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文梁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值模拟
  • 2篇数值模拟
  • 2篇飞机
  • 1篇定常
  • 1篇多块网格
  • 1篇多学科设计优...
  • 1篇优化算法
  • 1篇裕度
  • 1篇增升装置
  • 1篇粘性
  • 1篇粘性绕流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湍流模型
  • 1篇绕流
  • 1篇转捩
  • 1篇外挂物
  • 1篇外挂物投放
  • 1篇尾迹
  • 1篇武器
  • 1篇流场

机构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成都飞机工业...

作者

  • 6篇冯文梁
  • 3篇李杰
  • 3篇张威
  • 2篇吕凌英
  • 1篇陈斌
  • 1篇程家林
  • 1篇邹宁
  • 1篇周伟
  • 1篇滕杰

传媒

  • 2篇弹箭与制导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飞行力学
  • 1篇航空工程进展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增升状态下的全机位流数值模拟
2008年
研究了势流理论下的全机增升装置复杂外形气动力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以低阶面元法为基础,具有计算量小、速度快的优点。复杂流动的粘性效应主要通过附面层粘性修正技术加以体现。采用该方法对某增升装置翼身组合体外形压力分布特性进行计算,并和风洞实验数据相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在此基础上对某型飞机真实复杂外形的压力分布特性进行了计算,为复杂外形飞行器增升装置的初步设计、方案选型与评估提供了非常理想的工程技术手段。
张威李杰冯文梁
关键词:增升装置面元法尾迹飞行器
超临界层流复合翼飞机Re数效应修正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γ-Reθ转捩预测模型,对使用超临界层流复合翼的飞机进行转捩预测数值模拟。获得机翼在不同Re数下的自由转捩位置,计算转捩位置与试验数据吻合。结合转捩预测结果和强制转捩试验数据,对全机风洞试验数据进行不同高度的Re数效应修正。改变了战斗机只对阻力进行Re数效应修正的传统方法,分别对飞机的升力、阻力及纵向力矩进行Re数效应修正。
冯文梁陈斌吕凌英
关键词:转捩
武器外挂物投放安全性分析方法被引量:2
2014年
为保证歼击机投放武器外挂物的投放安全性,采用基于欧拉方程的投放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武器外挂物的投放安全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文中以某歼击机投放某型滑翔弹为算例进行分析,仿真计算的滑翔弹姿态角和投放轨迹与风洞试验数据基本吻合。通过仿真计算对风洞试验进行了补充。应用该方法对滑翔弹的投放安全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保障了飞机空中投放滑翔弹飞行试验的安全,同时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冯文梁程家林吕凌英
关键词:外挂物流场计算
基于变形网格技术的翼型结冰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翼型结冰的过程实质上是其外形随时间改变的过程。对于结冰的数值模拟,计算网格必须随着翼型外形的改变而相应的变化。文章利用非定常N-S方程模拟翼型结冰增长的过程,使用基于无限插值法(TFI)的变形网格技术生成非定常计算的网格。变形网格技术是在初始网格的基础上将物面的变化通过插值均匀分布到场内网格点,该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初始网格特征,而且生成过程与初始网格不相关。非定常计算利用上一次结冰的流场为初值,而不用从初场重新开始,而且变形网格技术生成网格也远远比求解椭圆型方程快,总的计算时间大幅减少。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文章对NACA0012进行了结冰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的实验和计算结果吻合。
冯文梁李杰张威
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多学科设计优化(MDO)方法是提高飞机设计效率,得到最优设计方案的有效手段。在飞机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飞机静安定裕度满足使用要求,因此需要充分考虑总体、气动等学科专业的耦合效应。针对这一问题,基于MDO软件Modelcenter构建飞机外形多学科优化协同设计流程,通过对某型飞机外形优化设计的实例分析,得到该机的最优外形修改方案,证明了MDO方法在飞机设计中应用的高效性。
邹宁冯文梁滕杰周伟
关键词:多学科设计优化飞机设计优化算法
基于多重网格技术的复杂外形粘性绕流数值模拟
2008年
采用基于MUSCL方法的三阶迎风偏置通量差分裂方法和隐式近似因子分解方法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文中采用多块网格技术生成高质量网格。通过多重网格技术来加速收敛。分别使用B-L和S-A湍流模型来模拟粘性流动。通过和实验值的比较可以看出两种湍流模型都可以很好地模拟附着流和小分流的流动;当流动出现强烈激波,分离剧烈时,B-L模型计算出的激波位置总是靠后,而S-A模型计算的结果更为准确。
张威李杰冯文梁
关键词:多块网格多重网格湍流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