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杰慧
- 作品数:16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体制外守望:中国式“在家上学”的教育困境——基于北京R学堂的个案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本文通过对北京R学堂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揭示了中国式"在家上学"学堂所处的尴尬境地并由此带来的师资、资源、机会上的困境和不平等。这一方面是不被国家认可所带来的制度外的尴尬,另一方面也是户籍等社会本身的不公平制度所带来的教育不平等。文章通过对美国式"在家上学"的介绍,认为目前的首要问题是对中国式"在家上学"进行立法,允许它的合理存在并加以规范管理。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教育改革受制于社会制度,只有改变"在家上学"学堂目前的守望状况才能最终改变这种教育不平等。
- 任杰慧
- 关键词:户籍教育不平等
- 潜移默化,授学生以"渔"——高中语文课本阅读教学与高考现代文阅读关系的研究
- 2013年
- 学生在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上的失分,其责任主要不在教材本身,而在学习教材的目的不明、方法不当和效果不佳上。因此,我们并不反对“以本为本”,但要强调用更科学有效的手段学习教材。
- 任杰慧
-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文化积淀
- 非连续性教育:中国小留学生海外适应性问题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出发,运用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从生活、文化、学习、身体和经济5个方面对中国小留学生海外适应性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在原有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上提出"前告诫"和"阈限期告诫和唤醒"的概念。研究发现,留学初期是小留学生适应性调整的"关键期",父母和教育者的关心和及时告诫,有助他们摆脱"阈限"状态。此外,个人性格、家庭关系等也对适应性产生重要影响。
- 任杰慧
- 关键词:非连续性教育教育人类学
-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
- 2012年
- 科技改变着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语文教学也必然融人时代发展的潮流,从传统的人与文本的简单对话变为人机对话、人与文本对话并存。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也使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孤立走向联系,语文课也在这种开放、联系的广阔空间里变得灵动起来,真正变成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舞台,真正走向了生活与社会。
- 任杰慧
- 关键词:语文课堂信息技术教学整合信息社会人机对话文本对话
- 中国呼唤本土化的教育人类学--结合中国在家上学现象及R学堂的调查分析
- 教育人类学是应用人类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的一门学科.它的产生既是时代的产物,又与各国国情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它运用人类学的田野方法,使研究更加实际和贴近生活,又由于它运用了人类学的概念、原理,打破了以教育论教育...
- 任杰慧
-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本土化发展学堂教育
- 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语文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研究
- 2013年
- 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论述了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和手段,凸显了教育人类学“以人为本”的理念。
- 任杰慧
- 关键词:积累作文素材课堂教学
- 从中西饮食看文化多样性被引量:1
- 2010年
-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从烹饪方法、美食评判标准、民族心态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中西方饮食的不同及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 任杰慧
-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多样性烹饪方法
- 疾病·身体·文化:表象下的真实——从《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谈起
- 2016年
- 凯博文是人类学和医学学科交叉领域贡献最大的学者之一,其著作《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探讨了疾病、身体、文化间的关系。疾病是一种建构,身体是一种文化,不同社会的文化建构不同的身体概念,身体与文化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建构的过程,隐藏在身体表象下的是社会、文化的真实。
- 任杰慧张军
- 关键词:苦痛身体文化文化多样性社会根源
- 太极资本:中医在泰国立法的启示被引量:3
- 2017年
- "太极资本"概念的提出考虑到中医特有的宇宙观,同时吸纳了布迪厄有关社会实践场域的资本论述。中医之所以在泰国能立法成功,泰国中医共同体的游说组织手段、中医的文化象征符号运用,以及中医知识的传播等,为中医在泰国获得合法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为了争取中医立法,泰国中医界一方面巧妙宣扬中医哲理之美和疗效之妙,另一方面,他们将中医治疗与泰国盛行的佛教功德观及其多元医学环境积极契合,使得中医在泰国获得认可并成功立法。
- 任杰慧景军
- 关键词:中医立法医学人类学
- 中国古代锅釜的初步研究
- 任杰慧
- 关键词: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