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酶法合成阿拉伯呋喃糖嘌呤核苷类似物
- 酶法合成氟达拉滨和奈拉滨是利用α-D-阿拉伯呋喃糖-1-磷酸及重组大肠杆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作为生物催化剂合成阿拉伯糖呋喃糖嘌呤类似物.Krenitsky T A,et al.用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和尿苷磷酸化酶经两...
- 刘莉陈宁
- 过表达PNP对肌苷生产菌合成利巴韦林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采用PCR技术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68基因组DNA中扩增其编码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的两个基因deo D(PNP702)和pup G(PNP816).以肌苷生产菌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Q60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胞内与胞外分泌过表达PNP的方式构建4株重组菌株,通过外源添加底物1,2,4–三氮唑–3–羧氨酰(TCA)的方式直接合成利巴韦林.摇瓶发酵数据显示,胞内过表达PNP702和PNP816的利巴韦林产量分别为(8.33±0.57),g/L和(11.00±0.38),g/L.胞外分泌过表达PNP702和PNP816的利巴韦林产量分别为(9.06±0.17),g/L和(12.67±0.60),g/L.PNP816的催化效率高于PNP702,胞外分泌过表达比胞内过表达高,其中胞外分泌过表达PNP816重组菌Q60/p BSApup G最高,比出发菌(2.02±0.72),g/L提高了5.3倍.
- 杨书尧刘莉马跃超陈宁谢希贤
- 关键词:利巴韦林肌苷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发酵
- 利巴韦林发酵过程中腺嘌呤限量供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TA208-LM是腺嘌呤缺陷型突变株,腺嘌呤浓度过低会影响菌体生长,过高又会反馈阻遏关键酶的合成。首先对腺嘌呤供体的种类和用量进行了研究,摇瓶发酵结果表明Springer 2506是最佳的腺嘌呤供体,用量在15 g/L时最有利于利巴韦林积累,但发酵后期腺嘌呤浓度过高。因此在降低Springer 2506的初始浓度的基础上,额外添加腺嘌呤,结果发现初始腺嘌呤总量为47.95 mg/L时,发酵液中腺嘌呤含量维持在40~50 mg/L,PRPP转酰胺酶活力最高,合成利巴韦林的量最大。实验表明,控制腺嘌呤供体酵母抽提物的初始用量,在发酵过程中流加酵母抽提物可能是维持适宜腺嘌呤浓度的有效手段。在7.5 L发酵罐上对Springer 2506分批补料发酵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以7.5 g/L Springer 2506为底物,流加7.5 g/L的Springer 2506,比一次性添加15 g/L的Springer 2506,利巴韦林的积累量提高11.29%。
- 刘莉王法松李燕军谢希贤陈宁
- 关键词:酵母抽提物利巴韦林腺嘌呤
-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不同表达方式对发酵利巴韦林的影响
- 2015年
-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ase,由pup G基因编码)是合成利巴韦林的关键酶,本研究考察该酶的质粒过表达和基因组整合表达对鸟苷生产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TA208发酵生产利巴韦林的影响。以B.amyloliquefaciens TA208为出发菌株,分别利用基因过表达和无标记整合技术,成功构建了B.amyloliquefaciens TA2081和TA2082。通过实时定量PCR测定这3株菌pup G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与B.amyloliquefaciens TA208相比,TA2081和TA2082的转录水平均有提高,但TA2081提高的更为显著;通过测定PNPase活性发现,B.amyloliquefaciens TA2081和TA2082的PNPase活力分别为出发菌株TA208的2倍和1.30倍。7.5 L分批补料发酵实验表明,与出发菌B.amyloliquefaciens TA208相比,工程菌TA2081鸟苷到利巴韦林的摩尔转化率从20.41%提高到98.63%,TA2082的转化率从20.41%提高到40.95%。综上所述,增加pup G的表达量能提高利巴韦林的产量,本研究为利巴韦林生产菌的代谢工程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 刘莉李燕军谢希贤谢希贤
- 关键词:解淀粉芽孢杆菌利巴韦林嘌呤核苷磷酸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