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
- 作品数:8 被引量:131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水利局科技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重庆市坡耕地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值计算与分析被引量:21
- 2010年
- 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值是评价植被因素抵抗土壤侵蚀能力及准确估算土壤侵蚀模数的重要参数,利用天然降雨径流小区径流泥沙观测资料,对重庆市坡耕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值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相同降雨侵蚀力条件下,坡耕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水土保持效应差异很大,表现为:横坡植物篱耕地>横坡耕地>顺坡耕地>清耕休闲地,坡耕地表层植被盖度最差且降雨侵蚀力较大的时段为土壤侵蚀危险期,在该时段内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2)基于实测侵蚀量的C值估算方法最为适宜重庆市坡耕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C值计算,重庆地区小麦年C值为0.434 5,甘薯年C值为0.386 4,小麦/甘薯年C值为0.403 7,C值不同表明不同农作物对耕地土壤的防护作用不同,合理选择农作物种类对防治水土流失有明显的作用。(3)基于重庆市坡耕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植被盖度与C值的年内变化特征,该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应从提高地表植被覆盖度出发,优化种植模式,兼顾水土保持措施布置,实现坡耕地可持续利用。
- 唐寅代数蒋光毅史东梅陈正发
- 关键词:植被覆盖C值坡耕地USLE模型
- 坡度和雨强对重庆市黄壤旱坡地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0
- 2011年
- 黄壤作为重庆市山地主要的土壤类型之一,对重庆市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坡度和降雨强度条件对黄壤旱坡地产流产沙特征影响及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输沙率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对于短历时强降雨来说,输沙率保持在一个相对平均的水平,比长历时中强度降雨的输沙率大。在坡度0°~25°以内,黄壤旱坡地产流量与坡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多相式进行拟合,得到产流临界坡度为22.83°;(2)土壤侵蚀量与坡度符合二次抛物线关系,随坡度的增加出现临界坡度,重庆市黄壤旱坡地土壤侵蚀的临界值坡度为24.7°。在降雨特征参数中,平均降雨强度是反映黄壤旱坡地泥沙量、径流系数和径流泥沙含量的最好特征参数,时段最大降雨强度I10最能反映黄壤旱坡地径流量的变化特征;(3)在10°,15°,20°3个不同坡度下,径流量和产沙量与雨强均表现为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均在大于0.05置信区间呈显著相关性。
- 代数蒋光毅夏清陈正发史东梅罗歆
- 关键词:径流量产沙量旱坡地黄壤
- 紫色土丘陵区不同耕作模式土壤抗冲性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基于径流小区定位观测研究,分别研究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不同耕作模式(横垄、顺垄、混合耕作)和不同土层(0~15 cm、15~30 cm)对土壤径流冲刷过程中径流含沙量及抗冲指数的变化特征的影响,以及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冲刷过程中,不同土层土壤表面径流泥沙流失量呈递减趋势,最后基本趋于稳定;(2)在整个冲刷过程中,径流泥沙流失量总体表现为0~15 cm土层>15~30 cm土层,这主要与土壤剖面特性有关,而农业耕作和根系的影响占次要地位;(3)在各种耕作模式中,抗冲指数的大小均表现为0~15 cm土层<15~30 cm土层,且后者分别是前者的2~3倍。
- 魏阜森刘益军代数唐寅
- 关键词:土壤抗冲性耕作模式紫色土
- 基于GIS和RUSLE的三峡库区小流域侵蚀规律研究
- 水土流失是三峡库区的一个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8042.10km2,占整个三峡库区面积的48.8%,其中中度和强烈水土流失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4.55%,年平均土壤侵蚀总量达到了1.67亿t。虽然...
- 代数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RUSLE模型土壤侵蚀三峡库区小流域
- 文献传递
- 重庆市黄壤坡耕地降雨侵蚀的产沙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对侵蚀产沙量与降雨强度、降雨量、产流量和土壤初始含水量进行通径系数分析,目的在于揭示重庆市黄壤坡耕地降雨侵蚀的产沙影响因子,为重庆市黄壤坡耕地水土流失预测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降雨强度、降雨量、产流量与侵蚀产沙量呈显著性正相关,土壤初始含水量与侵蚀产沙量关系不显著;产流量和降雨强度对侵蚀产沙量的总作用、直接作用和决策系数均较大,降雨量主要通过降雨强度和产流量对侵蚀产沙量起间接作用。因此,产流量和降雨强度是侵蚀产沙量的主要决策因子。试验中还有一些未考虑的因素影响侵蚀产沙量,这些因子可能包括未分析的土壤团聚体变化、土壤孔隙变化、风速和人为因素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 陈强史冬梅陈正发代数唐寅
- 关键词:降雨侵蚀通径分析产沙特征
- 重庆市水库建设区土壤侵蚀特征及水土保持探讨被引量:4
- 2015年
- 针对重庆地区水库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土壤侵蚀问题,通过分析水库范围内侵蚀环境特征,将影响区域划分成工程建设区、库岸区、施工道路等不同侵蚀地貌单元,并结合具体的地形环境对不同分区的水土保持措施的适应性进行探讨。分析认为,水库工程区应以确保开挖基岩和边坡稳定性的工程措施以及针对弃渣和裸露坡体防蚀的临时措施为主;库区沿岸应布设防止冲掏的护岸林草;施工道路应在施工期采取围栏拦挡,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植被覆盖。从实际来看,各区域的工程性和临时性水保措施实施情况较好。
- 罗歆代数
- 关键词:土壤侵蚀特征水土保持水库工程
- 缙云山不同植被类型林下土壤养分含量及物理性质研究被引量:62
- 2011年
-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缙云山不同植被类型林下土壤养分含量和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山不同植被类型林下土壤随深度增加其pH值呈逐渐增大趋势,而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有机碳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土壤养分全量,除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土壤养分全钾含量外,自上而下土壤养分全量逐渐降低;灌木林地的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最高,常绿阔叶林地的速效钾含量最高。灌木林地、针阔混交林地和农地土壤质地为轻粘土,阔叶林地与楠竹林地土壤质地为中壤土,以A层为例,物理性粘粒(<0.01mm)含量依次为:农地(68.34%)>灌木林(62.38%)>针阔混交林(56.82%)>常绿阔叶林(51.78%)>楠竹林(24.52%)。土壤总孔隙度变动范围在56.82%~78.23%之间,非毛管孔隙度变动范围在11.31%~16.21%之间,非毛管孔隙度表现为:灌木林>针阔混交林>楠竹林>常绿阔叶林>农地。土壤微团聚体主要分布在0.01~0.5mm之间,以A层为例,团聚度大小为灌木林(57.45%)>农地(对照)(53.85%)>针阔混交林(50.16%)>常绿阔叶林(31.46%)>楠竹林地(6.4%),分散系数为灌木林(15.82%)<农地(对照)(21.02%)<针阔混交林(36.43%)<常绿阔叶林(42.74%)<楠竹林(43.17%)。研究结果可为森林土壤的合理利用,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一定的依据。
- 罗歆代数何丙辉刘秀华唐寅
- 关键词:森林土壤机械组成微团聚体
- 基于USLE模型的重庆仙鱼小流域土壤流失减少比例评价被引量:7
- 2011年
- 以仙鱼小流域为例,通过对各项措施图斑的平均坡度、坡长、保土措施、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方式等调查,采用USLE方程的各参数因子,计算土壤流失减少比例.仙鱼小流域通过治理后,水土流失减少比例为28.19%,水土流失防治达到目标要求;通过对不同措施图斑水土流失减少比例分析,水土流失减少比例随着坡度或坡长的增加而增加,以25°坡度、70 m坡长作为变化的分界点,当坡度在25°以下或坡长小于70 m时土壤流失减少比例变化趋势较缓,当坡度在25°以上或坡长大于70 m时土壤流失减少比例增长趋势较快;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中,以石坎坡改梯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最好,坡面水系工程措施可有效提高坡耕地抵御季节性干旱的能力.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实践经验.
- 郭宏忠才业锦陈琳代数
- 关键词:小流域USLE模型植被覆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