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体淑
- 作品数:15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胎儿畸形与孕妇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的相关性(英文)
- 2005年
- 背景:解脲脲原体引起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可导致不育不孕和自然流产,但其是否为导致胎儿畸形的因素之一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是导致胎儿畸形重要因素之一。设计:以患儿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医学院的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对象:选择1995/1997由泸州医学院微免教研室对泸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和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16例畸形胎儿(女3例,男13例)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方法:对16例畸形胎儿脐带血,畸形儿父亲的精液和异常妊娠产妇的宫颈黏液或阴道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分离。采用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11例夫妇进行治疗,然后追踪再次妊娠及生育现象。主要观察指标:脲脲原体感染与胎儿畸形的关系。结果:16例中11例解脲脲原体阳性,阳性率为69%。11例解脲脲原体阳性者抗风疹病毒、抗巨细胞病毒、抗弓形抗体和染色体均未发现异常。已追踪到的4例再次妊娠结果、妊娠过程正常,新生儿发育良好,追踪观察到2岁未发现器质性和功能性异常。结论: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与胎儿畸形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从而为干预胎儿畸形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 张育华李成文凌体淑王栩吴琼
- 关键词:胎儿畸形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孕妇抗巨细胞病毒胎儿脐带血新生儿发育
- 64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自然流产妇女两种治疗效果观察
- 1994年
- 对64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自然流产妇女,按接受治疗的客观条件分为抗生素全身治疗组与口服抗生素和生殖道局部用药联合治疗组。观察结果显示全身治疗组28例有21例(75%)在1年内解脲支原体转阴;联合治疗组36例有34例(94.4%)在40天解脲克原体转阴,两组疗效差异非常显著(P<0.005)。
- 张育华凌体淑程尊英付其惠
-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自然流产
- 心安颗粒的免疫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动物口服心安颗粒后,小鼠胸腺、脾脏等重要免疫器官重量增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PHA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使HC_(50)升高。说明该制剂具有增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作用。
- 凌体淑肖顺汉秦大莲陈美娟刘明华
- 关键词:心安颗粒免疫作用特异性免疫功能免疫器官重量腹腔巨噬细胞胞吞
- 3种菌种保存法比较被引量:14
- 2004年
- 叶迎春赵世鸿凌体淑
- 关键词:微生物学技术细菌
- 男性不育病人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及其作用研究
- 1992年
- 用改良的 Taylor—Robinsin 培养基分离川南地区原因不明的不育病人精液中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结果56例病人,Uu 阳性22例,Mh 阳性8例,Uu 和 Mh 双阳性10例,不育病人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57.1%,人型支原体感染率为32.1%。本文研究了支原体感染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并探讨了其作用原理。
- 陈素英凌体淑周维其
- 关键词:不育症枝原体
- 革兰染液结晶紫两种配制方法比较
- 2005年
- 凌体淑叶迎春
- 关键词:革兰染色结晶紫
- 医学院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改革探索被引量:3
- 2006年
- 医学院校实验室担负着进行医学实验教学、医学科研、开发医学科学技术等重要使命.实验室改革,加强人和物的管理是关键,提高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的使用率,改革实验教学,增设综合性试验,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学和科研水平.
- 凌体淑王光西夏世平
-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免疫学教学改革
- 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与胎儿畸形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张育华付其惠凌体淑吴琼王栩
- 关键词:女性生殖道炎症解脲脲原体感染胎儿畸形母婴垂直传播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 采用三种取材方法对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检出结果分析
- 1999年
- 目的:探索pH4.0的无菌液体阴道冲洗法取样进行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检测与常规取宫颈粘液和阴道分泌物检测法比较,以证实该取材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对拓宽临床检验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247例女性患者采用三种不同取材法进行解脲支原体感染检出结果分析;结果:提示三种取材法的检出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无菌液体阴道冲洗法可作为非淋菌性阴道炎的一种常规取材法,该法既适用于未婚女性,又有助于阴道清洁及内环境恢复。
- 凌体淑张育华付其惠
- 关键词:生殖系统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
- 细菌荚膜染色的创新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细菌荚膜染色方法 ,以改良荚膜染色的效果。方法 用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培养物小白鼠腹腔注射 ,产气荚膜杆菌培养物采用小白鼠尾静脉注射 ,并腹腔注射荚膜保护液 ,最后取腹腔液涂片。用 5 g/dl石碳酸复红、特殊媒染剂、1 .48g/dl美蓝酒精饱和溶液染色。结果 菌体呈紫红色 ,荚膜呈浅蓝色 ,背景无色 ,无假荚膜。结论 此法具有操作简单且成功率高 ,荚膜厚、大 ,易分辨 ,染色稳定的特点 ,是一种理想的荚膜染色方法。
- 凌体淑叶迎春赵世鸿夏世萍
- 关键词:荚膜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