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继红

作品数:11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多模态
  • 2篇英语
  • 2篇语篇
  • 2篇文化
  • 2篇翻译
  • 1篇心理
  • 1篇研究方法
  • 1篇演说
  • 1篇一体化
  • 1篇英译
  • 1篇英语教学
  • 1篇英语口语
  • 1篇语法研究
  • 1篇语篇分析
  • 1篇语篇结构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学
  • 1篇语言研究
  • 1篇杂谈
  • 1篇上海市民

机构

  • 1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1篇何继红
  • 2篇张德禄
  • 1篇黄立鹤

传媒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英语知识
  • 1篇外国语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4
  • 1篇199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TI法律翻译专业模块课程的建设与创新
MTI教学重视实践,尤其是专业领域的翻译。本文作者在教授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设置的专业模块翻译课程中,承担了法律翻译(汉译英)教学的任务。这门新的课程的建设中,如何做到既有一定的创新性又有较强的可行性,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何继红
语篇结构的类型、层次及分析模式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针对语篇分析领域在语篇结构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对语篇结构的类型、层级性和分析模式及其研究路径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论证,本文发现语篇结构可以分为体裁(粒子)结构、关系(逻辑语义)结构和交换(对话或协商)结构三种结构类型;在体裁结构中区分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三个级阶;语篇结构研究一般以语篇体裁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关系结构以及主题开展、信息流动和衔接关系进行组织。最后,本文提出了语篇结构分析模式及其研究路径。
何继红张德禄
关键词:语篇结构结构类型
从《Routledge多模态分析手册》看多模态语言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Routledge多模态分析手册》以宽广的学术视野展示各个学科背景下多模态研究,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多模态现象及其研究进行了综合性介绍,理论探讨与应用研究并举,视野宽阔独到。多模态语言研究有不同的路径方式。本书所载文章主要属于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社会符号学等理论出发的研究路径。目前,国内外多种多模态研究路径并行发展,将话语多模态信息可视化研究的软件开发方兴未艾,相关多模态语料库建设也发展迅速。多模态路径拓展了语言学研究的范围,为交叉研究和综合应用提供了切入口。使语言研究在脑与认知、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中找到一席之地,部分研究内容甚至成为某些科技进步的核心基础或关键技术。
黄立鹤何继红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圣经文学背景被引量:1
1999年
本文以马丁·路德·金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范本,提出了圣经文学对其产生的重大影响,围绕演说内容,介绍了圣经文学的常识,从故事、语言、修辞等方面剖析了这一经典之作的圣经文学背景,从而为更好理解作品提供了途径。
何继红
上海市民“七不”规范汉英翻译及文化心理杂谈
何继红姚玉红
当前多模态研究的领域、方法与发展前景
本文旨在对多模态理论研究进行归纳与探析.作者主要论及国内外多模态理论研究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和现状,其中包括下列主要的理论研究方向:从自然科学(尤其是计算机科学)理论的角度出发,进行实验并揭示其多模态特征及其理论的应用;从认...
何继红
关键词:研究方法
《红楼梦》英译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被引量:10
2004年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理论出发 ,以《红楼梦》两部优秀的英译著作为蓝本 ,分析其译作者杨宪益和霍克斯不尽相同的表现手法 ,结合《京华烟云》对红楼之精心摹拟 ,阐明跨文化交际意识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
何继红
关键词:红楼梦英译跨文化
关于运用字幕配音手段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调查
本文旨在对运用字幕配音手段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进行调查。作者通过课堂活动所能观察的实际情况,验证一系列有关假设。在主实验中,实验组与控制组在一学期教学活动前后,分别进行了两次测试,每次的测试方法均为复述《走遍美国》录像...
何继红
文献传递
转换生成与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法研究
2013年
当代语言学有两大阵营,即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本文讨论这两者最具代表性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和系统功能主义语言学对语法研究之本质区别,在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何继红
关键词: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研究
韩礼德、哈桑访谈解评被引量:7
2011年
1.引言 2010年11月12—14日,国际语篇分析研讨会暨第12届全国语篇分析研讨会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借此机会,笔者对韩礼德教授和哈桑教授进行了一次20分钟的学术专访,下文是对此次访谈的解读和评论。
张德禄何继红
关键词:韩礼德语篇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