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苗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原位杂交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 2篇腺癌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缺失
  • 2篇肺癌
  • 2篇肺腺癌
  • 2篇P53基因
  • 2篇P53基因缺...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灌注
  • 1篇多西紫杉醇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浓度
  • 1篇预后
  • 1篇生存率
  • 1篇全身

机构

  • 5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何苗
  • 4篇曾庆思
  • 3篇关玉宝
  • 2篇林云恩
  • 2篇陈淮
  • 2篇顾莹莹
  • 1篇刘韬
  • 1篇钱元新
  • 1篇邓多
  • 1篇伍筱梅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CT诊断周围型囊性空洞型肺癌2例被引量:1
2010年
何苗曾庆思陈淮
关键词:肺肿瘤
肺腺癌CT征象与p53基因缺失表达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肺腺癌CT征象与p53基因缺失率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腺癌的p53基因缺失情况,并回顾性分析其与术前CT征象间的关系。结果 p53基因缺失率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瘤体大小、深分叶征、短毛刺征、棘状突起、癌性空洞、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等征象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53基因缺失率与肺腺癌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何苗关玉宝曾庆思顾莹莹林云恩陈淮
关键词:P53基因缺失荧光原位杂交肺腺癌
多西紫杉醇经动脉或静脉灌注对后肢VX2瘤兔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经动脉灌注治疗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建立兔后肢VX2瘤动物模型。经股动脉或耳像静脉灌注多西紫杉醇。比较两种给药方式下实验兔的肿瘤组织、胃壁、肝脏、肾脏、血浆的药物浓度差异。采用t检验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动脉灌注组的肿瘤组织、胃壁、肝脏及肾脏的药物浓度均高于经静脉灌注组。肿瘤组织及胃壁中的药物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的药物浓度差别约为14倍,经动脉灌注组的血浆药物浓度低于经静脉灌注组,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经动脉灌注可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效果,但有可能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的风险,应慎重采用或减少用药剂量。
钱元新伍筱梅何苗刘韬邓多
关键词:多西紫杉醇经动脉灌注全身化疗VX2瘤药物浓度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肺腺癌p53基因缺失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检测p53基因缺失中的应用,并评估其应用于肺腺癌诊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FISH技术在基因水平上检测30例肺腺癌及20例良性病变的p53基因缺失情况,比较两组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同时建立阳性检测的阈值,比较两组间p53基因缺失的阳性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30例肺腺癌p53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肺腺癌p53基因缺失和p53蛋白阳性表达之间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30例肺腺癌p53基因缺失率为(38.3%±8.9%),20例良性病变对照组为(13.3%±2.4%),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p53蛋白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的p53基因缺失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基因缺失的高表达在肺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用FISH技术检测p53基因缺失率可能对肺腺癌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何苗顾莹莹林云恩关玉宝曾庆思
关键词:P53基因肺腺癌荧光原位杂交
非小细胞肺癌预后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2型,其中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其5年生存率约为15%。
何苗关玉宝曾庆思
关键词:肺癌预后蛋白LUNGNSCL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