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兰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维库溴铵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 2012年
- 维库溴铵为单季铵类固醇类中非去极化肌松药,通过与乙酰胆碱竞争位于横纹肌运动终板的烟碱样受体而阻断神经末梢与横纹肌之间的传导。临床主要作为全身麻醉的辅助用药,用于全身麻醉时的气管插管及手术中的肌肉松弛,具有起效快、
- 刘华兰黄雪英
- 关键词:维库溴铵并发症机械通气护理
- 轻托下颌法在PACU婴幼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 刘华兰徐文娟谢维炎
- 维库溴铵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 刘华兰黄雪英
- 护理干预对减少PICU静脉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量的效果观察
- 2014年
- 目的提高护士对准确给药的认识,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减少静脉输液装置内的残余药液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1)随机对本科室32名护理人员换瓶、拔针处理方式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2)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换瓶、拔针;干预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换瓶、拔针。3)用5 mL注射器抽取对照组和干预组输液装置内的残余药液量,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量为(13.12±2.13)mL,干预组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量为(3.35±1.42)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提高护士对准确给药的认识、规范操作行为、改正不良习惯,采取改变输液途径、输液方法,拔针、换瓶时间等护理干预措施能使PICU静脉输液装置内残余药液量明显减少,提高治疗效果。
- 刘华兰黄雪英王文婷郭海珍徐文娟雷义
- 关键词:护理干预输液装置
- 轻托下颌法在PACU婴幼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轻托下颌法在麻醉恢复室(PACU)婴幼儿日间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日间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轻托下颌法,对照组使用一般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儿在PACU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儿在PACU滞留时间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在PACU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在PACU滞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对PA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轻托下颌法应用于PACU婴幼儿日间手术中,既可降低患儿苏醒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儿的安全,又能减少患儿在PACU滞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刘华兰徐文娟谢维炎
- 关键词:日间手术麻醉恢复室婴幼儿
- 自制评分标准在婴幼儿日间手术全麻术后出PACU指征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究自制评分方法在评估日间手术全麻术后婴幼儿出PACU指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7年7月由同一麻醉医师进行麻醉的150例日间手术患儿(年龄≤3岁)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C 3组(按入组顺序),每组50例。A实验组使用自制的婴幼儿出PACU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出PACU,B对照组使用Steward苏醒评分出PACU,C对照组使用改良Aldrete评分进行评估出PACU指征,分别观察术后在PACU滞留时间及出PACU后返回病房6 h内患儿发生麻醉并发症的例数。结果 A实验组与B、C对照组对比,A实验组术后在PACU滞留的时间明显少于B、C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实验组术后出PACU返回病房6 h内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与B、C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的婴幼儿日间手术出PACU评分标准作为婴幼儿日间手术全麻术后出PACU的指征,与Steward苏醒评分和Aldrete评分对比,既保证了患儿的安全,又能减少婴幼儿日间手术全麻后在PACU滞留的时间,解决PACU患儿周转快、工作量大、医务人员相对不足这种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 刘华兰徐文娟彭丽云胡华琨彭夕华章征兵郭建明
- 关键词:婴幼儿日间手术全麻术后PACU
- 重症手足口病撤机困难相关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被引量:1
- 2013年
- 手足口病是一种多见于儿童的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重症病例可并发脑炎、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呼吸循环衰竭,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早期机械通气是提高手足口病危重症儿抢救成功率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途径。但部分患儿存在撤机困难,儿科重症监护室内患儿撤机失败率为5%-29%,撤机失败是导致患者儿死亡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易造成病情反复和抢救失败。
- 刘华兰
- 关键词:撤机困难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护理对策神经源性肺水肿早期机械通气
- 流程再造在危重症患儿院内转运中的运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效、安全的危重症患儿院内转运流程,以保障转运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2025例危重症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原有院内转运流程,进行回顾性调查及实地调查,找出医院院内转运存在的问题细节。根据院内转运存在的问题细节,进行文献查阅、专家咨询,制定完善的危重症患儿院内转运流程图。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2700例危重患儿为试验组,采用再造后的院内转运流程。比较转运意外发生情况、转运行为的规范性,评估医护人员对再造后流程的满意度及家属对转运过程的满意度。结果 2组均无一例意外受伤(跌倒、抓伤、坠床)。试验组输液管堵塞、回血,导管脱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途中出现病情变化未及时处理和沟通不到位引起投诉或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务人员转运行为的规范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对再造后流程的满意度及家属对转运过程的满意度均≥90%。结论流程再造使危重症患儿院内转运更符合高效、安全的标准,可有效提高危重症患儿院内转运的护理质量。
- 刘华兰刘晓姝黄雪英朱友荣张小兰汪丹凤彭丽云郭建明
- 关键词:危重患儿院内转运
- 留置胃管致患儿损伤的相关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 2013年
- 留置胃管是临床小儿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常用于不能经口进食、拒绝进食的小儿,行鼻饲饮食、药物治疗及外科患者行胃肠减压等。在鼻腔、食管内留置胃管不仅给患儿造成难以忍受的异物刺激,还会引起患儿恶心、呕吐等不适,并易对患儿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与伤害。我院重症监护室2011年1月-2012年3月共收治775例留置胃管的患儿,导致29例患儿损伤,将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 刘华兰
- 关键词:留置胃管患儿护理操作技术经口进食重症监护室鼻饲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