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麟

作品数:84 被引量:1,191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2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经济管理
  • 7篇天文地球
  • 5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2篇生态
  • 19篇生态系统
  • 11篇草地
  • 9篇气候
  • 7篇生态系统服务
  • 7篇生态效应
  • 6篇土壤
  • 5篇地表
  • 5篇蓄积
  • 5篇碳蓄积
  • 5篇土地利用
  • 5篇土地利用变化
  • 5篇退耕
  • 5篇退耕还林
  • 5篇江湖
  • 5篇草地退化
  • 5篇草原
  • 4篇遥感
  • 4篇政府主导
  • 4篇植被

机构

  • 83篇中国科学院
  • 2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2篇中华人民共和...
  • 5篇重庆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烟...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成都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生态环境部卫...
  • 2篇生态环境部南...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常州大学

作者

  • 83篇黄麟
  • 28篇邵全琴
  • 22篇刘纪远
  • 19篇樊江文
  • 18篇曹巍
  • 10篇徐新良
  • 8篇匡文慧
  • 8篇吴丹
  • 8篇李愈哲
  • 7篇邵景安
  • 7篇宁佳
  • 6篇曹巍
  • 6篇张海燕
  • 5篇芦清水
  • 5篇王军邦
  • 4篇杨帆
  • 4篇肖桐
  • 3篇王立亚
  • 3篇葛劲松
  • 3篇刘荣高

传媒

  • 18篇生态学报
  • 9篇地理学报
  • 8篇自然资源学报
  • 4篇资源科学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地理研究
  • 2篇草业科学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中国科学院院...
  • 2篇地理科学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自然杂志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 8篇2024
  • 10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9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0—2010年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变化状况被引量:47
2015年
分析了2000—2010年我国水源涵养型、水土保持型、防风固沙型、生物多样性维护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结构、质量与核心服务的变化.结果表明:近11年来,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森林、草地面积减少,水体与湿的面积增加,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总量增加了2.9%,该类区域需要遏制森林、草地的减少趋势.水土保持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农田面积减少,而森林、草地、水体与湿地的面积增加,土壤侵蚀总量减少了28.2%,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总量增加了38.1%.防风固沙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农田、森林面积增加,草地、水体与湿地的面积减少,单位面积土壤风蚀量下降,单位面积防风固沙服务量有所提升,该类区域多位于干旱半干旱区,需要减少农田面积,优先保护原有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维护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草地、荒漠面积减少,其他类型的面积有所增加,人类扰动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该类区域需要减少人类干扰.重点生态功能区应该针对核心服务和保护目标,分类分区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改善及其效果的定量综合评估.
黄麟曹巍吴丹巩国丽赵国松
关键词: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
基于样带农户调查的江西省山江湖林业工程生态成效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山江湖工程"实施的20多年间,以人工造林为主的消灭荒山、治理水土流失等生态建设使江西省的森林覆盖率由36%提升至60.05%。利用江西省中南部典型样带4个县181个村508户农户的入户实证调查资料及相关辅助数据,分析了"山江湖工程"实施以来的具体生态成效,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结果表明:工程区农户通过直接参与工程的建设、管理而成为山江湖工程的主体,但大部分属于被动参与,参与收益后逐渐开始考虑参与方式和利益获取的均衡性,其主体地位体现在对造林树种、密度、方式、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选择;农户通过不同经验指标衡量工程实施后的具体生态成效,认识到工程的显著成效表现在植被恢复、保持水土、保护野生动物、涵养水源等方面;对于生态成效无意识的农户,与局部地区只砍不种以及未获收益后农户经营的逆反心理有关;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乱砍滥伐、超方砍伐等。
黄麟邵全琴刘纪远邵景安匡文慧
关键词:农户调查
森林管理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21年
森林管理是实现森林生产效益最大化的主要措施,是增加碳吸收以减缓气候变暖的关键手段,是调节区域水文循环的有效途径,是保护地以外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重要补充。然而,追求单一生产功能的传统森林管理弱化了其他生态功能,并对森林景观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全球80%以上森林由于人类活动呈现不同程度退化进而影响人类福祉,森林管理需要优化以追求多维生态功能的协同共赢。当前,对于森林管理的生态效应仍有较多争论或未形成明确认识,可持续森林管理能否取得额外的气候效益仍有待确认,森林管理如何影响不同区域的水文生态功能仍未形成明确认识,不同类型森林管理或多或少、或正面或负面影响栖息地及不同种类生物多样性的强度和方向不明确。因此,森林管理的生态效应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未来需要深入量化不同管理措施对气候变化缓解、水文循环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乃至提供其他生态功能的作用,将维持或提升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作为可持续森林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优化森林管理策略开展森林提质增效以获得最大收益。
黄麟
关键词:森林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
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成效评估被引量:32
2017年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地球第三极的核心,地理环境十分特殊,全球生态地位极为重要。2009年2月18日,国务院第50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提出用近5个"五年规划"期的时间,投入资金155亿元,实施保护类、建设类和支撑保障类三大类10项工程,基本建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截至2015年,一期工程顺利实施完成。根据中科院与西藏自治区科技合作座谈会精神,在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和"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下,完成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成效评估。结果表明,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完成了阶段目标;高寒生态系统结构整体稳定,生态格局变化率低于0.15%;生态系统服务稳中略增,增幅3%—5%。但西藏生态环境脆弱,筑牢屏障任务依然艰巨。
王小丹程根伟赵涛张宪洲朱立平黄麟
关键词: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工程
人类活动对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影响被引量:48
2019年
我国已建立了超过274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以我国4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信息提取、模型与方程估算、时空趋势分析,揭示2000—2015年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不同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和关键服务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量化人类活动并进一步分析人类正面与负面活动对生态系统质量和关键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土地覆盖变化表明存在不同程度的人类活动,总体表现为保护区外较保护区内剧烈,说明保护区对生态系统具有明显保护作用。(2)农田开垦、居民点修建、工矿建设、能源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表现为草地、湿地开垦导致耕地、水库坑塘面积增加,城镇居民点与工矿建设用地扩张侵占草地。(3)湿地面积净增加而林地、草地面积净减少,反映了湿地保护、退田还湖等措施的积极作用,然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局限于部分保护区;(4)气候变化是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微弱上升、净初级生产力下降、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微弱增加、土壤保持量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而人类活动仅在局部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为了推动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的完善和保护作用的发挥,需要统一保护区建设标准及其规范,完善保护区法律制度,积极开展相关基础科学研究。
曹巍黄麟肖桐吴丹
关键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生态质量生态服务
基于目标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生态成效评估及政策建议被引量:42
2017年
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几十年,由于受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持续退化,严重威胁着三大江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了遏制生态系统的持续恶化,我国于2005年开始实施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文章针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规划目标,开展了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状况与变化趋势及其驱动机制的监测评估,以及生态工程生态成效的综合评估。结果表明:通过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的实施,区域生态系统总体表现出"初步遏制,局部好转"的态势,取得了显著生态成效,预期目标基本实现。然而,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必须扩大范围,长期坚持,方能实现"整体恢复,全面好转,生态健康,功能稳定"的最终目标。
邵全琴樊江文刘纪远黄麟曹巍刘璐璐
近20年北方草原生态价值核算及其时空差异特征
2024年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具有多元生态服务,探索草原生态价值核算方法对于草原保护修复与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草原生态价值尚未形成公认的评估框架和准确的核算方法。定位于北方草原,以内蒙古天然草原为典型案例区,提出了“支持-供给-调节-文化”服务价值四类共计19项的草原生态价值评估体系,基于地面采样、野外观测、遥感解译、模型模拟和统计等多源数据,在像元尺度上核算了2000—2020年草原生态价值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和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20年来内蒙古草原生态价值多年均值为17640.60亿元/a,约为自治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8607.23亿元/a)的2.05倍,每公顷草原提供的生态价值为2.34万元/hm^(2),总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其中,草原调节服务价值最高,多年均值6676.44亿元/a,占比53.68%;其次为草原支持服务价值,多年均值为6293.96亿元/a,占比35.13%;草原供给和文化服务价值多年均值分别为3796.27亿元/a(6.24%)和873.93亿元/a(4.95%)。从具体指标来看,防风固沙价值量最高(5858.86亿元/a和33.21%);从各地区来看,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价值最高(4701.81亿元/a和26.65%)。20年间,草原生态价值呈显著增加趋势(439.45亿元/a,P<0.05),其中以草原文化服务价值增加最为明显。本方法和案例可为量化草原生态价值提供参考范式,并有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立,推动草原侵占用等生态补偿方案的优化。
张海燕樊江文黄麟李愈哲曹巍刘爱军杨勇张雅娴常书娟王穗子任传涛李佳慧朱炳淑王宗张金钰
关键词:生态价值天然草原北方草原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功能时空分异特征及其重要性辨识被引量:20
2019年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立有利于在该区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摸清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本底,基于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及生态评估模型模拟等技术手段,分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类型,2000—2015年生态功能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变化趋势,辨识其重要性,并对其变化驱动因素进行初探。结果表明:(1)三江源国家公园以草地、荒漠、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为主,面积占比达到99.8%。(2)三江源国家公园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及防风固沙极重要区的占比分别为15.3%、13.7%和22.4%。(3)整体呈现东部以水源涵养、中部以土壤保持、西部以防风固沙为核心生态功能的空间格局。(4)2000—2015年,水源涵养功能量总体下降,但提升区域面积占比达84.5%,极重要区呈现下降态势;土壤保持功能量总体提升,年变化趋势为987万t/a,全区超过95%的地区均呈上升趋势;防风固沙功能由于风速减小及植被覆盖度的降低,出现下降态势,为-356万t/a。(5)气候暖湿化以及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功能总体提升的主要原因,然而草地退化态势尚未完全遏制,局部地区植被覆盖度仍有所下降。为实现国家公园和自然资源的严格保护和永续利用,需对其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在科学把握生态系统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分区、分级对其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
曹巍刘璐璐吴丹黄麟
关键词:生态功能
一种地表粗糙度测量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表粗糙度测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表粗糙度测量设备,包括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包括支撑架、万向轮、电动滑轨、安装板、探头、电动伸缩杆、支撑脚、刻度筒、连接杆、活塞、安装架和橡胶层。该地表粗糙度测量设备通过刻...
宁佳黄麟
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本底综合评估
刘纪远邵全琴樊江文徐新良刘荣高钟华平王军邦陈卓奇秦军邵景安张小咏卢清水吕宁卢鹤力黄麟赵志平张文彦张帅任杰郭世竟葛劲松
三江源生态监测本底年综合评估项目以空间信息技术为核心手段,围绕青海三江源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生成了多时空尺度系列生态监测与评估信息,构建完成了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以“3S”技术为支撑的“三...
关键词:
关键词:空间信息技术生态评估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