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新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东亚飞蝗
  • 2篇转移酶
  • 2篇酯酶
  • 2篇谷胱甘肽
  • 2篇飞蝗
  • 1篇代谢
  • 1篇代谢酶
  • 1篇有机磷
  • 1篇有机磷杀虫剂
  • 1篇杀虫
  • 1篇杀虫剂
  • 1篇生态特征
  • 1篇两种群
  • 1篇酶系
  • 1篇蝗区
  • 1篇谷胱甘肽-S...
  • 1篇谷胱甘肽S-...

机构

  • 2篇山西大学

作者

  • 2篇刘新
  • 1篇马恩波
  • 1篇贺艳萍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两个不同生态特征蝗区东亚飞蝗的两种代谢酶(英文)被引量:1
2005年
黄骅和平山是中国河北省两个不同的蝗区 ,这两个蝗区的生态特征有很大的不同。黄骅位于河北平原 ,靠近渤海湾 ,属于滨海蝗区 ,蝗区植被以芦苇为主 ,是我国东亚飞蝗重点防治地区 ;平山位于河北和山西交界处 ,仍属于山区 ,蝗区位于岗南水库库区 ,属于滨湖蝗区 ,植被以稗草为主 ,并兼有玉米、豆类等农作物 ,为了保护岗南水库水质不受污染 ,该蝗区很少进行防治。对采自这两个蝗区东亚飞蝗的两种代谢酶 :酯酶和谷胱甘肽 S-转移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用对氧磷、马拉氧磷、西维因及毒扁豆碱等 4种抑制剂对这两个种群飞蝗的酯酶进行体外抑制实验 ,结果表明 ,这两个种群的大部分酯酶属于 B-型。在雌性飞蝗中 ,用α- NA,α- NB和 β- NA3种酯酶底物测定酯酶活性 ,黄骅种群比平山种群的酯酶活性分别高 1.6 3、1.6 6和 1.70倍 ,雄性中则分别高 1.12、1.4 1和 1.2 7倍。对两个种群酯酶活性频率分布进行比较 ,黄骅种群中酯酶活性高的个体数远大于平山种群。两个种群酶活性的差异与马拉硫磷半致死剂量 (L D50 )的差异很相近 ,这提示酯酶活性的提高在东亚飞蝗对马拉硫磷的抗性中起一定的作用。酯酶活性频率分布显示出东亚飞蝗黄骅种群比平山种群具有较高的马拉硫磷抗性发展趋势 ,其抗性发展速度较平山种群快。然而 ,黄骅种?
贺艳萍刘新马恩波
关键词:蝗区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东亚飞蝗
山西东亚飞蝗两种群有机磷抗性相关酶系的研究
东亚飞蝗是中国重要农业害虫之一,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其严重.在山西南部猖獗区每年发生两代,其灾变类型属于暴发性蝗灾.目前控制蝗虫仍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东亚飞蝗对常用有机磷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
刘新
关键词:东亚飞蝗有机磷杀虫剂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