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焱明
- 作品数:10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类风湿关节炎稳定期血液流变学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0
- 1990年
-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的一种周身性疾病。一般认为是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招致以滑膜炎为基础的关节病变。本病发作期血液流变学表现为各项指标均较正常高,而稳定期血液流变学改变及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积累的资料。
- 黄焱明邓水明潘腊梅沈士芳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
- 李幼安教授治疗伤痛的经验
- 1993年
- 伤痛本文主要是指外力伤害或自身用力不当而引起的疼痛。它有别于自身脏腑组织虚损、经络气血紊乱所出现的各种疼痛。我科老中医李幼安教授,今高龄90岁,业医近七十载,在诊治伤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兹简介于下。
- 黄焱明何世银
- 关键词:伤痛疼痛中医药疗法
- 缺血性中风的脑CT、中医辨证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观察被引量:2
- 1990年
- 经CT确诊的缺血性中风47例,观察其脑部CT病灶,中医不同证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结果表明:多发和大片状脑部病灶者的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高于小片状病灶者组。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和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的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高于气虚血瘀证。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特别是后者,可作为判断缺血性中风病情轻重、治疗难易的指标之一,表明不同的证具有不同的病理本质。
- 黄焱明陈艳芳杨赶梅潘腊梅沈士芳何士银
- 关键词:中风CT中医辨证血液流变学
- 中风患者的血脂变化及其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9
- 1996年
- 对126例中风患者的血脂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高TG、低HDL_(2-C)是中风的危险因素。高TC者易发生脑梗塞,低TC者易发生脑出血。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和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患者的TC、LDL_(-C)显著高于气虚血瘀证;后者的HDL_(-C)显著低于前两证。研究结果提示:高TC、LDL_(-C)是中风患者风痰瘀血等实邪的生化物质基础;HDL_(-C)低下可作为判断中风虚损不足的指标之一,显示了不同证的不同病理本质。
- 黄焱明
- 关键词:中风血脂中医辨证
-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概况及进展
- 1989年
-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克服了一些抗心律失常西药的毒性或/和副作用,现仅就中医近年来治疗心律失常的概况及若干进展综述如下: 一、辨证施治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忡、胸痹的范畴,一般认为,本病虚多于实,虚实夹杂,病位多在心脾肝肾。
- 黄焱明沈士芳
- 关键词:中医治疗虚实夹杂心脾复脉汤益气温阳心肾阳虚
-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与红细胞变形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5
- 1993年
- 红细胞变形性是近年来血液流变学研究中颇受重视的指标,高血压病患者血液粘度增高,红细胞变形性可下降,红细胞变形性是影响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在血流量和血管几何形状不变的情况下,血液粘度直接影响血压的高低。为了探讨高血压病不同证型的病理本质,我们作了高血压病中医辨证与红细胞变形性的相关分析,报道如下。
- 黄焱明邓水明何世银
-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辨证红细胞变形性
-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探讨被引量:7
- 1989年
-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上存在异常变化,特别是血浆粘度的异常变化更明显。现将我们关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探讨如下。
- 黄焱明邓水明潘腊梅沈士芳
- 关键词:高血压辨证分型血液流变学
- 大黄(庶虫)虫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被引量:21
- 1989年
- 本研究观察了大黄虫丸对高脂血症患者及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降脂作用。结果表明:大黄虫丸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同时能使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降低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β-脂蛋白的含量及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对高密度脂蛋白及其亚类的影响不明显。上述结果说明大黄虫丸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有一定作用,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意义。
- 黄焱明沈士芳
- 关键词:高血脂病
- 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疾病虚实证与血液流变性关系的探讨被引量:5
- 1990年
- 虚实辨证是八纲辨证的重要部分,为了探讨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疾病虚实证不同的病理本质,我们作了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疾病虚实证与血液流变性相关性的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对象本组病例为住院及消化专种门诊病人,共74例,男46例,女28例;年龄:24岁~68岁。根据钡餐、胃镜、肝功能、腹部 B
- 黄焱明潘腊梅
- 关键词:消化系疾病血液流变性
- 中风预测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 1991年
- 本文就中风预测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存在:1.对缺血性中风发病的特殊性认识不足;2.对患者和疾病的具体情况认识不足;3.中风预报结果的谬佯性。并指出中风预测中不足的对策:1.加强严谨求实的科研作用;2.加强对脑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3.加强交流和协作,进行更大更具代表性的流行病学调查;4.加强最新研究成果的应用等.
- 黄焱明何世银
- 关键词: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