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俞星

俞星

作品数:13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炎症
  • 3篇炎症性
  • 3篇炎症性肠病
  • 3篇易激综合征
  • 3篇综合征
  • 3篇肠病
  • 3篇肠易激
  • 3篇肠易激综合征
  • 2篇血浆
  • 2篇血浆游离DN...
  • 2篇游离DNA
  • 2篇症状
  • 2篇症状调查
  • 2篇消化道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炎
  • 2篇克罗恩
  • 2篇克罗恩病

机构

  • 13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俞星
  • 10篇王承党
  • 5篇李文清
  • 4篇郑玮玮
  • 4篇范华
  • 3篇林经安
  • 3篇黄循铷
  • 3篇陈金通
  • 2篇潘玉凤
  • 2篇魏晶晶
  • 2篇庄则豪
  • 2篇王锃
  • 2篇蓝瑞隆
  • 1篇刘霞
  • 1篇林艺娟
  • 1篇池闽辉
  • 1篇朱月永
  • 1篇张琳
  • 1篇陆岽

传媒

  • 2篇胃肠病学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华炎性肠病...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建省肠易激综合征人群临床症状调查被引量:7
2015年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分析其临床症状谱的地区差异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初步了解福建省IBS人群的临床症状特点,为其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2年4月福建省15家三级医院消化内科门诊IBS患者703例,诊断均符合罗马Ⅲ标准。对入组患者进行面谈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病程、相关症状等。结果:703例IBS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1.3,以35-45岁年龄段最多见(32.4%);腹泻型IBS(IBS-D)占58.2%,便秘型IBS(IBS-C)占22.6%;主要下消化道症状为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和排便异常(包括腹泻、便秘、排便不尽感、黏液便等)。在4个IBS亚型中,混合型IBS(IBS-M)患者临床症状最重(P〈0.05),IBS-D、IBS-M患者的腹痛症状重于IBS-C患者(P〈0.05),IBS-C患者的腹胀症状重于IBSD患者(P〈0.05)。32.9%的IBS患者重叠上消化道症状,以餐后饱胀、嗳气最常见,其中68例(9.7%)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论:福建省IBS人群半数以上为IBS-D,不同亚型间的临床症状谱存在差异,部分患者可重叠上消化道症状或功能性消化不良。
俞星王承党陆岽李文清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问卷调查
克罗恩病病程中病变部位是否会发生变化?——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自然史中病变范围变化及病变肠段切除术后的复发部位。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搜集CD自然病程病变范围变化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的病例报告、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2月1日。提取基本信息、病变部位变化率及相关情况、术后复发率及部位等资料,并进行荟萃回归分析、敏感性分析及描述性总结。结果纳入5篇CD自然病程中部位变化相关文献,共1670例患者,年龄(33.28±19.41)岁,随访时间(5.90±2.20)年,病变部位变化率为14.4%(95%CI:10.1%~18.6%),其中18.9%(8.5%~29.3%)的L_(1)型、15.1%(13.5%~16.8%)的L_(2)型会扩展为L_(3);11.1%(2.6%~19.6%)的L_(1)型、2.7%(0~5.5%)的L_(2)型会扩展为L_(4)型;5.5%(3.0%~8.0%)的L_(3)型会扩展为L_(4)型。7篇文章仅纳入儿童(≤17岁)患者,其疾病部位变化率为21.3%(13.9%~28.7%)。纳入研究术后复发的文献81篇,含20382例CD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5.97±4.72)年。46.85%(1546/3300)的患者于术后1年左右出现内镜或影像学复发,39.82%(1070/2687)于术后3年出现临床症状复发,19.52%(3028/15510)于术后4年需要再次手术。49篇文献描述了手术后复发部位,共16567例术后患者,3888例复发,其中82.33%位于吻合口(包括造瘘口)及附近肠段。结论CD自然病程中病变范围相对稳定,CD术后复发多发生于吻合口(或造口)及附近肠段,另外,术后内镜或影像学复发先于临床症状复发,因此,术后早期(6~12个月)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是合适的,无论有无症状复发。
杨沁瑜俞星刘益娟陈金通王承党
关键词:克罗恩病病变部位自然史术后复发术后随访
OTSC处理消化道医源性穿孔后早期开放饮食
杨志勇魏晶晶潘玉凤范华刘益娟俞星黄循铷庄则豪
IL-22对Hp感染的UC模型小鼠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22(IL-22)对幽门螺旋菌(Hp)感染的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级雌性Balb/c小鼠80只,依次分为空白对照组(自由饮用蒸馏水7 d,于第1、3、5天注射0.9%氯化钠溶液)、Hp感染组(灌服Hp菌液,自由饮用蒸馏水7 d,于第1、3、5天注射0.9%氯化钠溶液)、Hp+DSS组[灌服Hp菌液,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7 d,于第1、3、5天注射0.9%氯化钠溶液]、IL-22干预组(灌服Hp菌液,自由饮用3%DSS溶液7 d,于第1、3、5天注射重组小鼠IL-22),每组20只,分别重复上述1~3个周期。每日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收集粪便做大便隐血实验、采用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判断疾病活动指数;均于建模成功7 d后采用断头法处死小鼠,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肠黏膜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STAT3表达,透射镜下观察结肠上皮细胞间连接程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评估UC炎症程度,提取结肠蛋白检测肠道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AO)、血浆D-乳酸(D-Lacc)。结果空白对照组第3、7、21天DAI评分低于Hp感染组低于Hp+DSS组低于IL-22干预组(P<0.05),空白对照组第7、21天体质量百分比高于Hp感染组高于Hp+DSS组,高于IL-22干预组(P<0.05)。IL-22干预组小鼠较Hp+DSS组小鼠结肠黏膜上皮完整、管壁增厚,腺体和隐窝结构基本正常、排列完整,炎性细胞浸润更少;空白对照组组织病理学评分低于IL-22干预组,低于Hp+DSS组,低于Hp感染组(P<0.05)。空白对照组occludin蛋白表达量高于Hp感染组,高于Hp+DSS组,高于IL-22干预组(P<0.05),空白对照组和Hp感染组STAT3蛋白表达量低于Hp+DSS组,低于IL-22干预组(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IL-22干预组小鼠较Hp+DSS组和Hp感染组小鼠有更完整屏障功能。空白对照组D-Lac含量低于IL-22干预组,低于Hp+DSS组,低于Hp感染组(P<0.05),空白对照组和Hp感染组DAO含量低于Hp+DSS组,低于IL-22干预组(P<0.05)。结�
刘益娟张琳李文清黄循铷俞星郑玮玮张琳琳王承党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2HP感染溃疡性结肠炎
血浆游离DNA完整性检测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结直肠癌变筛查的价值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评估外周血游离DNA(cfDNA)的完整性(cfDI)检测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结直肠癌变筛查的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78例克罗恩病(CD)、67例溃疡性结肠炎(UC)、40例结直肠癌(CRC)患者及37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浆Alu115cfDNA和AIu247cfDNA含量,计算cfDI(Alu247/Alu 115 cfDNA比值).比较活动期CD(ACD)、缓解期CD(RCD)、活动期UC(AUC)、缓解期UC(RUC)、CRC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cfDNA含量和cfDI.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浆cfDI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CRC组的cfDI为0.317 (0.246,0.37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265(0.203,0.334) (P=0.017)、ACD组的0.260(0.251,0.277) (P=0.005)、AUC组的0.267(0.191,0.316)(P=0.017)、RCD组的0.254(0.235,0.278) (P=0.005)和RUC组的0.278(0.236,0.309)(P=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各组间cf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cfDI在其相应临界值时,CRC组区分健康对照组、ACD组、RCD组、AUC组、RUC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3、0.692、0.674、0.650和0.665,P值分别为0.031、0.003、0.010、0.025和0.017.结论 外周血cfDI有助于IBD与CRC的鉴别诊断,可能成为IBD患者结直肠癌变监测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李文清林经安王锃刘益娟陈锦元俞星蓝瑞隆王承党
关键词:游离DNA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治疗后创面OTSC封闭与早期开放饮食
目的 探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切除,创面以内镜外置金属吻合夹(Over-the-scope Clip,OTSC)封闭后早期开放饮食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间我中心9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治...
杨志勇魏晶晶潘玉凤范华刘益娟俞星黄循铷庄则豪
关键词: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早期进食
肠易激综合征腹痛的发生机制和治疗被引量:9
2012年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腹痛或腹部不适是其主要症状,亦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认为内脏高敏感性、胃肠动力异常是IBS发生的主要机制。本文就IBS腹痛的发生机制和治疗作一综述。
俞星王承党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腹痛内脏高敏感性动力异常
血清免疫球蛋白G4水平在炎症性肠病与消化系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9年
为了解IBD血清免疫球蛋白(Ig)G4水平,以及IgG4在IBD和消化系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IgG4-RD)鉴别诊断中的价值,采用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302例IBD患者、14例IgG4-RD患者和50名健康体格检查者的血清IgG4水平。结果发现,IBD患者血清IgG4水平低于IgG4-R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3%(34/302)IBD患者血清IgG4水平升高(>1.35 g/L),但血清IgG4水平升高IBD患者的血清IgG4水平仍低于IgG4-RD患者,并较少伴血清IgE水平的同时升高。ROC AUC分析显示,以3.76 g/L作为诊断临界值,血清IgG4能较好地鉴别诊断血清IgG4水平升高IBD与IgG4-RD。
李文清刘益娟俞星郑玮玮朱月永池闽辉林经安王承党
关键词:散射比浊法炎症性肠病免疫球蛋白G4消化系血清IGE
福建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查
目的:初步了解在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福建省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方法:以罗马Ⅲ标准为诊断标准,对在福建省九地市三级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703例IBS患者的临床症状等...
俞星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症状学
文献传递
英夫利西单抗对克罗恩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对克罗恩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使用英夫利西治疗13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和内镜资料,观察治疗第14周、随访终点的BEST-CDAI评分、CRP、ESR、ALB、SES-CD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研究对象男7例,女6例,平均年龄(26.46±12.45)岁,中位病程2.5年;治疗第14周,13例患者的CDAI评分、CRP、ESR均下降,AL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获得临床缓解(100%);随访终点,13例患者的CDAI评分下降,AL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缓解率达90%。8例患者IFX治疗后复查肠镜,5例(62.5%)患者SES-CD下降≥1分,其中2例(25%)达到黏膜完全愈合。不良反应发生率约3.3%,主要包括过敏和感染。结论 IFX对克罗恩病患者的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俞星王承党范华刘霞
关键词:英夫利西克罗恩病疗效安全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