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婷
- 作品数:22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百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论岑隆业小说《女儿渡》的女性边界——新时期百色作家群研究之二
- 2007年
- 女性边界是女性作为主体的自我边界或自我界限,是女性主体意识的一种表现。岑隆业小说《女儿渡》构建了一个女性文化主体的社会形态,呈现出强烈的女性边界,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地理边界:荒蛮状态下坚忍的生存意志;(二)情感边界:浓烈的原生态女性情爱观念;(三)性别边界:自然的女性主体性生殖情怀。
- 黄雪婷韦德强
- 论黄佩华小说《生生长流》的叙事艺术
- 2014年
- 《生生长流》是广西作家黄佩华的重要长篇小说,讲述了桂西北山村农氏家族几代人的命运,揭示出了特定历史状态下的人生命运与人性内涵,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即生动展现红河家族的变迁,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意识手法的运用,多元化的叙事视角等。
- 黄雪婷
- 关键词:家族小说心理时间
- 黄佩华的民间文化姿态论——新时期百色作家群研究之一被引量:2
- 2007年
- 黄佩华的民间立场,来自于他对家乡这一片土地的热爱,对一种生活信念的坚定,体现在作品中就是原始素朴的民间生活方式和蛮荒生存氛围的营造,质朴神秘的民间人物的野性勾勒以及方言土语与粗鄙化的民间语言的运用。
- 黄雪婷韦德强
- 关键词:文化姿态
- 网络角色扮演游戏情节论——网络游戏文学性研究之四被引量:2
- 2009年
- 文章认为,网络游戏具有明显的情节性,其主要表现为超文本场景性的情节空间、开放的复制性故事、交互非线性的情节线索、游戏情节的传奇性。网络角色扮演游戏颠覆了传统小说与影视中的情节发展方式,在视像化故事中带来了人们对世界、对人类行为全新的体验与感受。
- 黄雪婷韦德强
- 关键词:角色扮演游戏情节
- 网络游戏:数字时代的艺术——网络游戏文学性研究之一
- 2009年
- 网络角色游戏将来有可能与文学、影视、雕塑、绘画等等艺术样式并列独立为一种新的艺术门类。因为,它已经基本具备了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应当拥有的艺术特质,且一旦当网络游戏加入更多人类共有的精神价值与积极传统价值之后,通过其与生俱来的强大力量,网络游戏将有可能自我拯救,甚至可以改变世界。如果这样,网络角色扮演游戏(RPG)不再是生而有罪且无法赎罪的待罪羔羊,它将拥有无限艺术追寻的可能性。
- 韦德强黄雪婷刘雪梅
- 关键词:网络游戏艺术
- 网络角色扮演游戏形象论——网络游戏文学性研究之二
- 2009年
- 文章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角色扮演游戏(RPG)的人物特性,认为网络角色扮演游戏主要是通过类化形象交互方式、人物生命简化与现代流行意识的浸润三方面建构起虚拟形象的。而这种形象的塑造说明了游戏人物也有其相当的丰富性,且隐含了后现代技术背景下新艺术的文学性特征。
- 韦德强黄雪婷邓俊军
- 关键词:角色扮演网络游戏文学性研究
- 孙向学长篇小说《二傻》的苦难叙事
- 2011年
- 孙向学在小说《二傻》中以强烈的悲悯情怀关注着桂西王家坳底层人群的生存苦难,叙说着山村农民的非正常死亡现象,并对他们的人生苦难进行了理性审视,体现了作家的苦难意识和道德良知。
- 黄雪婷
- 关键词:苦难叙事
- 《天龙八部》游戏文本对小说文本的“侠客”角色置换——网络游戏文学性研究之三被引量:2
- 2010年
- 文章试图通过对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与RPG网络游戏文本中的英雄角色进行分析,探讨RPG游戏塑造英雄与小说文本的不同及其形象内在的置换方式。
- 韦德强黄雪婷
- 关键词:《天龙八部》小说文本网络角色扮演游戏侠客角色置换
- 民族地域文化的执著书写——论壮族作家岑隆业的小说创作
- 2012年
- 壮族作家岑隆业是当代文坛桂军的重要代表,他的小说创作执著坚守桂西民族地域文化,注重塑造壮族山民形象,开掘壮族民间器物文化,反思民族传统,因而彰显了其文学作品的个性特质。
- 黄雪婷
- 关键词:地域文化壮族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性教学被引量:3
- 2011年
-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开展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性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由封闭走向开放;在教学方式上,应抓好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两环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 黄雪婷
-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