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
- 作品数:4 被引量:141H指数:4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燕麦品种(系)在扬州地区的适应性评价被引量:82
- 2013年
- 对23个不同燕麦(Avena sative)品种(系)在江苏扬州地区的适应性进行评价比较,测定并分析了与适应性相关的物候期、生长速度、叶茎比、草产量等相关性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对当地的适应性均较好,生育期为199~210d。对9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累积贡献率为84.706%的5个主成分因子;对各个品种(系)综合得分分析表明,杂叶307的综合得分最高,其干草产量和干鲜比最高,单株分蘖数和株高方面也表现较好,为供试品种(系)中最适合在扬州地区种植的品种。
- 郑曦魏臻武武自念李伟民陈斐刘倩潘玲
- 关键词:燕麦适应性主成分分析
- 流式细胞术分析苜蓿相对DNA含量的样品处理方法被引量:7
- 2014年
- 为制备用于流式细胞仪分析的高纯度苜蓿(Medicago sativa)细胞核悬液,筛选最适合流式细胞仪分析的苜蓿细胞核提取方法,选用江苏地方品种淮阴苜蓿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酶解法和机械解离法提取苜蓿细胞核悬液;用5种细胞核分离缓冲液及两种混合酶解液制备样品,根据各自优缺点筛选最适宜的苜蓿细胞核提取法。在机械法所用的5种细胞核提取缓冲液中,LB01缓冲液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的细胞核形态及内部结构完整,获得的细胞核量多。利用两种混合酶液制备苜蓿细胞核悬液,均出现倍性明显的峰,混合酶液Ⅰ制备的单细胞核悬液优于混合酶液Ⅱ,且酶解法制备细胞核悬液,可获得数量更多更完整的原生质体。但利用酶解法制备细胞核原生质体,其悬浮液中杂质多,需时较长。结果表明,LB01缓冲液为最适合制备苜蓿细胞核悬液的提取缓冲液。
- 刘倩魏臻武
- 关键词:苜蓿流式细胞术酶解法
- 基于SSR标记的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被引量:26
- 2013年
-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的分析是进行复杂性状关联分析的前提条件。从140对SSR引物中筛选到16对多态性引物,对82份苜蓿(Medicagospp.)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6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90个等位变异,平均11.88个;多态性比率66.67%~100%,平均为83.05%;基因多样性为0.1447~0.3637,平均为0.2577;PIC为0.0079~0.9432,平均为0.5501。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当K=5时ΔK最大,即82份苜蓿材料可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75.61%的种质遗传组分相对比较单一,24.39%的种质遗传背景比较复杂。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结构的划分与种质的来源不完全相关。
- 陈斐魏臻武李伟民潘玲郑曦刘倩张栋屠德鹏
- 关键词:苜蓿种质资源SSR标记
- 施肥和播种量对扬州地区苜蓿生长特性和产草量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2年
- 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扬州地区苜蓿(Medicago sativa)不同播种量和施肥水平对产草量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江淮地区苜蓿推荐播种量为18.75kg·hm-2,氮、磷、钾推荐施用量分别为23,113,68kg·hm-2时,此时苜蓿的理论产草量可达22858.25kg·hm-2。单独施用氮、磷、钾肥时,在一定范围内对苜蓿产草量有促进作用,但当超过最大施用量时,对苜蓿的生长反而造成抑制。建议氮肥施用量不超过30kg·hm-2,磷肥施用量不超过130kg·hm-2。氮、磷、钾共同施用时苜蓿产草量才能达到最大值;氮肥在苗期、分枝期和初花期对苜蓿植株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磷肥促进苜蓿主枝数的增加,氮钾肥有利于苜蓿侧枝数的生长。
- 潘玲魏臻武武自念张栋郑曦陈斐刘倩李伟民
- 关键词:苜蓿田间试验播种量产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