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太明
- 作品数:79 被引量:209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生态环境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野生和养殖裂腹鱼血液学指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对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的野生和养殖个体血液学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重口裂腹鱼野生组的红细胞长径和短径、红细胞核长径和短径、嗜中性粒细胞长径和短径、淋巴细胞长径和短径、总蛋白和甘油三酯与齐口裂腹鱼野生组相应指标差异显著;齐口裂腹鱼野生组的嗜中性粒细胞长径、嗜中性粒细胞短径、淋巴细胞长径、淋巴细胞短径和淋巴细胞核长径显著大于养殖组;重口裂腹鱼野生组的红细胞短径明显小于养殖组重口裂腹鱼;齐口裂腹鱼野生组血液中TP、GLU和TG显著低于齐口裂腹鱼养殖组;重口裂腹鱼野生组TG、T-CHO与养殖组重口裂腹鱼差异显著。这些差异说明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在生理适应方面存在差异,养殖活动对它们的生理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 陈永祥肖玲远严太明赵海涛沈诗军周定刚
- 关键词: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血液学指标形态学
- 一种风力‑太阳能智能搅水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太阳能智能搅水装置,包括风轮、轮杆和可旋转搅拌器,风轮通过轮杆与可旋转搅拌器连接,轮杆分为上轮杆和下轮杆,上轮杆和下轮杆之间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上端通过第二轮轴与上轮杆相连,下端通过第三轮轴与下轮杆...
- 严太明罗杰张松培何亮阮会斌何智
- 文献传递
- Caspase-3在黄鳝性腺性逆转过程中的表达及定位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为探究黄鳝( Monopterus albus )Caspase-3在性腺性逆转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实验扩增黄鳝 caspase-3 的部分序列,检测了其在不同发育时期性腺中mRNA表达水平、蛋白相对含量以及表达位置。通过PCR扩增获得黄鳝 caspase-3 基因cDNA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对比发现,黄鳝 caspase-3 与大黄鱼( Larimichthys crocea )和鳜( Siniperca chuatsi )亲缘关系最近。实时定量PCR ( qRT-PCR)结果显示, caspase-3 mRNA在黄鳝各发育时期性腺中均有表达,在卵黄生成期性腺中表达量最高,并伴随性腺向雄性发育表达量呈下降的趋势;而其蛋白相对含量在性腺性逆转过程中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间性晚期最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aspase-3蛋白阳性信号定位于卵黄生成期卵母细胞细胞质、皮质小泡期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和颗粒细胞,以及各个发育时期性腺中初级生长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综上,Caspase-3与黄鳝性逆转过程关系密切,推测其可能参与了性逆转过程中卵母细胞的凋亡过程。
- 何智何治德何亮阮会斌李松严太明
- 关键词:蛋白定位
- 不同壳色福寿螺血细胞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为探究不同壳色福寿螺在免疫学上的差异,通过瑞士染色法,比较了不同壳色螺的血细胞分类、血细胞形态、数目和比例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壳色福寿螺的血细胞均可分为透明细胞和颗粒细胞,根据其嗜性又将颗粒细胞分为嗜酸性和嗜碱性颗粒细胞。透明细胞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且黑壳福寿螺的细胞核及细胞形态较黄壳福寿螺更为多样;黑壳和黄壳福寿螺的血细胞总数(THC)分别为(1.31±0.29)×106个/mL和(1.37±0.28)×106个/mL,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细胞的比例大小均为嗜碱性颗粒细胞>透明细胞>嗜酸性颗粒细胞;但黑壳福寿螺的嗜酸性颗粒细胞比例显著比黄壳福寿螺低3.08%(P<0.05);由此可以推测,黑壳福寿螺较黄壳福寿螺分布数量差异的免疫学上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其血细胞核形态及比例的差异造成其免疫力强弱和存活能力的差异引起的。
- 杨淞赵柳兰张爽钟娥刘巧章家恩严太明
- 关键词:福寿螺壳色血细胞THC
- 两种壳色福寿螺免疫功能的比较研究
- 2014年
- 为了解黑壳和黄壳福寿螺免疫功能的差异,本实验研究了氯硝柳胺对两种壳色福寿螺的急性毒性效应,并对四川地区黑壳福寿螺和黄壳福寿螺血细胞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物酶(POX)、中性红(NRD)、脂类(PAS)和糖原(SBB)细胞化学染色的观察及中性红试验(NRRT)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黑壳福寿螺对氯硝柳胺24 h和48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77 mg/L和0.46 mg/L,均高于黄壳福寿螺。透明细胞和颗粒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阳性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且颗粒细胞中的颗粒物质呈强烈阳性;黑壳福寿螺ACP、AKP、POX阳性比例均大于黄壳福寿螺,且前者AKP和POX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大于后者,NRD和SBB着染程度和阳性比例均无显著差异,黑壳福寿螺PAS着染程度更为强烈。NRRT实验发现,黑壳福寿螺血细胞的中性红滞留时间(9.15 min)是黄壳福寿螺的1.8倍。研究表明,黑壳福寿螺对氯硝柳胺死亡率及血细胞AKP、POX、糖原成分及中性红滞留时间是影响其与黄壳福寿螺免疫功能差异的重要因素。
- 赵柳兰蒲粟杨淞杨黎刘巧赵金全严太明章家恩
- 关键词:福寿螺血细胞免疫功能壳色细胞化学
- 一种鱼类常规测量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类常规测量装置,包括电子秤,所述电子秤上端侧面设置有侧板,其侧板表面安装有凸块,且侧板末端固定连接有后板,所述后板表面安装有显示屏,其后板上端安装有刻度尺,且刻度尺内侧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内部安...
- 罗杰张松培何亮何智严太明
- 文献传递
- 大渡软刺裸裂尻鱼仔鱼形态发育及生长被引量:2
- 2014年
- 通过人工干法授精获得大渡软刺裸裂尻鱼的受精卵,观察了实验室孵化培育条件下的仔鱼形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平均水温为11.86℃(9.0~16.0℃)下胚胎历时9 d出膜。初孵仔鱼全长11.65 mm±0.27 mm,鳃弓、口凹和肛门原基明显,眼色素和胸鳍原基出现,肌节43对(12+20+11),心跳140~160次/min。出膜9 d,仔鱼肠道贯通,鳔雏形和背鳍原基出现。臀鳍原基出现和尾鳍分叉分别于出膜后13 d和16 d发生。出膜19 d,腹鳍原基出现,此时背鳍鳍条4~6枚,臀鳍鳍条2~4枚。出膜32 d,鱼体全长22.99 mm±0.65 mm,除存在少量鳍褶外,基本具备成鱼的形态特征。仔鱼卵黄于出膜第12天吸收完全,卵黄囊体积与出膜后天数呈显著的多项式相关(P〈0.01)。体长、全长、头长和肛后长的生长均呈明显的二项式关系。研究结果丰富了大渡软刺裸裂尻鱼早期发育生物学资料,为人工养殖研究等提供参考。
- 严太明何智苗志国
- 关键词:仔鱼形态发育
- 红尾副鳅驯养与繁殖生物学研究
- 杜宗君耿毅黄小丽严太明李泽宏邹建平甘军李正杰邓绿洲刘荣军廖国平李杰熊银林樊威
- 1、课题来源与背景:红尾副鳅广泛分布于汉江支流源流以及堵河、长江支流沿渡河,金沙江、南盘江等水系,喜欢在流水冲刷的石穴环境中生活,一般在山区支流中数量较多。不但具有较高的经济,近年来更发现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随着近年...
- 关键词:
- 关键词:繁殖生物学人工繁殖
- 黄鳝AK1基因序列特征及在性腺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腺苷酸激酶1(adenylate kinase 1, AK1)序列特征及其在黄鳝性腺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克隆黄鳝AK1基因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AK1在黄鳝各组织、不同发育时期性腺以及H2O2孵育后卵巢中的表达情况,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定位AK1在黄鳝性腺中的表达位置。【结果】黄鳝AK1编码区序列为630 bp,编码209个氨基酸残基,具有AK家族保守的NMP和LID结构域,与其他鲤科鱼类的同源基因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黄鳝AK1在垂体、眼睛、心、肝、肾、肠、脾、肌肉、血液、卵巢和精巢中均有表达,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血液中表达量最低。AK1在卵巢发育周期的卵黄生成早期性腺和性逆转周期的间性晚期性腺表达量最高,而在卵黄生成中晚期性腺和间性早期性腺表达最低。H2O2孵育后各浓度组AK活性的表达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浓度越高变化的趋势越明显(P<0.05);而AK1的表达均受到抑制。AK1主要定位于卵黄生成早期性腺的颗粒细胞中。【结论】AK1参与了黄鳝性腺的发育,这为揭示黄鳝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能量代谢等生物学过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熊金鑫陈琪琪高阔陈铭强黄俊杰丁文祥王荟玲唐子婷张明旺严太明严太明何智
- 关键词:黄鳝性腺发育H2O2
- 一种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具体涉及鱼类年龄材料摘取工具技术领域,包括纳鱼器外壳,所述纳鱼器外壳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纳鱼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闸面,所述闸面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手...
- 严太明何佳洋何智马志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