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志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氧化钨
  • 3篇溶胶
  • 3篇WO
  • 2篇电致变色
  • 2篇氧化硅
  • 2篇乙烯
  • 2篇溶胶-凝胶法...
  • 2篇凝胶法制备
  • 2篇二氧化硅
  • 2篇掺杂
  • 1篇单组分
  • 1篇电致变色薄膜
  • 1篇氧化乙烯
  • 1篇乙烯酯
  • 1篇有机无机杂化
  • 1篇有机无机杂化...
  • 1篇杂化
  • 1篇杂化材料
  • 1篇正硅酸乙酯
  • 1篇溶胶-凝胶

机构

  • 7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武汉耀华皮尔...
  • 1篇中国建筑材料...

作者

  • 7篇刘明志
  • 5篇袁坚
  • 3篇程金树
  • 2篇汤李缨
  • 2篇赵前
  • 1篇王怀德
  • 1篇欧阳世翕

传媒

  • 2篇中国建材科技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建材
  • 1篇武汉工业大学...

年份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热处理制度对溶胶-凝胶法制备WO_3电色膜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采用溶胶 凝胶法以钨粉过氧化聚钨酸的有机溶液为先驱物制备出了WO3薄膜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其成膜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并进行了TG DTA、SEM、XRD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2 2 0℃热处理的薄膜具有最大离子通道 ,其变色效应、循环可塑性最好 ,并且WO3薄膜是非晶态结构。
刘明志袁坚程金树徐绍华戈安芳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WO3氧化钨
溶胶-凝胶法制备WO<,3>系电致变色膜及其掺杂改性研究
该文以钨粉溶于过量的H<,2>O<,2>(30﹪)中,加入乙醇和冰乙酸为浸涂液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WO<,3>电致变色膜,并对其进行了PEO掺杂改性研究.研究了工艺参数如溶胶、提拉速度和热处理制度对WO<,3...
刘明志
关键词:溶胶-凝胶氧化钨电致变色掺杂
文献传递
釉面水泥制品界面适应性的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研究了釉面水泥制品的釉料膨胀系数与釉层的关系,以及釉坯界面的结合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分析了釉面水泥制品的中间层的作用.
赵前王怀德刘明志
溶胶凝胶法聚醋酸乙烯酯/二氧化硅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5
2001年
通过溶胶 -凝胶方法制备了均匀透明的 PVAc- Si O2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用 FT- IR、SEM及溶剂抽提对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 ,用
袁坚刘明志程金树欧阳世翕
关键词: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聚醋酸乙烯酯正硅酸乙酯溶胶凝胶法
化学法SiO_2单组分凝胶纤维的制备被引量:1
2001年
用溶胶-凝胶低温合成方法制备了SiO2单组分凝胶纤维,纤维长大于1米。用旋转粘度计研究了溶胶-凝胶的转变过程,讨论了制备过程中各种条件对溶胶可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凝胶纤维制备TEOS:H2O:HCL:C2H5OH=1:1.7:0.01:1(mol)
袁坚刘明志汤李缨
关键词:凝胶纤维可纺性二氧化硅
CaO-Al_2O_3-SiO_2系统粉煤灰玻璃的烧结和晶化性能研究被引量:7
1997年
用烧结法制备了一种CaO-Al2O3-SiO2系统粉煤灰微晶玻璃;研究了CaO、Al2O3、SiO2、S等成分对玻璃颗粒的烧结和晶比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热处理过程中烧结与晶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以表面核化析晶为主的玻璃比以整体核化析晶为主的玻璃更适合于颗粒烧结法。
汤李缨赵前袁坚刘明志
关键词:CAO-AL2O3-SIO2系统粉煤灰晶化微晶玻璃
掺杂PEO的WO_3电致变色薄膜的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通过溶胶 -凝胶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制备出了掺杂 PEO的 WO3电致变色薄膜 ,并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装置、分光光度计、X- Ray衍射进行了相关的性能测试 ,指出掺杂一定量的 PEO可使氧化钨薄膜离子、电子传导率加快 ,薄膜响应速度加快 。
刘明志徐绍华戈安芳袁坚程金树
关键词:掺杂PEO电致变色三氧化钨聚氧化乙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