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
-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五四运动后陈独秀的历史观的转变——兼谈陈独秀何时转向马克思主义被引量:1
- 2002年
- 五四运动后,陈独秀的历史观经历从传统民主主义历史观到实用主义民主改良史观到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大转变。陈独秀1920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接受唯物史观,但较系统和深入把握唯物史观则是在1921年下半年后,不过其中仍有非唯物史观的因素。陈独秀历史观转变中的“善变”又体现出他“不变”的“实用理性”思维方式。
- 徐国利刘卫
- 关键词:五四运动后
- 对史学价值观与历史本体观关系的历史考察被引量:5
- 2004年
- 在中西史学史上,史学价值观的变化和不同史学主体(史学家)的历史本体观存在差异,根本上是由于客观历史本体的发展所呈现的不同形态与史学主体认识相结合所形成的历史本体观的不同所造成的。历史地观察史学价值观和历史本体观,旨在说明在今天要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价值功能,就必须首先对信息时代或全球化时代的历史本体观有一个正确的研究和认识。
- 刘卫徐国利
- 关键词:教化功能民族精神
- 高校教育应当“以学生为本”被引量:5
- 2004年
- 学生是高校办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本。然而,目前我国的不少高校在办学上,片面重视“以教师为本”,而对“以学生为本”重视不够。因此,高校教育要切实做好“以学生为本”,并且从四个方面着手,即:要培养学生全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搞好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在情感上关心和爱护学生;在道德教育方面使学生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有一个辩证认识。
- 刘卫
- 关键词:高校人本主义心理卫生教育道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 胡适论西方在华教会教育被引量:7
- 2005年
- 20世纪20年代初中期,胡适主要是对西方在华教会教育的宗教性和非教育性进行批判,主张教会教育要进行符合时代发展和中国利益的变革;从20年代后期开始,他转而对教会教育作了全面肯定。本文结合教会教育对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发展所起的两重性作用,认为胡适从科学理性精神和全盘西化观立场出发对教会教育所作的评价,既有合理、符合历史事实的方面,也存在非历史主义和抹杀教会教育殖民侵略性的方面。
- 刘卫徐国利
- 关键词:近现代中国教会教育
- 钱穆的史学方法论思想被引量:5
- 2002年
- 钱穆对史学方法论有相当丰富和精辟的论述。其史学方法论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研究历史应该做到通与变相结合 ;研究历史还要做到通与专相结合 ;治史贵在求其特殊精神与个性 ;研究历史应该将考据与义理相结合。
- 刘卫徐国利
- 关键词:史学方法论钱穆考据义理
- 试析胡适的“教育救国论”被引量:3
- 2001年
- 文章首先分析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基本主张 ,阐述了胡适“教育救国论”的理论来源和基础。其次 ,肯定了“教育救国论”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界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历史作用。第三 ,指出“教育国论”及实用主义杜威思想的局限性和缺陷 ,说明它在当时中国社会走向破产的历史必然性。
- 刘卫徐国利
- 关键词:教育救国论历史意义实用主义
- 浅析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被引量:1
- 2001年
- 本文对目前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作了较为全面的初步分析,指出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趋普遍和严重的原因及其危害,提出了防止和杜绝学生考试作弊的3条措施。
- 刘卫徐国利
-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思想教育
-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教育思想的演变被引量:4
- 2002年
-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教育思想的积极鼓吹者和新教育改革的有力支持者。这一时期陈独秀的教育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自 1 91 5年 9月至 1 91 9年“五四”运动前。其主要内容和特征是宣传以科学、民主为精神和方法的资产阶级新教育 ,猛烈抨击封建旧教育 ,鼓吹“教育决定论”和“教育救国论”。第二阶段从五四运动后至 1 92 2年。他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某些教育问题 ,同时又十分推崇杜威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形成了两种教育思想混存一体的现象。第三阶段在 1 92 3年至1 92 4年。他彻底放弃了资产阶级教育观及“教育救国”论 ,认为中国只有走政治革命的道路 ,提出教育要服务于政治革命 ,反对西方殖民主义的教育侵略。
- 徐国利刘卫
- 关键词: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