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桂富

作品数:30 被引量:221H指数:8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水稻
  • 9篇性状
  • 7篇基因
  • 7篇QTL
  • 5篇代换系
  • 5篇单片段代换系
  • 5篇上位性
  • 5篇数量性状
  • 5篇QTL定位
  • 4篇栽培
  • 4篇栽培稻
  • 3篇杂种
  • 3篇穗期
  • 3篇分蘖
  • 3篇分蘖数
  • 3篇甘蔗
  • 3篇不育
  • 3篇抽穗
  • 3篇抽穗期
  • 2篇等位

机构

  • 28篇华南农业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湛江海洋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国际水稻研究...
  • 1篇珠海市现代农...

作者

  • 30篇刘桂富
  • 12篇张桂权
  • 8篇朱海涛
  • 6篇曾瑞珍
  • 6篇卢永根
  • 6篇王少奎
  • 5篇傅雪琳
  • 4篇刘自强
  • 4篇周鸿凯
  • 3篇朱军
  • 3篇杨剑
  • 3篇徐海明
  • 2篇刘向东
  • 2篇王尚钦
  • 2篇郭荣发
  • 2篇李金泉
  • 2篇王润华
  • 2篇张泽民
  • 2篇陈雄辉
  • 2篇丁效华

传媒

  • 8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Journa...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作物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生物数学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高教学刊
  • 1篇广东省遗传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蔗生物量育种的ADGE遗传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对甘蔗11个亲本品种及不完全双列杂交(NCdesignⅡ)遗传设计的30个组合的F1代实生苗生物量进行加性-显型-随机环境效应模型(ADGE)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的生物量性状遗传主要是由基因的加性、显性及加性×环境互作效应共同决定的,但基因的加性效应作用较大;甘蔗杂交亲本对其后代表型的遗传作用主要为母本的遗传效应影响;甘蔗生物量性状都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率(h2B)和狭义遗传率(h2N),且h2B>h2N,说明了对甘蔗生物量性状在选育种早期阶段的选择效果好;通过对亲本的加性基因随机效应分析的综合,较优良的甘蔗亲本有粤糖72/426、粤糖79/177、粤糖85/177、ROC24和ROC25;根据杂交组合显性随机效应分析,认为粤糖72/426×ROC16、粤糖79/177×ROC24、粤糖79/177×ROC23及粤糖80/101×ROC22是较优良的高生物量甘蔗杂交组合,可以应用于甘蔗的高生物量育种。
周鸿凯刘桂富蔡华斌王尚钦郭荣发
关键词:甘蔗不完全双列杂交环境互作效应亲本品种加性效应粤糖
整合质量数量性状构建作物核心种质的策略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在不同水平反映了个体间的遗传差异,现有遗传相似性的度量往往割裂两者的信息.本文提出了整合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评价个体间遗传相似性的统计策略,调整的欧氏距离能有效地度量个体间的差异,并能很好地处理性状数据的缺失.实例分析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华南农学院、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生态研究室收集和调查的2262份水稻种质资源10个质量性状和15个数量性状的数据资料,用调整的欧氏距离及不加权类平均法进行群体分类,多次聚类优先取样法抽取8个不同容量的巢式子集并进行遗传多样性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整合信息构建的核心种质同时具有较高的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仅用质量性状信息不足以评价个体间的遗传差异;核心种质构建中应该采用数量性状的信息,同时整合质量性状的信息.
徐海明李晓玲李金泉刘桂富胡晋
关键词:核心种质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多样性种质资源
栽培稻籼型品种的F1不育基因的等位分析
刘桂富
栽培稻(Oryza sativa)杂种不育性的遗传研究──Ⅳ.F_1花粉不育性的基因型被引量:56
1994年
栽培稻(O.sativa)品种间杂种的不育性是由F_1花粉不育基因座的等位基因互作引起的。前文报道了S-E3、S-E2和S-E53个花粉不育基因座,本文把这3个基因座分别重新命名为S-a、S-b和S-c。本研究发现了另外3个花粉不育基因座,分别命名为S-d、S-e和S-f。分析了11个品种在这6个花粉不育基因座的基因型。所有被测品种在S-a上均带S ̄i/S ̄i。在其余5个花粉不育基因座上,籼型品种广陆矮4号(D2)均带S ̄i/S ̄i,而粳型品种台中65(E1)和大白芒(K6)均带S ̄i/S ̄i。11个品种在这6个基因座上出现了8种不同的基因型。具有不同花粉不育基因型的品种相互杂交,F_1杂种具有不同的花粉不育基因杂合座位数,因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育性。从总体上看,F_1杂种中花粉不育基因杂合对数越多,花粉不育性和小穗不育性就越高。可以设想,通过培育具有籼型花粉不育基因型的粳型品系──“粳型亲籼系”,可以克服籼-粳杂种的不育性。
张桂权卢永根张华杨进昌刘桂富
关键词:杂种不育性栽培稻
水稻单穗重和千粒重的QTL定位被引量:11
2008年
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统计方法对一套来源于亲本IR64/Azucena的加倍单倍体群体在两个生产季节的水稻单穗重和千粒重进行了分析,各检测到15个QTL分别控制这两个性状,其中有6个QTL同时与这两个性状有关。所有QTL分布在除第11、12染色体以外的其余10条染色体的相应标记区间内。在控制千粒重的QTL中,12个QTL有加性效应,6对QTL带有加加上位性效应,它们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控制单穗重的QTL中,7个QTL具有加性效应,但其中4个QTL的表达随环境而异;6对QTL具有加加上位性,但其中1对对环境敏感。qTGW2的加性效应对千粒重的贡献率超过10%;3个QTL(qGW1、qGW7和qGW8-1)在早季环境的加性效应对单穗重的贡献率亦都大于10%,但对环境敏感。
吴家胜周鸿凯陈国波刘桂富
关键词:单穗重千粒重数量性状座位上位性水稻
甘蔗主要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的遗传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用朱军的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E)对11个甘蔗亲本,及以5×6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30个杂交组合实生苗的7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性状普遍存在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但不同性状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所起的作用不同;(2)不同性状的遗传率大小不同,受环境影响也不同,较大的互作狭义遗传率受环境影响较大,一般而言,除锤度外,其余性状的遗传率都以普通狭义遗传率为主,互作狭义遗传率较小;(3)所有性状之间都存在遗传相关,多数性状之间以加性和显性相关为主,环境条件对各性状遗传相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显性×环境互作相关。
周鸿凯蔡华斌刘桂富王尚钦郭荣发
关键词:主要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甘蔗
水稻(Oryza sativa L.)分蘖数和株高的遗传分析(英文)被引量:9
2006年
水稻分蘖数和株高是两个重要的农艺性状.为剖解它们的遗传结构,本研究用一套来源于籼粳组合IR64×Azucena的DH群体对这两个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表型数据来源于两个生长季节,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分蘖数主要由普通遗传因素和互作遗传因素控制(呈现61.7%的普通遗传率和17.2%的互作遗传率),共有19个QTLs与分蘖数有关,其中9个和6对QTLs分别具有单位点的遗传效应和2位点的互作效应,QTL1-8和QTL1-12的上位性效应由于在春季的贡献率达21.6%,因而认为是一对主效.株高主要由普通遗传因素控制,普通遗传率为92.6%,共受到15个QTLs的影响,其中8个QTLs具有加性效应,1个QTL具有加性与环境的互作效应,4对上位性QTLs具有加性与加性互作效应.QTL1-15被认为是主效QTL,而其余的是微效QTLs.两个性状表型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部分相关,然而,性状相关的遗传基础仍需做进一步的探讨.
刘桂富徐海明杨剑朱军
关键词:分蘖数株高QTL水稻
湖南澧县大坪双堰东周水井出土古稻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对湖南澧县大坪双堰东周遗址水井出土的3粒炭化稻谷和7粒炭化稻米进行形态分析,结果显示双堰古稻具有大粒性和许多类似于粳型的形质特征(包括双峰乳突等),表明它属于籼、粳之间的偏粳类型。与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古稻谷相比,双堰古稻的谷粒更宽、更厚和更重,表明其谷粒有向短而圆的粳型变化的趋势。
向安强张文绪曹毅刘桂富
关键词:亚种
水稻生物学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QTL定位(英文)被引量:3
2006年
QTL的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及它们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是数量性状的重要遗传分量。利用IR64/Azucena的125个DH品系为群体,分析了水稻生物学产量及其两个构成性状干草产量和谷粒产量的遗传组成。用基于混合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MCIM)方法进行QTL定位。检测到12个位点有加性主效应,27个位点涉及双位点互作,18个位点存在环境互作。结果表明水稻生物学产量和它的两个构成性状普遍存在上位性效应和QE互作效应。此外,还探讨了性状间相关的遗传基础。发现4个QTLs和一对上位性QTLs可能与生物学产量与干草产量之间的正相关有关。3个QTL可能与干草产量与谷粒产量之间的负相关有关。这些结果可能部分地解释了这3个性状相关的遗传原因。通过对水稻生物学产量及其两个构成性状所定位QTL的分析,加深了对数量性状QTL的认识。首先,QTL的上位性效应和QE互作效应是普遍存在的;其次,QTL的多效性或紧密连锁可能是遗传相关的原因,当QTL对两个性状作用的方向相同时可导致正向遗传相关,反之则为负向遗传相关,当有些QTL表现为同向作用而另一些QTL表现为反向作用时,则可削弱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第三,复合性状的QTL效应可分解为其组成性状的QTL效应,如果QTL对各组成性状的效应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可使复合性状的QTL效应不易被检测;第四,加性效应的QTL常参预构成上位性效应,而具有上位性效应的QTL并非都有加性主效应,表明忽略上位性的QTL定位方法会降低检测QTL的功效;最后,鉴别不同类型的QTL效应有利于指导育种实践,选择主效QTL适用于多环境,QE互作QTL适用于特定环境,对上位性QTL应强调选择基因组合而并非单个基因。
刘桂富杨剑朱军
关键词:数量性状位点生物学产量干草产量上位性
农学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被引量:6
2019年
分子生物学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本教学团队近年来从教学大纲优化、教材体系建设、学情分析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等方面着手,在实践中不断革新、提高教学质量。连续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相关改革措施成效明显,极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专业感情,为培养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王少奎马启彬王兰刘桂富陈志雄杜威振
关键词:农学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