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程成

作品数:30 被引量:289H指数:14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群落
  • 15篇节肢动物
  • 11篇动物群落
  • 11篇节肢动物群落
  • 7篇天敌
  • 7篇群落结构
  • 7篇草间小黑蛛
  • 6篇害虫
  • 4篇桃一点叶蝉
  • 4篇群落动态
  • 3篇植被
  • 3篇植被恢复
  • 3篇土壤
  • 3篇退化红壤
  • 3篇红壤
  • 2篇地统计
  • 2篇地统计学
  • 2篇优势种
  • 2篇枣瘿蚊
  • 2篇群落多样性

机构

  • 27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安徽省化工研...
  • 2篇皖西学院
  • 2篇佛山市农林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怀远县农业委...
  • 1篇怀远县农业局
  • 1篇安庆市植物检...

作者

  • 30篇丁程成
  • 26篇毕守东
  • 26篇邹运鼎
  • 26篇高彩球
  • 13篇李磊
  • 13篇周夏芝
  • 13篇李昌根
  • 7篇孟庆雷
  • 6篇曹传旺
  • 4篇李磊
  • 4篇娄志
  • 4篇刘小林
  • 4篇刘丽
  • 3篇音正兵
  • 2篇周静
  • 2篇李辉信
  • 2篇耿继光
  • 2篇陈向阳
  • 2篇戴征凯
  • 2篇章炳旺

传媒

  • 1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2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5
  • 9篇2004
  • 8篇2003
  • 1篇200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桃一点叶蝉及其天敌草间小黑蛛种群三维空间格局动态被引量:11
2003年
对桃树树冠上、中、下3层及东、西、南、北4个方位桃一点叶蝉及其天敌草间小黑蛛的系统调查分析表明,桃一点叶蝉及其天敌草间小黑蛛种群在7个部位的聚集强度其5个判断指数都大于聚集格局的判断标准,证明桃一点叶蝉及其天敌草间小黑蛛种群7个部位均为聚集格局,Iwao公式m=α+β中的α值均大于0,表明个体间互相吸引,其中树冠中层和东面树冠平均拥挤度最高,而树冠下层和南面树冠最低,在时间上平均拥挤度为9月中旬最高。
邹运鼎周夏芝毕守东李磊高彩球丁程成
关键词:草间小黑蛛
退化红壤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弹尾虫群落结构被引量:7
2008年
以退化红壤的侵蚀裸地、旱生性草坡、稀疏针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5种植被恢复类型及常绿阔叶林(对照)为研究对象,对各类型植被的土壤弹尾虫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弹尾虫2亚目7科23属,其中符跳属、类符跳属、小圆跳属等为优势类群.应用个体密度、类群数及多样性指数等指标,研究了植被类型对弹尾虫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项指标以常绿阔叶林为最高,裸地最低,基本没有弹尾虫存在;旱生性草坡、稀疏针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4种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弹尾虫群落得到了一定恢复,但各类型之间土壤弹尾虫群落没有明显差异,均处于恢复的早期阶段;Bray-Curtis指数显示,侵蚀裸地与顶级常绿阔叶林的差异最大(0.99),其它植被恢复类型与顶级常绿阔叶林的差异也较明显,但各植被恢复类型间弹尾虫群落的差异较小.
丁程成戴征凯李辉信陈小云成艳红周静张斌胡锋
关键词:退化红壤植被恢复
交叉变差函数表达的枣瘿蚊和草间小黑蛛的空间相关性
2007年
利用地统计学中的交叉变差函数法对枣园中枣瘿蚊及其天敌草间小黑蛛种群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月21日至10月19日近5个月的枣树主要生育期阶段,除8月27日与9月21日草间小黑蛛与枣瘿蚊种群没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以外,其他各次尤其是5月30日与10月19日都充分表现出草间小黑蛛对枣瘿蚊在不同距离下的数量和空间的追随关系,再次证明草间小黑蛛是枣瘿蚊的优势种天敌。
毕守东刘丽高彩球邹运鼎曹传旺丁程成李昌根孟庆雷
关键词:枣瘿蚊草间小黑蛛
植物源杀虫剂KKY对李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参数的干扰被引量:5
2004年
通过不同浓度的植物源杀虫剂KKY喷施李树全株,来研究其对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参数的干扰。结果表明,植物源杀虫剂KKY对节肢动物群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对蜘蛛类天敌亚群落杀伤力低,是一种较理想的植物源杀虫剂。
丁程成邹运鼎毕守东高彩球李昌根陈向阳李芬
关键词:节肢动物群落
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相对丰盛度的季节动态研究被引量:27
2003年
以合肥市杏花林果科技示范园为例 ,研究了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的组成和数量 ,对植食类、捕食类、寄生类和其它类 4种功能类群的相对丰盛度作了详尽的阐述。捕食类同植食类的相对丰盛度变化趋势一致 ,说明捕食类节肢动物是桃树生长期植食类害虫的重要天敌。
毕守东周夏芝李磊丁程成高彩球邹运鼎
关键词:节肢动物
草间小黑蛛与桃一点叶蝉之间的数量关系被引量:5
2003年
用相关分析法研究桃园草间小黑蛛在数量上对桃一点叶蝉的追随关系。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不管在桃树的水平方位还是垂直方位对桃一点叶蝉都有明显的追随关系。
邹运鼎周夏芝毕守东李磊丁程成高彩球
关键词:草间小黑蛛桃一点叶蝉
皖鲁两省秋季石榴园害虫、天敌群落动态及其空间格局被引量:8
2003年
对皖鲁两省秋季石榴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安徽怀远石榴园害虫、天敌群落多样性指数为1.0169,山东枣庄为0.8204。(2)怀远和枣庄石榴园主要害虫均为日本龟蜡蚧,其主要天敌为大草蛉,后者对前者在空间上有明显的追随关系,枣庄的日本龟蜡蚧虫口显著高于怀远。(3)两地石榴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中的物种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之间差异不明显。
李磊邹运鼎娄志周夏芝高彩球丁程成毕守东
关键词:害虫天敌群落动态
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组织学研究被引量:17
2003年
根据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的组成和数量,按照营养和取食关系,将群落划分为植食类、捕食类、寄生类和中性类亚群落,按照系统分科的方法,将每个亚群落分成不同的功能类群,采用群落分析的多个参数比较分析了群落的结构和季节动态。结果表明,桃园共调查出节肢动物55种,分属于37科,其中植食类28种,分属于18科;捕食类22种,分属于14科;寄生类3种,分属于3科;中性类2种,分属于2科。植食类的相对丰盛度为0.953367,捕食类相对丰盛度为0.046188,各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表现为植食类(0.980648)>捕食类(0.886292)>寄生类(0.420000)。H′多样性指数为捕食类节肢动物亚群落>节肢动物总群落>植食类节肢动物亚群落;Hill多样性指数(N1)为捕食类节肢动物亚群落>节肢动物总群落>植食类节肢动物亚群落;Hill多样性指数(N2)为捕食类节肢动物亚群落>节肢动物总群落>植食类节肢动物亚群落。
毕守东甘德俊周夏芝李磊高彩球丁程成邹运鼎
关键词:节肢动物群落群落结构害虫综合治理IPM群落多样性
天然植物源复合杀虫剂KKY对桃园节肢动物总群落及其各亚群落个体数的影响被引量:9
2003年
植物源复合杀虫剂KKY500~600倍液在喷施后3~20d内植食类节肢动物亚群落个体数减退率高;KKY各处理浓度均对捕食类天敌昆虫等亚群落和蜘蛛类天敌亚群落杀伤力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植物源复合杀虫剂。
周夏芝李磊音正兵高彩球丁程成毕守东邹运鼎
关键词:节肢动物
李园节肢动物群落时间动态的聚类分析被引量:20
2005年
为了了解李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发挥生态系统中自然因素对害虫的生态调控作用,采用系统调查方法,在分析李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组织水平的基础上,对李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动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对不同时期的总群落、亚群落进行模糊聚类得出结果,总群落的12次调查结果可以聚为5类,D =0 . 2 0 0 0 ,3、11、7和6月初各自归为一类,其余归为一类.天敌亚群落调查结果也聚为5类,D =0 . 2 0 0 0 ,3、7、8月各自归为一类,9月和10月归为一类,其余归为一类.非天敌亚群落调查结果同样聚为5类,D =0 . 10 0 0 ,4、7、6、11月各自归为一类,其余归为一类.聚类结果部分反映了群落状况的季节差异,聚类交替现象反映了群落结构复杂性.最优分割结果将总群落、各亚群落均分割为5个阶段,即4月6日为第一阶段,4月2 7日~6月8日为第二阶段,6月2 7日~8月2 7日为第三阶段,9月2 1日~10月19日为第四阶段,11月2 2日为第5阶段.反映了各阶段物种种类、数量等其他指标在发生时间上存在的差异.
邹运鼎丁程成毕守东高彩球曹传旺刘小林孟庆雷李昌根
关键词:节肢动物群落聚类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