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荣基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淀粉
  • 3篇淀粉微球
  • 2篇性能研究
  • 2篇载药
  • 2篇乳液
  • 2篇乳液法
  • 2篇反相
  • 2篇反相乳液
  • 2篇反相乳液法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药物
  • 1篇医药原料
  • 1篇双氢青蒿素
  • 1篇青蒿
  • 1篇青蒿素
  • 1篇胭脂红
  • 1篇吸附动力学
  • 1篇模型药物
  • 1篇还原剂

机构

  • 4篇广西大学

作者

  • 4篇刘荣基
  • 3篇张友全
  • 2篇江剑芳
  • 1篇郑海
  • 1篇童张法
  • 1篇熊开朗

传媒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精细化工
  • 1篇粮油加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双氢青蒿素制备工艺改进被引量:3
2008年
以青蒿素为原料,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了双氢青蒿素。考察了溶剂选择及用量、还原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收率和质量分数的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当青蒿素用量1.5 g(5.31 mmol)时,反应温度0-5℃,甲醇溶剂用量100 mL,还原剂用量1.0 g(26.4 mmol),反应时间1.5 h,直接将反应液倒入250 mL冰冻去离子水中,过滤所得双氢青蒿素产物经UV、FTIR、HPLC和熔点测定进行了确证。与文献方法相比,该文报道工艺缩短了反应步骤和反应时间,收率从57.93%提高到71.54%,质量分数从99.33%提高到99.87%。
张友全江剑芳郑海刘荣基
关键词:青蒿素还原剂双氢青蒿素医药原料
淀粉微球吸附胭脂红动力学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以模型药物胭脂红为吸附质,考察淀粉微球的吸附动力学特性。分别采用5种常用的吸附动力学方程对不同吸附质初始质量浓度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淀粉微球对胭脂红的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然后通过考虑胭脂红初始质量浓度、体系温度和微球平均粒径对吸附的影响,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平衡吸附量与质量浓度、温度和平均粒径之间的综合吸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确定了影响淀粉微球吸附载药各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研究淀粉微球的吸附载药作用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刘荣基张友全熊开朗童张法
关键词:淀粉微球胭脂红吸附动力学
交联淀粉微球的制备与载药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Span-80和Tween-80为乳化剂,液体石蜡为油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及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采用反相乳液法制备淀粉微球。试验应用正交优化设计,选择淀粉浓度、油水比、交联剂MBAA用量、乳化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5个因素为考察对象,对淀粉微球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红外光谱和粒度分析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以胭脂红为模型药物,研究淀粉微球的载药性能。
刘荣基张友全江剑芳
关键词:淀粉微球反相乳液法模型药物
反相乳液法制备淀粉微球及其载药性能研究
淀粉微球属于高分子微球,多用作药物载体,磁性淀粉微球可以利用磁导向性来实现靶向给药的目的,因此在医学工程中备受关注。   本课题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Span-80和Tween-80为乳化剂,液体石蜡为油相,N,N'-亚...
刘荣基
关键词:淀粉微球反相乳液法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