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显东
- 作品数:28 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南京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结合实验观测和理论计算利用锡同位素分馏揭示Sn(Ⅳ)水溶液的蒸发机理
- <正>金属元素的气态迁移在地质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在运移过程中可能会伴随有稳定同位素分馏。前人研究表明锡在地质过程中也可能以气态形式运移。前人研究表明,四价锡在热液流体中较为重要(Schmidt,2018;Sherman...
- 佘加新王天华刘显东李伟强
- 文献传递
- HDTMA+插层累托石的层间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正>有机插层粘土在环保材料、膜材料、光电材料及纳米级复合材料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有关有机插层蒙脱石的实验及计算模拟研究较多,但是以规则混层矿物累托石为基础的有机改性粘土的实验合成和结构表征报道较少。由于蒙皂...
- 周金虹陆现彩刘显东周青朱建喜何宏平袁鹏
- 文献传递
- 结合实验观测和理论计算利用锡同位素分馏揭示Sn(IV)水溶液的蒸发机理
- <正>金属元素的气态迁移在地质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在运移过程中可能会伴随有稳定同位素分馏。前人研究表明锡在地质过程中也可能以气态形式运移。四价锡在热液流体中较为重要(Schmidt,2018)。在含氟或者黄玉饱和的岩浆流...
- 佘加新王天华刘显东李伟强
- 基于量子力学模拟的粘土矿物结构及表面反应性研究
- <正>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量子力学模拟方法能够精确处理含有过渡元素的矿物体系、研究包含化学键形成-断开的复杂反应过程。近十年来,随着核心算法和高性能计算设备的发展,这类昂贵的计算已经能够用于研究含有几百个原子的体系,因此,...
- 刘显东陆现彩王汝成周会群
- 文献传递
- 氨基酸在绿脱石层间域内微观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1
- 2023年
- 黏土矿物具有浓缩、保护和催化的功能,很可能在生命起源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大量研究关注氨基酸在富铝黏土矿物(如蒙脱石)表面的吸附和缩合反应,然而,富铁镁黏土矿物(如绿脱石)很可能广泛存在于早期地球,氨基酸在绿脱石表面的吸附和缩合反应研究却非常缺乏。本文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手段,通过逐步减少水分子数量模拟脱水过程,研究脱水对氨基酸在绿脱石表面的吸附、有效反应对的形成和水化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通过氨基与绿脱石表面氧形成氢键稳定地吸附在绿脱石表面,并在绿脱石表面形成有效反应对。脱水不仅有助于氨基酸在绿脱石表面的吸附和有效反应对的形成,而且还能降低体系的水化能,使体系在水化时释放更多能量。体系的水化能在热力学方面有利于肽键的形成,可能成为肽形成的驱动力。综上,绿脱石很可能对肽在早期地球的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
- 姚骠刘显东张迎春陆现彩
- 关键词:氨基酸生命起源分子动力学模拟
- 黏土矿物表面润湿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黏土矿物表面润湿性对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的开采以及盖层封盖能力有着重大影响。通过各种技术将富含黏土矿物的储集层岩石的表面润湿性由亲油性转变为亲水性,能有效降低储层对原油的吸附,从而提高原油采集率。油气盖层通常为低渗透性页...
- 张立虎陆现彩刘显东
- 关键词:油气储层黏土矿物分子动力学模拟
- 文献传递
- 地球内部熔/流体的分子模拟: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
- 2020年
- 目前对超临界地质流体的形成条件、成分、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的认识还不是特别清晰,分子模拟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理论研究手段,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领域。本文简述了目前采用分子模拟研究硅酸盐熔体、含水硅酸盐熔体、富水流体以及超临界地质流体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侧重讨论分子模拟方法在其中的应用,为超临界地质流体的计算模拟研究提供帮助,并展望了超临界地质流体分子模拟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已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子模拟方法各有优缺点,相对于精度较低的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而言,采用一般泛函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加上色散校正之后,可以满足目前对超临界地质流体研究的精度需要。另外,机器学习和第一性原理方法结合,以及建立相关热力学模型将是推进与超临界地质流体相关研究的有效途径。
- 孙义程王天华刘显东张志刚吴忠庆
-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分子模拟第一性原理硅酸盐
- 电瓷烧结过程中显微结构和表面特征变化规律被引量:4
- 2007年
- 烧结过程直接影响陶瓷坯体的比表面积、显微结构、孔隙结构以及其它多种表界面性质,从而对陶瓷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系统研究了常用电瓷在烧结过程中表界面性质的变化规律,分别测试并获得原样和5个不同烧结温度样品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数据,计算获得了样品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径分布、表面分维值等数据,并讨论了上述表面特征和显微结构与烧结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700℃以下,比表面、孔体积以及表面分维值变化不大;当温度达到1000℃时,表面分维值达最大值;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在1340℃时最低。结合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认为上述变化与脱水作用、矿物相转变、表面融熔、晶界移动、晶粒长大等过程有关。
- 杨侃陆现彩刘显东陆志均李玉龙赵连泽蔡海龙
- 关键词:电瓷孔隙结构
- 几种常见矿物的接触角测定及其讨论被引量:29
- 2003年
- 为了评价矿物表面与特征液体的界面能量 ,分别测定了长石、石英、黑云母、方解石、萤石和黄铁矿等 7种常见矿物与水、正庚烷和正丁醇的接触角 ,并计算了相应的表面自由能。结果表明同一矿物不同结晶面 (晶面 )的接触角有一定的差异 。
- 陆现彩侯庆锋尹琳赵连泽刘显东
- 关键词:接触角矿物结晶学表面自由能矿物结构
- 基于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的矿物热导率计算
- <正>热导率是矿物重要的热物理参数之一,不仅与岩石圈热流和温度场的分布密切相关,也是矿物材料的重要属性参数。已有的矿物物理研究发现矿物热导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温度、压力依赖性。由于测试方法和样品选择的限制,实验分析的可重复...
- 汪恺陆现彩刘显东张立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