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冬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自贡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淋巴瘤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1篇蛋白
  • 1篇地中海贫血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学
  • 1篇药物
  • 1篇异常综合征
  • 1篇异形淋巴细胞
  • 1篇增生
  • 1篇增生异常综合...
  • 1篇中毒
  • 1篇乳酸酸中毒
  • 1篇乳酸性
  • 1篇沙利度胺

机构

  • 5篇自贡市第一人...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刘晓冬
  • 4篇肖艰
  • 3篇彭薇
  • 2篇焦一伟
  • 1篇张雨涛
  • 1篇尹晓林

传媒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沙利度胺治疗非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液学反应的预测因素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非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对沙利度胺血液学反应的预测因素。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3医院使用沙利度胺治疗的33例非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本资料、血液学指标、治疗反应程度及遗传背景进行分析。结果:主要反应者(MaR)的基线胎儿血红蛋白(HbF)水平明显高于次要反应者(MiR)和无反应者(NR)(P=0.001)。HbF基线水平与治疗后血红蛋白增量呈正相关(r=0.601)。遗传背景研究发现:MaR组中HBG2rs7482144的基因型CT(P=0.031), HBS1L-MYB rs9399137的基因型CC/CT(P=0.030)、次要等位基因C(P=0.015),HBS1L-MYBrs4895440的基因型TT/AT(P=0.030)、次要等位基因T(P=0.028),以及HBS1L-MYBrs4895441的基因型GG/AG(P=0.030)、次要等位基因G(P=0.028)的检出率显著高于MiR和NR组。比较上述指标预测治疗后主要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显示HbF基线值对主要反应的预测价值显著优于rs7482144(0.91vs0.72, P=0.003)、rs9399137(0.91vs0.74,P=0.022)、rs4895440(0.91vs0.74, P=0.023)和rs4895441(0.91vs0.74, P=0.023)单独预测的价值,而与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联合(0.91vs0.88, P=0.658)或者HbF基线值联合SNP(0.91vs0.97, P=0.132)的预测价值相比无显著差异。HbF基线值预测沙利度胺治疗疗效为主要反应的AUC值为0.91,截断值为27.4%,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58.3%(P=0.001)。结论:非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对沙利度胺的血液学反应是可变且复杂的。相较于遗传背景,HbF基线水平或许可以作为更简单有效的疗效反应预测指标。
杨焜尹晓林刘晓冬华芳彭薇李兰陈坤张晋罗姗肖艰
关键词:Β地中海贫血沙利度胺胎儿血红蛋白
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2015年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40例,根据30 d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16例)和存活组(24例),根据耐药情况分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组(28例)和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组(12例),通过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基础疾病、微生物学数据、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血流感染前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暴露、Pitt菌血症评分(PBS)、30 d全因死亡率、经验性治疗方案、目标性治疗方案。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RAB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时序检验比较CRAB组和CSAB组死亡率。结果使用糖皮质激素[HR=3.3,95%CI(1.2,9.2),P=0.020],PBS高[HR=1.4,95%CI(1.1,1.7),P=0.002],脓毒性休克[HR=86.0,95%CI(1.5,5072.8),P=0.030],不恰当经验性治疗[HR=8.9,95%CI(1.2,67.4),P=0.04]均显著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30 d的死亡率;侵入性操作[OR=19.3,95%CI(1.9,192.8),P=0.01],入住ICU[OR=25.0,95%CI(4.2,147.1),P<0.01],入住ICU时间长[OR=1.1,95%CI(1.0,1.2),P=0.04],抗菌药物暴露[OR=65.0,95%CI(8.0,526.2),P<0.01],PBS高[OR=2.1,95%CI(1.3,3.4),P<0.01]均对CRAB血流感染患者影响显著。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病死率高,感染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感染时PBS高、合并脓毒性休克、不恰当经验性治疗提示不良预后,侵入性操作、入住ICU且时间长、抗菌药物暴露、PBS高与发生CRAB相关。
孔文强周义录刘晓冬张肃川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2年
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好发于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其皮损特点类似种痘样水疱病,病理组织活检可见异形淋巴细胞,皮损组织和(或)外周血中可检查到EBV阳性细胞。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报道如下。
肖艰刘晓冬焦一伟张雨涛
关键词:皮肤T细胞淋巴瘤种痘样水疱病文献复习异形淋巴细胞病理组织活检皮损组织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乳酸酸中毒死亡2例并文献复习
2017年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合并乳酸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9月30日和2013年1月8日收治的,经淋巴结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为DLBCL,并在治疗过程中并发乳酸酸中毒导致死亡的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均接受积极抗感染、溶解淋巴瘤细胞、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治疗,但疗效均不佳.2例患者均于确诊后7d内,出现血清乳酸水平明显升高,分别达到15.0 mmol/L和5.2 rnmol/L,并最终由于严重酸碱平衡紊乱导致死亡.国内外文献检索结果显示,超过70% DLBCL合并乳酸酸中毒患者在起病后1个月内死亡,该病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血液净化治疗可为该类患者的化疗赢取时间,而其最终病情缓解,则有赖于对原发病的控制.结论 乳酸酸中毒是DLBCL的一种罕见的临床并发症,病情进展迅速,导致患者病死率极高.对于该类患者的成功诊治,主要依赖于早期诊断及积极化疗.
肖艰焦一伟彭薇刘晓冬
关键词:疾病特征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在指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治疗方式选择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确诊及疑诊MDS并行CMA检查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染色体核型、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诊MDS患者27例,其中18例检测到恶性血液疾病相关的染色体改变,占66.67%。其中含Loss、LossMosaic 14例,占77.78%;含GainMosaic 3例,占16.67%;含UPD7例,占38.89%。27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11(1~96)个月。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临床结局与性别(P<0.05),是否确诊MDS(P<0.01),危险度分级(中低危vs高危)(P=0.001)和CMA检测结果(P<0.01)具有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MA检测结果[阴性vs阳性,OR=2.565(95%CI1.059~4.345),P<0.05]是预测临床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MA检测为阴性的患者总生存率优于CMA检测为阳性的患者,但两者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CMA检测对MDS诊断可以弥补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不足,提升诊断率,同时可以为MDS患者提供更为准确的生存预测。
肖艰刘晓冬华芳彭薇李兰张晋陈坤罗姗杨焜潘崚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核型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