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思雨

作品数:30 被引量:159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患病
  • 5篇患病率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3篇血压
  • 3篇病毒
  • 2篇心病
  • 2篇血糖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输入性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寄生
  • 2篇寄生虫
  • 2篇高血压
  • 2篇公众
  • 2篇冠心病
  • 2篇反应蛋白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机构

  • 24篇上海市浦东新...
  • 15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作者

  • 29篇于思雨
  • 12篇周弋
  • 12篇阮晓楠
  • 12篇周先锋
  • 12篇邱桦
  • 11篇王小楠
  • 11篇吴抗
  • 11篇芮欣忆
  • 9篇毕文婕
  • 8篇肖林海
  • 8篇刘俊
  • 8篇冯磊
  • 5篇柯居中
  • 5篇刘晓琳
  • 3篇张鸿
  • 3篇孙乔
  • 2篇陈素珍
  • 1篇朱民
  • 1篇杨黎明
  • 1篇姚立岩

传媒

  • 7篇上海预防医学
  • 5篇中国媒介生物...
  • 4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青春期健康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健康发展与政...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尿酸血症流行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探讨影响该地区人群血尿酸水平因素。方法于2013年1-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9 294名20~80岁常住居民,并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尿酸、血脂、血糖、肾功能等指标,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对象HUA患病率为15.54%,其中男性为18.83%,明显高于女性(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在20~29岁年龄段HUA患病率最高(25.81%),之后随年龄增加患病率逐渐降低,50岁之后略有升高;女性HUA最高患病率出现在70~80岁年龄段(24.37%),40岁之后患病率明显升高;小学及以下学历者HUA患病率最高(18.62%),其次为高中教育程度者(16.22%);与生活行为习惯良好者相比,经常夜班、有吸烟和饮酒习惯的调查对象HUA患病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慢性肾病或向心性肥胖的调查对象HUA患病率分别为20.10%、22.46%、20.87%、21.43%和21.24%,明显高于无上述疾病状态的调查对象(分别为14.47%、10.81%、10.57%、14.12%和8.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者HUA患病率最高(29.17%),其次为超重者(1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饮酒(OR=1.370,95%CI:1.151~1.631)、患高血压(OR=1.708,95%CI:1.512~1.930)、血脂异常(OR=1.712,95%CI:1.514~1.935)、慢性肾病(OR=1.546,95%CI:1.346~1.776)、超重和肥胖[OR值分别为1.461(95%CI:1.233~1.732)和2.498(95%CI:2.045~3.051)]以及向心性肥胖(OR=1.495,95%CI:1.273~1.755)为HUA的危险因素,女性(OR=0.768,95%CI:0.669~0.881)为HUA的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HUA患病率较高,年龄及性别差异影响HUA患病率,维持理想体质指数、血压及血脂水平等在防治HUA中起重要作用。
刘晓琳顾建钧阮晓楠周先锋肖林海吴抗邱桦于思雨芮欣忆王小楠柯居中毕文婕郝莉鹏孙乔周弋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患病率
上海市浦东新区队列人群危险因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的关联性分析
柯居中周先锋于思雨周弋邱桦吴抗芮欣忆肖林海王小楠毕文婕刘晓琳郝莉鹏阮晓楠
上海市浦东新区冠心病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30
2015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居民冠心病的流行状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社区人群冠心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1-7月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居住6个月以上的社区居民11 230例合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情况和行为方式等信息,并进行体格检查,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调查资料完整者10 657例,应答率94.90%。浦东新区社区居民冠心病粗患病率为6.53%,标化患病率为1.94%。其中男性冠心病粗患病率为5.88%,女性冠心病粗患病率为6.93%,女性冠心病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及调查人群冠心病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女性、夜班、睡眠不足、冠心病家族史、BMI过高、糖尿病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是冠心病危险因素(P<0.01)。结论浦东新区是冠心病的流行地区,加强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和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柯居中周先锋于思雨周弋邱桦吴抗芮欣忆肖林海王小楠毕文婕刘晓琳阮晓楠郝莉鹏顾建钧
关键词:冠心病
新冠疫情期间上海市某区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健康科普文章传播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疾控U健康”在新冠疫情期间发布的健康科普文章的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为今后疾控类健康科普微信公众号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科学运营提供思路。方法:从健康传播广度和深度描述2020—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创建的官方健康科普微信公众号“疾控U健康”发布的851篇健康科普文章健康传播效果,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究健康传播广度和深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位于头条位置(P<0.01)、标题表达形式为感叹句(P=0.040)和祈使句(P=0.047)的文章健康传播更广。多媒体使用效果越好(P=0.016)的文章,健康传播深度越好;在话题选择上,相较健康生活类文章,疫苗接种类科普文章健康传播深度更好(P=0.003),文章原创性与健康传播深度呈负相关(P=0.019)。结论: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利用好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措施及政策及时做好权威、科学普及和解读;重视微信公众号的公共服务属性,持续拓展并深化平台的便民服务功能;丰富健康科普内容以及多媒体形式,对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合理“转译”,降低公众获知科普知识的门槛;聚焦用户特征,精准健康科普内容,即使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仍然不容忽视宣传贴近日常生活的实用性科普内容。
任慧于思雨张鸿徐华肖绍坦
202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住宅小区乌桕黄毒蛾幼虫引发的皮疹暴发事件调查
2024年
目的调查202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住宅小区内居民出现聚集性不明原因皮疹的病因,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2023年7月对事件发生小区出现症状的居民进行个案调查,针对小区开展环境调查,描述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鉴定虫种,采用SPSS 26.0软件对不同组别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病例聚集的楼栋前乌桕树及路灯上发现大量鳞翅目幼虫,鉴定为乌桕黄毒蛾。病例红疹最多的部位为上肢(84.34%),最少的部位为头面部(7.23%)。距离过敏源<50、50~100、>100 m范围内居民的红疹罹患率分别为81.32%、75.00%、25.00%,距离过敏源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居民红疹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07,P<0.001)。不同年龄组中罹患率最高的是>60岁年龄组,其次是>50~60岁年龄组和>20~30岁年龄组。曾在过敏源50 m范围内停留[OR=14.79,95%置信区间(CI):5.73~38.17,P=0.001]和最近1个月在小区空地晾晒过被子、衣物(OR=2.37,95%CI:1.05~5.36,P=0.038)是发生皮疹的危险因素。结论202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住宅小区内居民出现的聚集性不明原因皮疹为一起由乌桕黄毒蛾幼虫引起的过敏性皮疹事件,乌桕黄毒蛾幼虫毒毛可随风飘散接触人体皮肤引起过敏性皮疹,在乌桕黄毒蛾幼虫毒毛飘散范围内晾晒被子也会导致过敏性皮疹。
刘婧怡顾盈培元永艇于思雨刘俊刘俊李慧慧刘汉昭
关键词:皮疹现场流行病学
一种体视显微镜病媒生物样本载物台
本申请涉及载物台,公开了一种体视显微镜病媒生物样本载物台。该载物台包括:主体、连接支架和底座。其中主体为球形,由乳胶材质构成,位于载物台顶部;连接支架为铁质实心材料,用以连接主体和底座,底座为铁质实心的扁平圆柱。本申请采...
于思雨刘汉昭蔡煦玥林晨陆奇刘俊冯磊顾盈培元永艇
肺结核为何爱“光顾”学生人群?
2023年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午后低热、浑身乏力、食欲不振、盗汗等。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咳嗽、喷嚏、大声讲话时飞溅出来的飞沫会携带结核分枝杆菌,所以健康人群近距离接触肺结核患者有可能被感染。
李世宏于思雨肖绍坦
关键词:活动性肺结核肺部感染性疾病呼吸道传播肺结核患者咳痰咯血
可伸缩吸蚊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伸缩带照明吸蚊器,可实现全方位的吸蚊,包括:集蚊组件、电动风扇马达组件、可调整角度硬管、伸缩杆、射灯,其中,集蚊组件与电动风扇马达组件连接;硬管的一端与电动风扇马达组件连接,另一端...
刘汉昭于思雨冯磊李慧慧刘婧怡
1例输入性恶性疟在新冠肺炎隔离期间发展成脑型疟的临床治疗经验分享和思考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1例境外输入恶性疟在新冠肺炎隔离期间发展成脑型疟的诊疗救治情况分享,为输入性疟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上海市疟疾监测方案(2016年版)》,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收集隔离医学观察记录、患者就诊、治疗、实验室检测资料,对流行病学和临床治疗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患者2020年4月21日自非洲高疟区入境,新冠肺炎隔离期间5月1日至5月4日白天测温正常,晚上出现发热,不在隔离观察测温时段,未自行报告,5月4日晚症状加重,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报告隔离点,转至定点医院,入院体温39.8℃。5月5日、6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两次阴性,5月8日疟原虫检测结果为恶性疟阳性,5月9日凌晨出现颅内水肿昏迷,多器官功能损伤,血小板降至39×10~9/L,血压177/107 mmHg,心率130次/min,呼吸30次/min,体温40.4℃,考虑脑型疟,在对症支持抢救和首次抗疟用药后6 h脱离生命危险。5月18日11时痊愈出院。结论 在新冠肺炎隔离期间,应加强来自疟疾高发区的入境人员输入性疟疾健康教育,指导做好疟疾相关症状的自我观察和主动报告,提高求诊意识,减少因担心新冠肺炎隔离期间就诊转运治疗的繁琐流程,而隐瞒轻微不适症状,导致出现病情加重;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重症疟疾发生的风险,保障病患生命安全。
沈安梅王洁蕊陆馨晨叶平顾盈培冯磊冯磊朱民于思雨
关键词:输入性发热恶性疟脑型疟
不同类型居住片区中不同白纹伊蚊密度监测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白纹伊蚊密度监测指标的相关性,为不同类型居住片区合理采用监测指标提供依据。方法针对上海市浦东新区4类共28个居住片区开展白纹伊蚊密度监测指标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2019年5-10月,28个居住片区容器指数(CI)最高为企业宿舍(35.78%),房屋指数(HI)最高为农村合作社(6.74%),诱蚊诱卵指数(MOI)最高为商品房小区(11.11),布雷图指数(BI)最高为建筑工地(21.14),伊蚊路径指数最高为建筑工地(8.33处/km),白纹伊蚊成蚊密度最高为建筑工地[0.97只(/灯·夜)]。总体环境的BI与HI、BI与MOI、BI与伊蚊路径指数呈正相关(r=0.665、0.517、0.614,均P<0.05)。其中商品房小区的BI与HI、BI与MOI、HI与MOI呈正相关(r=0.991、0.926、0.905,均P<0.05),拆迁房小区的BI与HI呈正相关(r=0.958,P=0.001),农村合作社的BI与HI、HI与MOI、伊蚊路径指数与成蚊密度、成蚊密度与MOI呈正相关(r=0.995、0.818、0.837、0.813,均P<0.05),其他居住片区(城中村、企业宿舍、建筑工地、学校宿舍)的BI与伊蚊路径指数呈正相关(r=0.992,P=0.001)。结论商品房小区、拆迁房小区、农村合作社等居住片区避免BI和HI重复监测。城中村、企业宿舍、建筑工地、学校宿舍等外环境占比较大的居住片区,避免BI与伊蚊路径指数重复监测。商品房小区避免BI与MOI重复监测,拆迁房小区、农村合作社和其他居住类型选择BI和MOI互为补充开展监测。
刘汉昭于思雨冯磊冯磊林晨刘俊
关键词: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