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海莲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种子
  • 3篇南方红豆杉
  • 3篇红豆杉
  • 2篇休眠
  • 2篇生理生化
  • 2篇种子休眠
  • 1篇休眠机理
  • 1篇休眠解除
  • 1篇生理生化特性
  • 1篇种子休眠机理
  • 1篇种子休眠解除
  • 1篇催芽
  • 1篇催芽技术

机构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北京市第五十...

作者

  • 3篇于海莲
  • 2篇李凤兰
  • 2篇郭惠红
  • 1篇赵翠格
  • 1篇夏新莉
  • 1篇李秋琦

传媒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被引量:12
2012年
为揭示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及其解除的机理,为农林业生产上种子休眠的解除提供科学依据,将南方红豆杉种子用300mg/L的赤霉素浸泡2d,浓硫酸处理1min后与湿沙混匀,先在4℃下低温层积3个月,然后转入25℃暖温层积3个月,最后转入4℃低温层积150d。取各个层积阶段(90d,180d,330d)的种子(以未层积的种子为对照)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种子在休眠解除过程中脂肪含量逐渐降低,层积结束时其含量比对照低3.45%;淀粉含量呈先显著下降后又升高的趋势,层积结束时其含量比对照低13.1%;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升高态势,层积结束时其含量比对照高29%;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出与淀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层积结束时其含量与对照接近。种子的淀粉酶活性先升后降,层积后比对照低91.3%,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层积结束时比对照高79%。
李秋琦于海莲周凤娴郭惠红夏新莉李凤兰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解除生理生化特性
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机理及催芽技术的研究
本文以珍稀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的种子为试材,针对其种子休眠时间长这一特性,通过研究其种子生物学特性、发芽抑制物质、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及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对其种子休眠机理及催芽技术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分析,主...
于海莲
关键词:红豆杉种子休眠催芽生理生化
文献传递
南方红豆杉种子发芽抑制物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通过系统分离、GC-MS鉴定的方法,从南方红豆杉种子甲醇浸提液中分离鉴定出多种有机化合物,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有机物质主要为有机酸类、酯类、胺类、醇类和酮类等。其中乙酸的抑制活性在其他种子抑制物质的研究中已被证实,胺类物质首次从南方红豆杉种子中被分离鉴定。分别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胚、胚乳和3层种皮的甲醇浸提液进行生物测定,比较几个部位中发芽抑制物质活性的差别,结果说明种子各部位中均含有发芽抑制物质,这些物质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和胚根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各部位抑制物质的抑制活性存在一定差异,其活性的强弱为胚>内种皮>胚乳>中种皮>外种皮,且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于海莲李凤兰赵翠格郭惠红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种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