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琼花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子宫
  • 2篇疗效
  • 2篇宫颈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电刀
  • 1篇电刀治疗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动脉阻断
  • 1篇多西环素
  • 1篇氧氟沙星
  • 1篇有效性
  • 1篇增殖
  • 1篇支原体
  • 1篇支原体感染
  • 1篇妊娠
  • 1篇三叶因子
  • 1篇三叶因子3
  • 1篇沙星

机构

  • 6篇江苏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市第十人...

作者

  • 7篇刘琼花
  • 2篇成佳景
  • 1篇任建英
  • 1篇郭静
  • 1篇宋力雯
  • 1篇罗娟
  • 1篇秦锦龙
  • 1篇邵晓雯
  • 1篇孙海霞
  • 1篇郭静
  • 1篇高丹凤

传媒

  • 2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术前内皮覆盖、术后病灶隔离法对妇产科腹盆腔手术术后粘连的预防作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对妇产科腹盆腔手术术后粘连的预防过程中运用透明质酸钠进行术前内皮覆盖、术后病灶隔离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江苏大学附属澳洋医院70例行妇产科腹盆腔手术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透明质酸钠进行术前内皮覆盖、术后病灶隔离预防术后粘连的3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术后使用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肠粘连的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总粘连率以及重度粘连率,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RP、TNF-α、IL-6和IL-10水平,并对两组患者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第一次手术粘连率为20.00%,重度粘连率为8.5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5.71%、22.86%),观察组第二次手术粘连率为22.86%,重度粘连率为11.4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1.43%、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RP、TNF-α、IL-6和IL-10水平差异显著,同时手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也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全血黏度高、低切值、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腹盆腔手术术后粘连的预防过程中运用透明质酸钠进行术前内皮覆盖、术后病灶隔离法能够显著降低术后粘连率以及重度粘连率,同时能够降低血液黏度,改善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更利于患者的预后。
刘琼花郭静成佳景
关键词:术后粘连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B超监测下吸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
2019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B超监测下吸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30日~2018年6月30日期间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40例,按照"简单随机"方式分组,每组20例。一组为对照组(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B超监测下吸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B超监测下吸宫治疗后,疗效指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B超监测下吸宫治疗后,患者疗效指标改善效果佳。
刘琼花
关键词:子宫瘢痕妊娠
探讨多西环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
2021年
目的分析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采用多西环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本院确诊的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女性患者中选取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例数为33例)和对照组(例数为32例),其中研究组予以多西环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多西环素治疗。于治疗14d结束后评估临床疗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统计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总发生率。结果治疗14d结束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96.97%vs 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异常以及下腹坠痛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药物不良反应统计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环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疗效显著,可促进支原体培养转阴,改善症状,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罗娟赵漫丽刘琼花
关键词: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转阴率
微小RNA-7-5p调控三叶因子3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研究三叶因子3(TFF3)基因在宫颈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探讨微小RNA-7-5p(miR-7-5p)调控TFF3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FF3在30例宫颈癌及其邻近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TFF3-siRNA、miR-7-5p转染入宫颈癌HeLa及SiHa细胞中。采用CCK-8、Transwell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瞬时转染TFF3-siRNA及miR-7-5p mimics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7-5p与TFF3的相互关系。结果 TFF3在73.33%(22/30)宫颈癌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其邻近正常组织( P <0.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TFF3 siRNA转染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SiHa 3~5 d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 P <0.05)。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表明: HeLa和SiHa阴性对照组迁移细胞分别为(170±15)个/高倍镜视野和(155±10)个/高倍镜视野,TFF3干扰组迁移细胞分别为(70±20)个/高倍镜视野和(54±8)个/高倍镜视野,迁移能力被显著抑制( P <0.05)。克隆形成实验表明: HeLa和SiHa阴性对照组克隆形成数分别为(160±34)个和(183±17)个,TFF3干扰组细胞克隆数分别为(45±15)个和(33±12)个,形成能力明显减弱( P < 0.05)。荧光素报告系统表明miR-7-5p可抑制含野生型TFF3 3′UTR序列的荧光素酶活性( P <0.01),但对含突变型TFF3 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影响不显著( P >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7-5p mimics转染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SiHa 4~5 d后,增殖明显受到抑制( P <0.05)。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表明: HeLa和SiHa阴性对照组迁移细胞为(364±48)个/高倍镜视野和(411±27)个/高倍镜视野,miR-7-5p mimics转染组迁移细胞为(165±15)个/高倍镜视野和(100±208)个/高倍镜视野,迁移能力被显著抑制( P <0.05)。克隆形成实验表明: HeLa和SiHa阴性对照组克隆形成数为(83±11)个和(129±21)个,miR-7-5p mimics转染组细胞克隆数为(25±7)个和(14�
邵晓雯秦锦龙宋力雯高丹凤刘琼花成佳景
关键词:微小RNA三叶因子3宫颈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海扶刀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探讨海扶刀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海扶刀治疗,40例)和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40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及术后1年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程度[(19.56±7.61)分]优于对照组[(29.08±8.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0,P=0.00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0,P=0.000)。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及精神健康评分[(84.26±7.82)分、(80.16±9.54)分、(85.62±8.48)分、(85.34±9.34)分及(81.65±8.63)分]均优于对照组[(72.62±7.68)分、(68.70±7.16)分、(74.53±8.63)分、(71.69±7.06)分及(72.62±8.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01、5.519、5.265、6.697及4.393,均P<0.05)。结论海扶刀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均显著,但前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更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刘琼花孙海霞金伟
关键词:子宫肌瘤海扶刀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探究加压输液袋在宫腔镜检查及手术中的可行性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加压输液袋应用于宫腔镜检查及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的50例行宫腔镜检查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25例。对照组实施液体膨宫泵,观察组予以加压输液袋。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膨宫液用量以及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仅为4.00%,较对照组数据(24.00%)明显更低,P值小于0.05;观察组膨宫液用量(449.28±6.99)ml、操作时间(7.16±1.89)min,较对照组数据而言明显更低,P<0.05。结论:加压输液袋应用于宫腔镜检查及手术中,可行性较高,可在很大程度缩短操作时间、减少膨宫液用量,且安全性较高,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低,值得推广。
刘琼花郭静
关键词:宫腔镜加压输液袋可行性
宫颈环形电刀治疗宫颈病变230例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分析2007年7月-2009年4月我院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230例宫颈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210例(91、3%)术中出血量少于5ml,15例(6、52蚴,出血量5~20ml,5例(2、17%)出血量多于20ml。10例(4、35呦术后出血大于月经量须止血处理,术后感染6例(2、61%),无一例宫颈粘连。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安全有效,应注意预防术中、术后出血。
刘琼花任建英
关键词:宫颈环形电切术宫颈病变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