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雄伟
- 作品数:16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种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指标可靠性评价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价三型常用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测定指标的可靠性。方法根据1984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公布的关于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评价的文件,用标准全血质控液以WBC、RBC、HB、HCT、PLT5个测试项目评价Sysmex T-2000i、Sysmex KX 21N和Beckman Coulter AcT diff2三型血细胞分析仪的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高低互染率等指标,然后比较20份患者新鲜全血样本在三型仪器上的测定数据。结果三型血细胞分析仪的测定结果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高低互染率等结果经单个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标本在三型仪器上的测定结果经两两配对t检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型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5项测定指标结果差异在允许范围内;同一实验室对不同血细胞分析仪结果进行定期比对和每天以新鲜全血标本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质控十分重要,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有效方法。
- 李程刘雄伟黄衍锋张旭邹焕荣
-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电阻法
- 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对比分析缺铁性贫血(IDA)与地中海贫血(THAL)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8例血常规检验者,将结果检验正常者作为甲组(n=34),检验为IDA者为乙组(n=32),检验为THAL者为丙组(n=32),对比分析三组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乙组的WBC异常率与PLT异常率均显著高于甲组、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丙组的RDW、MCH、MCV、RBC、MCHC指标水平与甲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者的RDW水平显著低于乙组,RBC、MCHC水平显著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测中,RDW、RBC、MCH、MCV、WBC以及PLT、MCHC均可作为有效诊断贫血症状的指标,且RDW、RBC、MCHC对IDA与THAL两种贫血类型的有效鉴别诊断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 刘雄伟吴泽黄衍锋陈建霞邹焕荣
-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血常规检验
- 新参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研究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诊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接受检查的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2 400例、缺铁性贫血的患者500例,分别将其纳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另纳入5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同时对2组患者的红细胞参数和网织红细胞的6项参数进行比较。结果缺铁性贫血组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明显低于对照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MCV、MCH、MCHC[(70.85±10.78)fL、(22.55±7.12)pg、(302.3±15.25)g/L]高于缺铁性贫血组[(68.32±10.84)fL、(20.54±4.68)pg、(30.15±8.82)g/L],RDW[(44.42±11.65)%]低于缺铁性贫血组[(54.65±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6项网织红细胞参数与缺铁性贫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参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能有效地提高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筛查率,能够更好地为临床提供依据,建议将新参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作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诊疗中的重要指标。
- 黄衍锋丘衍博刘雄伟陈建霞许瑞环
- 关键词:网织红细胞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
- 血液检验对贫血疾病诊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人体内血红细胞的数量减少,量值低至正常值后所呈现的临床症状,即为贫血。临床测定红细胞量的方法极为复杂,通常以血红蛋白浓度替代其量值。研究显示,若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低于130 g/L,非妊娠成年女性血红蛋白低于120 g/L,孕妇血红蛋白低于110 g/L时,则表示存在贫血现象-([1])。贫血的类型具多样性,临床在诊断时常出现漏诊或误诊,故加强讨论贫血的诊断方法对鉴别贫血具积极意义。
- 丘衍博刘雄伟黄衍锋陈建霞
- 关键词:血红细胞疾病诊断细胞量血液检测血液检验
- 不同年龄段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2017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的200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按照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组,分成青年组(A组,72例)、中年组(B组,60例)和老年组(C组,68例)。观察三组术前(T0)、术后1d(T1)、术后3d(T2)内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并检测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积压(PCT)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结果三组T2时的FIB、TT、APTT、PT指标及T0~T1时的T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0~T1时的APTT、PT短于A、B组,B组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FIB水平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1、T2时的FIB水平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1、T2时的APTT、PT均长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0~T2时的PDW、PCT及M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2时,C组的PLT水平低于A、B组,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1、T2时的PLT水平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青年、中年人群比较,老年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内容易出现凝血及血小板参数异常情况,发生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较大。
- 吴泽刘雄伟
- 关键词:凝血血小板功能不同年龄段
- 血细胞分析仪与血细胞形态学在筛查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及血细胞形态学在筛查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146例疑似血常规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血细胞分析仪检查以及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血常规形态学检出率、白细胞分类各水平及血液系统疾病检出率。结果两种检查方法中的白细胞减少、核左移及红细胞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细胞分析仪检查中的幼稚红细胞、异常血小板及异型淋巴细胞检出率显著高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中的单核细胞(MO)、嗜中性粒细胞(NE)、淋巴细胞(LY)、嗜酸性粒细胞(E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细胞分析仪检查中的嗜碱性粒细胞(BA)水平显著高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中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和地中海贫血(TH)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细胞分析仪检查中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多发性骨髓瘤(MM)及总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分及总阳性析仪在血液系统常规检查、白细胞分类及血液系统疾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陈思曼吴博刘雄伟
-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形态学镜检血液系统疾病
- 缺铁性贫血与慢性病贫血的鉴别诊断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红细胞相关参数和铁代谢检验项目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IDA)与慢性病贫血(ACD)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30例IDA和29例ACD患者的红细胞(RBC)相关参数与铁代谢检测结果;比较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SI)、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ROC曲线特性。结果 RBC、TIBC、铁蛋白浓度(SF)、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RDW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HCT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BC、SI、RDW用于诊断IDA的ROC曲线下分别为0.986、0.457和0.905,对应的最优截断点分别为3.23 mg/L,95.5μg/L和15.56%,其灵敏度为93.3%,86.7%和76.7%,特异性为100%,31.0%和93.1%;TIBC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93.5%。结论RBC、TIBC、SF、MCV、MCH、MCHC和RDW对诊断IDA非常有临床价值;TIBC、RDW鉴别诊断IDA与ACD时都有很好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TIBC优于RDW。
- 黄衍锋郑望春丘衍博刘雄伟陈建霞许瑞环
- 关键词:慢性病性贫血总铁结合力红细胞分布宽度
- ALB、TBIL、TBA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及病毒性肝炎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分析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胆汁酸(TBA)联合检测在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于龙岗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硬化38例为A组,病毒性肝炎42例为B组。同时选取4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速率法与比色法检测三组对象血清ALB、TBA及TBIL水平,分析三者联合检测在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A组血清ALB水平为(26.2±5.6)g/L,明显低于B组与对照组(P<0.05)。A组血清TBA水平为(61.3±58.3)μmol/L,TBIL水平为(75.1±91.3)μmol/L,与B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检测,A组阳性率为94.7%,高于B组的26.2%(P<0.05)。TBA、TBIL单向检测A组阳性率均为89.5%,同样高于B组,且三项联合检测A组阳性率为68.4%,显著高于B组的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鉴别诊断中,采取ALB、TBIL、TBA三项联合检测,参考价值高,准确度高,值得推广。
- 刘雄伟吴泽丘衍博邹焕荣黄衍锋
- 关键词: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清蛋白
- 肾功能不全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对肾功能不全给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患者预后带来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对收治的106例实施同步化治疗心衰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情况分为肾功能不全组(37例)和正常组(69例),对比分析两组预后情况。通过30个月的随访,肾功能不全组的全因死亡率、全因死亡和由于心衰住院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通过回归分析表明:肾小球滤过率、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及ACEI治疗是全因死亡及全因死亡和由于心衰住院联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肾功能不全在较大程度上会增加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及住院率,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重视肾功能基础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 刘雄伟吴泽许瑞环李虹
-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
- 妊娠的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女性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妊娠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β地贫)女性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进行围产期建卡的100例β地贫妊娠女性纳入β地贫妊娠组,正常妊娠女性100例纳入正常妊娠组,100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女性纳入缺铁性贫血妊娠组,分别检测各组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并进行比较。结果β地贫妊娠组的MCV、MCH低于正常妊娠组、缺铁性贫血妊娠组,Ret%高于正常妊娠组、缺铁性贫血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et%鉴别诊断β地贫妊娠和缺铁性贫血妊娠的最佳临界值为1.7%,灵敏度为63.00%,特异度为74.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41。MCV、MCH、Ret%联合检测鉴别诊断β地贫妊娠和缺铁性贫血妊娠的灵敏度为84.00%,特异度为90.00%。结论妊娠β地贫女性红细胞参数MCV、MCH、Ret%较正常妊娠及缺铁性贫血女性均有明显变化,MCV、MCH、Ret%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能够明显地提高鉴别诊断β地贫妊娠和缺铁性贫血妊娠的能力。
- 刘雄伟吴泽黄衍锋许瑞环陈建霞
- 关键词:妊娠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红细胞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