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田田
- 作品数:14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phrin-A5/EphA4通路在自发性癫痫小鼠海马区的动态变化
- 目的:研究ephrin-h5/EphA4通路在匹罗卡品诱导的自发性癫痫小鼠不同时期海马区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表达的意义.方法:96只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盐酸匹罗卡品方法(320-34...
- 舒怡李艺吴倩刘田田杜阳肖波
- 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一6与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仪)、白介素一6(IL.6)与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自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48例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并依据术前颈动脉CTA检查结果分为软斑组(n=16)、混合斑组(n=16)和硬斑组(n=16);选取普通外科因外伤手术切除的25例肠系膜上动脉标本作为标本对照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2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1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TNF-α、IL.6含量,应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l和Western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和标本对照组APN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软斑组、混合斑组、硬斑组血清TNF-α、IL一6含量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软斑组TNF-α、IL.6含量明显高于硬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标本对照组相比,软斑组、混合斑组、硬斑组APN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软斑组APN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硬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血清TNF一仪与IL一6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810,P=0.000),血清TNF-α、IL-6含量分别与APN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F一0.760,P=-0.000;F一0.519.p=-0.007)。结论APN、TNF-α、IL.6可能参与了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稳定。
- 刘恒方高灵利王建平吴世陶赵源征郭亚培肖波刘田田王兵苗旺
- 关键词: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
- 高迁移率蛋白1、核因子-κB与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1(HMGB1)、核因子-κB(NF-κB)与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关系。方法收集54例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作为颈动脉斑块组,其依据术前螺旋CTA检查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软斑组(A1组,n=21)、混合斑组(A2组,n=15)、硬斑组(A3组,n=18)。收集25例人肠系膜动脉标本及其血清作为对照组(B组,n=25)。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HMGB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颈动脉斑块组和对照组血清中NF-κB含量。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HMGB1 mRNA及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软斑组HMG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硬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斑组与软斑组和硬斑组分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颈动脉斑块组患者血清中NF-κ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软斑组患者血清中NF-κB含量明显高于混合斑及硬斑组(P<0.05);混合斑组与软斑组和硬斑组分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颈动脉斑块组中NF-κB含量与HMGB1蛋白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表达(r=0.721,P<0.05)。结论 HMGB1和NF-κB与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其可能成为预测人颈动脉斑块病变情况及稳定性的指标。
- 高灵利王建平刘田田肖波张敏郭亚培郭亚培吴世陶周丽丹
- 关键词:核因子-ΚB
- Ephrin-A5/EphA4通路在自发性癫痫小鼠海马区的动态变化
- 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ephrin-A5/EphA4通路在匹罗卡品诱导的自发性癫痫小鼠不同时期海马区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表达的意义.方法:96只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盐酸匹罗卡品方法(3...
- 舒怡李艺吴倩刘田田杜阳肖波
- 匹罗卡品致病大鼠模型差异非编码RNAs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研究
- 目的 利用lincRNA芯片分析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模型实验组及健康对照组的差异lincRNAs和mRNA表达;通过皮尔森相关性分析IncRNAs和mRNA的GO和pathway关系,lncRNA-靶基因网络关系,探...
- 罗朝辉颜艳龙泓羽周艺刘田田肖波
- 貌似海绵状血管瘤的脑少突星形细胞瘤一例
- 2014年
-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3岁,因“突起头痛2d”于2013年5月8日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患者5月6日上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痛,以左侧头痛为主,呈持续性,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和四肢抽搐.既往史:2012年5月14日也曾因“左侧头痛3d”入住我院,诊断“左颞枕叶脑出血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007年7月在外院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1993年行阑尾炎手术.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及家族史.入院体检:血压:130/80 mmHg(1mmHg =0.133 kPa),意识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正常.颈抗约3横指,余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 刘田田肖波潘海泉毕方方李蜀渝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星形细胞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系统检查阑尾炎手术
-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的临床特征及基因检测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强直性营养不良1型(myotonic dystrophy type 1,DM1)的临床特征和基因检测,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收集1个DM1家系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TP-PCR(tri-prime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DM 1致病基因-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蛋白激酶(myotonic dystrophy protein kinase,DMPK)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CTG三核苷酸重复数。结果:发现1例DM1合并心律失常、糖尿病、疲劳、日间睡眠多和肿瘤,1例DM1以肌强直为主要症状,1例可疑无症状性DM1。2例患者的DMPK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CTG三核苷酸重复数均>50。结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临床表现多样,更应关注肌肉损伤以外的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基因检测可以确诊和明确亚临床患者。
- 李慧刘田田吴世陶刘磊周丽丹刘恒方
- 关键词:肌强直营养不良性基因检测
- Ephrin-A5/EphA4抑制自发性癫痫小鼠痫性发作的机制研究
- 目的近年来癫痫发作后海马新生神经元持续增生和微血管重塑成为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Ephs受体是最大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与ephrins配体相互作用将细胞外信号转导至胞内,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组织重塑等。本...
- 舒怡肖波李艺吴倩刘田田
- 文献传递
- 基因表达谱分析平台的建立及在癫痫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癫痫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复杂性疾病,癫痫的表型特征涉及多个基因序列和表达的改变以及多种因素对基因的修饰和调控作用。随着后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时代的来临,分子生物技术得到革新,基因表达谱分析技术迅猛发展,该技术逐步实现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为深入研究癫痫复杂的基因系统及基因调控网络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及手段,对癫痫的基础研究具有重大的价值。
- 刘田田肖波
- 关键词:多基因遗传癫痫分子生物技术基因调控网络复杂性疾病功能基因组
- Ephrin-A5/EphA4通路在自发性癫痫小鼠海马区的动态变化
- 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ephrin-A5/EphA4通路在匹罗卡品诱导的自发性癫痫小鼠不同时期海马区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表达的意义。方法96只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盐酸匹罗卡品方法(320...
- 舒怡李艺吴倩刘田田杜阳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