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友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3篇血清
  • 3篇球蛋白
  • 3篇肝炎
  • 2篇毒性肝炎
  • 2篇微球蛋白
  • 2篇临床病理
  • 2篇活检
  • 2篇肝活检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肝炎
  • 2篇病理
  • 1篇蛋白类
  • 1篇血清Β2-微...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指标
  • 1篇循环免疫
  • 1篇循环免疫复合...
  • 1篇原发性

机构

  • 5篇太和医院
  • 1篇郧阳医学院

作者

  • 5篇刘明友
  • 3篇任泽久
  • 3篇易建华
  • 2篇刘敏
  • 2篇冯静波
  • 2篇朱琳
  • 2篇杜兴邦
  • 1篇孟忠吉
  • 1篇王明春
  • 1篇邱兴兰
  • 1篇余柏林
  • 1篇陈悦
  • 1篇李东
  • 1篇李艳

传媒

  • 3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年份

  • 2篇1998
  • 3篇199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清β_2微球蛋白与肝炎临床病理的关系
1996年
目的为探讨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与肝炎组织学变化的关系,对肝炎患者血清β_2-M含量与肝炎组织学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甲RIA法测定各型肝炎167例血清β_2-M含量,其中110例同时做肝活检,按照Knodell肝组织炎症活动指数标准记分。结果与正常人比较,各型肝炎患者血清β_2-M均明显升高,以AH、CAH及PHLC更为显著(P<0.05~0.01)。血清β_2-M水平与肝细胞坏死及门管区炎症程度密切相关,而与肝纤维化程度无相关性。结论血清β_2-M是反映肝实质炎症性质有价值的血清学指标。
刘明友杜兴邦易建华刘敏冯静波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Β2微球蛋白病理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附50例临床分析)
1998年
目的:因原发性肝癌(HCC)是国内最常见的恶习性肿瘤之一,血清甲胎蛋白(AFP)虽已被公认是早期诊断HCC的敏感性标记物,但仍有少部分HCC患血清AFP含量仍低档于正常值。笔者据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与AFP均有癌胚特性的原理,而针对性观察了HCC的血清γ-GT活性。方法:设50例HCC患者为观察组,并设5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照组,观察其血清γ-GT活性及γ-GT与谷氨转肽酶(ALT)的比值。结果:观察组血清γ-GT/ALT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此观察提示。
任泽久朱琳刘明友李东孟忠吉
关键词:肝肿瘤甲胎蛋白类Γ-谷氨酰转肽酶
110肝炎临床病理与血清学指标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探讨血清β_2-微球蛋白及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与肝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对110例急、慢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行肝活检,病理变化用Knodell组织学活动指数(HAI)标准记分判定,同时用RIA法测定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及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将组织学变化与血清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血清β_2-M含量与肝细胞坏死范围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相关(r=0.670,P<0.01),血清PCⅢ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r=0.668,P<0.01)。结论:血清β_2-M和PCⅢ含量变化分别是反映肝实质炎症活动程度和肝纤维化程度的有价值指标。
刘明友易建华李艳朱琳任泽久
关键词:Β2-M病毒性肝炎肝活检
血清β2-微球蛋白与肝炎组织学变化的关系
1996年
为进一步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与肝炎组织学变化的关系,RIA法测定各型病毒性肝炎167例血清β2-M含量,其中110例同时做肝活检。肝组织变化用Knodell's HAI标准计分判定。结果发现血清β2-M含量与肝小叶内炎症、碎屑/架桥坏死及门管区炎症程度有关,与肝纤维化程度无相关关系,提示动态观察血清β2-M含量有助于对病毒性肝炎肝实质炎症程度的判断。
刘明友杜兴邦刘敏易建华冯静波
关键词:血清Β2-微球蛋白肝活检
丙型肝炎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2
1996年
采用C1q—ElLSA法对51例丙型肝炎(丙肝)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进行了检测,在34例病人中检出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同时,我们还对丙肝患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丙肝患者IgG、IgM、IgA较正常人升高,而补体C3下降。
陈悦余柏林邱兴兰任泽久刘明友王明春
关键词:丙型肝炎循环免疫复合物免疫球蛋白补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