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云霄

作品数:14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病理
  • 4篇临床病理
  • 3篇乳腺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直肠
  • 2篇直肠腺瘤
  • 2篇子宫
  • 2篇腺病
  • 2篇腺瘤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免疫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腺瘤
  • 2篇肌瘤
  • 2篇病理分析
  • 2篇肠腺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原位癌

机构

  • 14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刘云霄
  • 4篇赵丽平
  • 3篇屈重霄
  • 3篇董燕燕
  • 1篇杜永成
  • 1篇张自立
  • 1篇方东升
  • 1篇唐笑先
  • 1篇白晓鸣
  • 1篇周文
  • 1篇郭琴
  • 1篇李健
  • 1篇张爱珍
  • 1篇扬琴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消化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消化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形态和临床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消化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组织起源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本文选取了部分诊断为消化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病例,运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化学等方法进行有效观察和分析。结果消化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瘤细胞有梭形、瘤巨细胞和小痣细胞样等多种类型,呈巢状、束状、编织状和腺泡状等分布。结论消化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消化道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多发于高龄患者,应早诊早治。
刘云霄
关键词:消化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研究
卵巢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山西省人民医院诊治的15例卵巢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手术标本进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行病理学观察,同时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5例卵巢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患者年龄26-56岁,平均37岁;其中8例仅发生于右侧,5例仅发生于左侧,2例为双侧发生。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3例伴有腹腔积液。肿瘤最大径4-13 cm(平均9.3 cm)。15例均主要呈囊性表现,囊内见多少不等的乳头状突起,2例少部分区域呈实性表现;9例肿瘤由颈管内膜型黏液性上皮组成,4例由颈管内膜型黏液性上皮及浆液性上皮组成,所有肿瘤间质及腺腔内均见较多中性粒细胞,组织结构上主要表现为复杂的多级分支乳头,细胞轻度异型;2例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肿瘤细胞主要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配对盒子基因蛋白8(PAX-8)、细胞角蛋白7(CK7),这些标志物均为苗勒管源性肿瘤的免疫表型。随访3。24个月,平均16.7个月,2例发生对侧卵巢的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1例发生腹膜种植,其余12例均无肿瘤复发,无瘤生存。结论卵巢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具有与交界性黏液性肿瘤不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且预后更好。联合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ER、PR、PAX.8、CK7、CK20、波形蛋白、尾型同源框转录因子2和肾母细胞瘤基因可对该肿瘤作出准确诊断。
董燕燕刘云霄屈重霄
关键词:卵巢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肾癌的螺旋CT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为提高对肾细胞癌(RCC)的CT诊断及其病理新分类的认识,现收集我院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病例,进行CT征象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旨在加深对肾癌CT征象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郭良刘云霄
关键词:病理对照分析CT征象肾癌病理证实
14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病理及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随访,观察预后。方法:观察14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组织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72岁,平均57.3岁,均行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随访3~58个月,均存活,进行神经内分泌标记均为阳性。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预后较好,CerbB2基因、Ki67可能是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指标之一。
屈重霄扬琴刘云霄
关键词:乳腺肿瘤神经内分泌癌
瘦素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
2012年
目的研究瘦素在结直肠腺瘤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评价瘦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瘦素在137例结直肠腺瘤、44例结直肠癌及17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三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瘦素在正常结肠黏膜、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表达率分别为5.8%、30.7%、70.5%,瘦素在结直肠癌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腺瘤组及正常组(P〈0.01),而在腺瘤组及正常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组瘦素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组(P〈0.01)。结论瘦素表达从正常结肠黏膜、结直肠腺瘤至结直肠癌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瘦素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了一定作用。
刘云霄赵丽平
关键词:瘦素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
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被引量:4
2012年
患者女,19岁。因“阴道淋漓出血50d”来院就诊。患者于2011年1月3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淋漓出血,服用益宫颗粒、消结安胶囊l周后血止,于2011年3月2日再次出血不止,有血块,无腹痛,遂收入院治疗。
董燕燕屈重霄刘云霄赵丽平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阴道淋漓出血子宫出血不止消结安
P27^(kip1)蛋白在进展期胃癌中表达的研究
2006年
郭琴刘云霄
关键词:P27^KIP1蛋白进展期胃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抑制细胞增殖肿瘤抑制因子P27蛋白
肾活检组织Masson染色方法的改良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通过对传统Masson染色方法的改良,解决肾活检光镜诊断中Masson染色存在的色彩浑浊,定位不清等问题。方法 收集2021-2022年的25例膜性肾病标本,分别采用改良染色法与传统方法,对比染色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25例膜性肾病4种Masson染色结果比较,发现变色酸2R-亮绿+Bouin二次固定+胰酶消化法在色彩鲜明、嗜复红蛋白定位清晰及不易褪色、切片整体评分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的Masson的染色方法在色彩对比度、持久度均优于传统方法。
邓田赵丽平贾丹刘云霄
关键词:肾穿刺活检MASSON染色
结直肠腺瘤APC蛋白表达异常及DNA倍体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进展与APC(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蛋白表达及DNA倍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法检测APC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FCM)进行DNA含量测定,分析APC表达和DNA倍体异常与腺瘤恶性程度的关系。结果①APC在正常黏膜、腺瘤、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8%、41.4%、23.5%,正常黏膜组APC阳性率高于腺瘤及腺癌组(P<0.05),腺瘤与腺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级腺瘤组APC阳性率分别为61.1%、40.8%、20.0%、18.8%,轻度非典型增生腺瘤组APC阳性率高于重度非典型增生及腺瘤癌变组(P<0.05)。②在正常黏膜、腺瘤、腺癌中异倍体率分别为0、42%、77%,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级腺瘤组异倍体率分别为0、25%、70%、75%,重度非典型增生、癌变腺瘤组异倍体率均高于轻度非典型增生腺瘤组(P<0.05)。结论①APC在腺瘤、腺癌中的表达低于正常黏膜,APC的表达随着腺瘤非典型增生程度加重,有下降趋势。轻度非典型增生腺瘤APC阳性率高于重度非典型增生、癌变腺瘤。②正常黏膜→腺瘤→腺癌,异倍体率逐渐增加,且随着非典型增生程度加重,恶性度逐渐升高。③异倍体腺瘤APC表达低于二倍体腺瘤。提示DNA倍体异常、APC蛋白表达异常共同参与了结直肠腺瘤的进展。DNA倍体分析,结合APC蛋白表达检测可能作为临床判断腺瘤恶性程度、估价临床预后的一项客观指标。
刘云霄
关键词:腺瘤倍性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6例IV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IVL瘤细胞SMA、CD34、ER和PR等的表达情况。结果:6例术后病理确诊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结论:IVL是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良性病变,术前诊断率低,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提高术中确诊率、彻底清除病灶以及术后全面随诊有利于改善预后。
刘云霄
关键词: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病理免疫组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