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 作品数:5 被引量:12 H指数:2 供职机构: 辽宁省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mTOR对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mTOR对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背部皮下注射LNCaP细胞复制裸鼠前列腺癌模型,去势同时瘤体内注射mTOR shRNA慢病毒颗粒,记录移植瘤进入激素耐药的时间,同时测量肿瘤组织体积及重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肿瘤组织中mTOR、CgA、NSE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PI染色和AV/PI染色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中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瘤体内注射mTOR shRNA慢病毒颗粒后,移植瘤进入激素耐药时间有所延长,肿瘤组织的体积和重量均显著下降(P<0.05),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所占比例减少、凋亡细胞有所增加,同时,CgA和NSE表达下降(P<0.05)。[结论]瘤体内注射mTOR shRNA慢病毒颗粒可抑制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分化,促进移植瘤组织凋亡、抑制细胞增殖。 李刚 闫若东 穆中一 黄炎 胡滨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MTOR 移植瘤 神经内分泌分化 肝素酶通过非阳离子依赖型甘露醇-6-磷酸受体途径对膀胱癌5637细胞侵袭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肝素酶与非阳离子依赖型甘露醇-6-磷酸受体(CD222)在膀胱癌5637细胞中的结合及两者结合后对细胞侵袭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双染方法研究肝素酶与CD222在膀胱癌5637细胞中定位及结合。设计、合成小于扰RNA(siRNA)-CD222,转染膀胱癌5637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法检测转染效率。加入人重组肝素酶后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转染前后CD222及磷酸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以上细胞的侵袭性。结果肝素酶与CD222均表达于细胞质。加入人重组肝素酶后5637细胞CD222、p-Akt的表达量及侵袭性显著增强为(79.71±3.25)个,而上述效应在转染siRNA—CD222后明显降低为(49.61±2.8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637细胞中肝素酶可与CD222结合,两者共同定位于细胞质。肝素酶通过与其受体CD222细胞外结合可促进Akt磷酸化,进一步促进膀胱癌5637细胞的侵袭。 胡滨 付成 闫若东 陈昂 项文英 王凯 李刚 付水 穆中一 黄炎 毕缓 单广夷 王一丁 刘世博关键词:膀胱癌 肝素酶 香芹酚对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DU145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香芹酚(carvacrol,CV)对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DU145细胞株的抗增殖、诱导凋亡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CV(0、10、20、40、80、100μmol/L)体外处理DU145细胞24 h或48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不同浓度CV对DU145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采用Hoechst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V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Hoechst染色法及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香芹酚处理DU145后,细胞凋亡程度及比率均明显增加;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随着CV浓度的增加,DU145细胞中Bcl-2表达水平降低,而Bax及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在细胞质中的释放增加(P<0.05)。结论:CV能够抑制DU145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与调控Bcl2家族蛋白和Caspase3的表达以及Cyt C的释放等有关,CV在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李刚 黄炎 穆中一 胡滨 付成关键词:凋亡 香芹酚通过MAPK信号通路抗前列腺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香芹酚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凋亡以及侵袭的影响,并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80μmol/L浓度的香芹酚干预前列腺癌DU145细胞(香芹酚组)24h或者48h,同时设置不加香芹酚的阴性对照组。CCK-8法检测细胞在第0、1、2、3、4、5天的生长情况,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RT-PCR以及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剂TIMP-1的表达;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的表达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38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香芹酚作用后前列腺癌细胞DU145活性明显受到抑制,作用的第3天起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5,P<0.01)。香芹酚作用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侵袭能力降低(P<0.01),细胞TIMP-1、caspase-9表达升高,PARP发生裂解,p38信号被激活,同时MMP-2表达降低,ERK信号通路受到抑制。结论香芹酚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诱导其凋亡,其作用与MAPK信号通路有关。 李刚 穆中一 黄炎 付成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细胞增殖 肿瘤侵润 HPa及CD222受体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14年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及其受体CD222在膀胱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作用关系,探讨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95例膀胱癌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乙酰肝素酶和CD222的表达,并分析乙酰肝素酶和CD222的表达与膀胱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乙酰肝素酶和CD222均表达于膀胱癌细胞浆内,阳性率分别为68.42%和61.05%,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乙酰肝素酶的表达,及浅表性和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2)乙酰肝素酶的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的肿瘤直径、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统计学相关。CD222的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的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3)乙酰肝素酶和CD222的表达具有显著的一致性(P<0.05);4)乙酰肝素酶阳性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酰肝素酶与CD222共阳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和CD222与膀胱癌转移预后密切相关,并且两者之间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膀胱癌预后检测的标志物及靶向治疗研究的新靶点。 李刚 穆中一 黄炎 胡滨 付成关键词:膀胱癌 乙酰肝素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