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
- 作品数:27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许昌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不确定性的市场与企业创新机制建构——演化经济学的理论视角被引量:1
- 2011年
- 在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创新作为企业的灵魂和生命,是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根本保证。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企业时刻要面对风险,这对企业创新机制的形成与建构,要求更高。文章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借助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从不确定性的相关内容出发,认为企业应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完善企业创新机制,建立创新网络,积极探索管理方式上的创新。
- 刘新
- 关键词:市场经济不确定性
- 文化交融、社区共建与高质量城市化道路探究
- 2012年
- 当前,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成就巨大。看得见、摸得着、有形的建筑物快速崛起,大规模人口进入城市,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相应的城市良好的社会秩序、城市文化的形成和延续,须以社区为有形载体的支撑,依靠社区内异质"社会人"对不同文化的认可与交流、社区精神塑造。在新一轮的城市化中,文化交融和社区共建需要成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高质量城市化的血液和灵魂。
- 刘新
- 关键词:文化交流城市化社区共建
- 核心竞争力、不确定性市场与民营企业创新机制
- 2011年
- 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宏观经济每次波动,民企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定程度上说,"中国奇迹"是释放民营企业活力和解放民营企业生产力的结果,于是有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地位。民企的发展需不断创新,才会在波谲云诡的市场中立足。民营企业的创新机制中必须进行激励机制的完善,在更加开放的市场中培育核心竞争力,是可持续的关键之道。
- 刘新刘永功
-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不确定性
- 文化底蕴、地方特色与中国城市化道路探索
- 2009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目前,中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转型"与"寻求突破"的发展转型阶段;但是,在巨大成绩的背后,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从城市化道路中的主要问题出发,挖掘背后的深层原因;同时,鉴于中国的城市化的实践进程,为了经济、社会、人文等因素综合协调发展,在新一轮的城市化过程中,必须注重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才是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 刘新
- 关键词:城市化文化底蕴
- 不确定性的市场与企业创新机制塑造被引量:1
- 2011年
-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从美国蔓延至世界各地,从金融体系蔓延至实体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企业更是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相比之下,创新能力强、发展方向把握得好、市场定位准确的企业却逆势前行、成长空间无限广阔。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处处不确定性的市场,企业的创新机制必须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对不确定的深刻认识和风险承受能力提高。文章在前期相关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借助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内容,进行探讨。
- 刘新
- 关键词:金融危机不确定性
- 农民增收的突破与跨越——基于文化视角的思考被引量:1
- 2013年
- "文化是制度之母"。以认识文化及其特征为基点,阐述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四大考验,分析当前亟待解决的农民文化问题的突破口。借助文化经济学这一分析工具,提出在尊重文化规律的基础上,走保护、弘扬和建设文化之道,在具体实践中就是了解农民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加速培育具有现代文化意识的农民,从文化发展的角度为农民增收提供不竭的动力源。
- 刘新
- 关键词:农民增收农民文化人力资本
- 论我国农业的结构演化与功能拓展被引量:3
- 2009年
- 为了探索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关规律性,按照我国不同时期的农业发展特点,将我国农业发展大致分为传统时期、计划体制时期、家庭承包经营时期等几个阶段,拟从农业结构演化的角度研究各阶段农业功能的拓展,并就我国现代农业的结构优化与功能拓展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传统时期农业的结构围绕着养活人口进行粮食生产而展开,农业的功能体现的是生存水准之上的经济功能;计划体制时期,我国农业形成了种植业主导农业、粮食主导种植业的单一结构模式,农业执行着生存水准之上和生活水准之上的混合经济功能;家庭承包经营时期,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与优化,但农业作为产业水准的经济功能发展仍受很大的障碍。我国现代农业的结构演化必须朝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农业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地位逐步显现,农业生产日益呈现出多功能性。
- 刘新
- 关键词:农业结构农业功能
- 文化底蕴、地方特色与“新五化”下的新农村社区建设探究——兼论新农村社区治理之道被引量:1
- 2014年
- "文化是制度之母",文化底蕴更是历久弥新。在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以挖掘文化底蕴为根基,以地方特色为主要特征,发挥各自地域优势,走以农民参与为主体的社区模式,结合新农村社区文化的多样性、特殊性、差异性,夯实农民增收的平台,应是新农村社区建设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 刘新
- 关键词:新农村农业现代化社区建设
- 农地发展权与农村土地资源保护被引量:12
- 2007年
-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给土地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数量逐年递增。本文从农地发展权的角度分析了土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问题。首先对什么是农地发展权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设定农地发展权对保护农地的客观必要性,进而讨论了农地发展权的归属问题,认为农地发展权应设定为国家所有,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 张磊刘新王娜
- 关键词:农地发展权耕地保护土地资源
-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原因探析被引量:15
- 2009年
- 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农民自身的分散性,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产生的共同原因;小农经济的长期性,是中国分立型城乡关系形成的基础性根源;长期以来,我国"以农养工""、以乡养城",抽取农业剩余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安排,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的决策性原因。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应该围绕"以工补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围绕"以城补乡",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围绕解决"农民国民待遇"问题,促进农民市民化。
- 刘新
- 关键词: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