综合征出血...
  • 14篇综合征出血热
  • 9篇病毒
  • 7篇发病
  • 5篇蛋白
  • 5篇结构蛋白
  • 5篇病毒结构
  • 5篇病毒结构蛋白
  • 4篇血清
  • 4篇皮素
  • 4篇疗法
  • 4篇内皮
  • 4篇内皮素
  • 3篇心得安
  • 3篇血栓

机构

  • 2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2篇南京医学院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丹阳市人民医...
  • 7篇南京医学院第...
  • 5篇常州市第三人...
  • 5篇安徽省医学科...
  • 3篇安徽省凤台县...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镇江医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赣榆县人民医...

作者

  • 50篇黄湘虎
  • 39篇孙志坚
  • 10篇陆北川
  • 7篇倪大石
  • 6篇姚薇萱
  • 6篇章莉莉
  • 5篇白敬羽
  • 4篇包荫堂
  • 4篇常国钧
  • 4篇马玉琪
  • 4篇王明秀
  • 3篇贾辅忠
  • 3篇徐兆强
  • 2篇王明秀
  • 2篇王明秀
  • 2篇朱科专
  • 2篇周国平
  • 2篇王锁荣
  • 2篇陈启盛
  • 2篇马志俊

传媒

  • 11篇江苏医药
  • 6篇中华传染病杂...
  • 5篇南京医学院学...
  • 4篇全国流行性出...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今日应用医学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江苏卫生保健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抗感染药学

年份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6篇1997
  • 4篇1996
  • 5篇1995
  • 5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91
  • 2篇1990
  • 6篇1989
  • 5篇1986
  • 1篇1984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坦病毒二次感染的小鼠实验研究
1999年
为阐明肾综合征出血热 ( H F R S) 能否产生抗体依赖感染增强现象 ( A D E) , 我们作了小鼠实验研究。先给18只乳鼠颅内注射1 L D50 陈株病毒, 使其发生不显性感染, 20d 后, 其中17 只小鼠血清中出现 H F R S特异性 I F A 抗体。将此17 只小鼠分为二组, 第一组在腹腔注射2 % 甲基纤维素后再向腹腔注射1 L D50 陈株病毒; 第二组 ( 对照) 仅向腹腔注射地鼠肾细胞 ( B H K- 21) 培养上清液。结果第一组于第2 次攻毒后2 ~10d 先后发病死亡, 死前血清特异性 I F抗体几何平均滴度较基础值增长7 倍多 (1148 ±282 Vs 9335 ±200 , P< 001) , 血尿素氮 ( B U N) 亦明显增高 (622 ±109m mol L Vs1166 ±377 m mol L, P< 001) , 血清中查出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并查到特异性抗原, 肾皮质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 部分肾小管内有管型发现, 而对照组无上述变化。这些结果提示小鼠二次感染后可发生抗体介导的感染增强现象, 而其肾脏病变除病毒之直接作用外,
章莉莉倪大石孙志坚黄湘虎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小鼠
特异性转移因子双盲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1990年
作者应用特异性猪脾转移因子(S-TF)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早期患者33例,与正常猪脾转移因子治疗组31例和安慰剂组35例比较,S-TF可显著促进病情转轻(与安慰剂组比较转轻率从5.7%增至27.3%),提高越期率(自74.3%至93.9%),减轻外渗和出血,缩短低血压时间(自5.67±11.80h至0.75±2.00h),并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PHA皮试阳转率从8.7%增至47.7%),抑制抗体生成反应(血清IgG从16.1×10~3mg/L降至14.0×10~3mg/L,IgM从2.6×10~3mg/L降至1.8×10~3mg/L),但是对肾脏功能和血小板的损伤无明显改善。
白雪帆徐海峰孙志坚黄湘虎杨颖潮高学中何浩李永珍杨为松唐季和倪大石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双盲法
钙拮抗剂在传染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就钙拮抗剂在传染病中应用情况及其前景作一概述。钙拮抗剂(CA)的种类和药理作用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将CA分为以下四类:(1)苯烷胺类:异博停(戊脉安)、异搏静、甲氧戊脉安等属之。主要作用于心肌和心脏传导组织。
孙志坚黄湘虎
关键词:钙拮抗剂传染病
江苏省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被引量:6
2002年
刘光中朱凤才吴扬生孙志坚黄湘虎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血清胆硷脂酶活力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黄湘虎孙志坚杨琪明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血清诊断肝功能试验胆碱胆碱脂酶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心得安治疗前后肾脏B超图象的改变被引量:1
1991年
对10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作了肾脏B超图象的研究,其中54例应用普诺洛尔(心得安)治疗,另54例仅作一般对症处理,结果表明心得安治疗组肾肿大程度较对照组为轻,肾锥体和肾盂图象亦较早恢复正常,与临床上肾功能改善基本一致。
焦金森杨琪明张菊芳冷雪英孙志坚黄湘虎唐季和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肾病变
流行性出血热189例危重症候的分析被引量:3
1991年
对189例EHF患者进行了分析,认为下列各项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价值:神经精神症状;顽固性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血容量综合征;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消化道大出血;颅内出血;胶胨状球结膜水肿伴血肿;颜面部淤斑;早期出现的以针刺部位为中心迅速扩大融合的淤斑;剧烈腹痛;长时间尿闭;视物模糊;严重继发感染;出现黄疸、类白血病反应;血小板<30×10~9/L、BUN>43mmol/L、Cr>707μmol/L;血性尿膜;血钾>6.5mmol/L以及发热、休克与少尿三期重叠的病人等。
黄湘虎郭广德孙志坚唐季和蒋学新姜树英曹建平谭雪芳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血清、尿β_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0年
对6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测定了血清和尿β_(2-m)的变化,发现本病发热期血清β_(2-m)即明显高于正常,少尿期达高峰值,多尿期开始下降,至恢复期降至正常。血清β_(2-m)与BUN大致呈平行变化关系;重症组患者疾病前三期血清β_(2-m)均值皆高于轻症组。尿β_(2-m)含量的变化类似于血清β_(2-m)。这些结果说明本病肾小球与肾小管皆有损害。我们认为,若同时检测血清、尿β_(2-m)及BUN,则更能反映肾脏受损情况。
黄湘虎孙志坚陆北川唐季和杨琪明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微球蛋白血清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病毒结构蛋白的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为进一步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核蛋白(NP)、膜蛋白(MP)的感染强度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揭示病毒直接损害在发病中的机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23例HFRS患者不同病日的102份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MP和NP抗原。结果:在病毒感染的第4~5病日,MP和NP抗原均已出现;经临床观察,膜蛋白和核蛋白抗原的强度与病情及肾损害关系密切,MP感染强度为“”时,尿素氮(BUN)平均为37.06±20.73mmol/L“”时BUN为16.67±11.59mmol/L“+”时8UN为13.04±4.61mmol/L(P<0.05)。动态观察结果显示:MP和NP抗原持续高强度感染,预后差,而感染强度渐减,预后好。本研究提示:HFRS病毒MP和NP抗原测定不仅有利于探讨HFRS的发病机制,还可用于HPRS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作为指导治疗的一项指标。
白敬羽倪大石周国平黄湘虎朱科专孙志坚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单个核细胞核蛋白膜蛋白病毒
细说脂肪肝
2003年
黄湘虎朱广家
关键词:脂肪肝病因B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