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姆布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血管病的多平面经食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超声显像的2年回顾
- 1997年
- 本研究总结了我们2年来应用多平面经食管体元模型三维重建的结果,展现该技术在定性和定量诊断各种心血管病中的价值。
- 陈灏珠沈学东洪涛周京敏施月芳潘翠珍周国宝钱菊英胡英李清潘文明利姆布张煜卜丽萍
- 关键词:心血管病超声显像三维重建
- 二尖瓣和瓣环的Voxel模型三维重建超声显像及其在二尖瓣脱垂中的应用
- 1997年
- 本文旨在评价经食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超声显像在二尖瓣脱垂诊断中的价值.研究对象为22例门诊和住院心血管病患者,男12例,女10例,年龄27~56岁,平均40.6±9.3岁,其中三尖瓣正常者12例,经手术证实的二尖瓣脱垂患者10例.图像采集选用美国HewlettPackard Sonos 2500多功能超声诊断仪和5MHz多平面经食管探头.动态三维超声重建采用德国Tomtec计算机工作站.12例二尖瓣正常者和10例二尖瓣脱垂者均能耐受经食管三维超声检查,获得满意的三维图像.用提取法对收缩期二尖瓣环进行三维重建,可得到一静态、立体的二尖瓣环形态.其前叶侧和后叶侧瓣环最高,左右交界侧瓣环最低,整个二尖瓣环呈一立体“马鞍”形,正常组和脱垂组二尖瓣环形态相似.10例二尖瓣脱垂者均能立体显示病变瓣膜的形态特征.从左房往左室方向观察,在心脏收缩期,脱垂部位象“伞面”状飘向在心房,并可精确显示二尖瓣脱垂累及前叶、后叶、前后叶均累及的情况,以及脱垂的具体部位.此外,三维重建后还能直接测量瓣叶脱垂的横径和纵径,明确脱垂大小.结果与术中所见相似.经食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超声显像能够正确诊断二尖瓣脱垂,且无假阳性和假阴性,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卜丽萍沈学东戎卫海洪涛利姆布施月芳潘翠珍陈灏珠
- 关键词:二尖瓣瓣环VOXEL三维重建超声显像二尖瓣脱垂
- 兔活体主动脉脂质斑块的腔内超声显像和病理的对照研究
- 1996年
- 11条新西兰兔进行血管腔内超声(IVUS)研究。其中8条经高胆固醇饲养6个月;另3条予正常饮食对照。采用6.2F,频率20MHz腔内超声导管。由腹主动脉下端水平插入超声导管至升主动脉,然后逐步退出,观察主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的形态特征。结果发现,正常兔主动脉在腔内超声观察下均无内、中和外膜三层结构之分。39个切面管壁弥漫性增厚,其形态看似管壁的三层结构,病理证实34个切面有脂质斑块。平滑肌增生的脂质斑块,回声影低于血管壁。部份脂质斑块存在弥漫性纤维化、胆固醇结晶和少量镜下可见的钙化灶,回声影致密,与血管壁的回声相同,但其后无声影。腔内超声测定的斑块面积和厚度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两者高度相关(分别为r=0.97,P<0.0005和r=0.96,P<0.0005)。
- 利姆布沈学东陈灏球吕力黄士通王岫南舒先红陈世波
- 关键词:血管腔内超声脂质斑块病理
- 心血管病多平面经食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超声显像的定量诊断价值被引量:2
- 1999年
- 旨在评价多平面经 食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超声显像在心血管病定量诊断中的价值。作者对89颗猪心、8条离体血管、16个血管支架、12个人离体二尖瓣膜、17条犬、15例正常人和164例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图像采集采用美国Hewlett Packard Sonos 2500多功能超声诊断仪和5MHz多平面经食管超声探头。三维重建采用德国TomTec ECHOSCAN计算机工作站。结果显示,与金标准对照,多平面经食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超声显像能够准确定量左室容积(r=0.986实验,r=0.94-0.96临床)、左室游离壁心肌重量(r=0.97实验)、右室容积(r=0.95实验)、右室游离壁心肌重量(r=0.97离体;r=0.96在体)、梗死心肌的心肌重量(r=0.95)、房间隔缺损的大小(r=0.95-0.97实验;r=0.94-0.98临床)、室间隔缺损的大小(r=0.95-0.96实验;r=0.96-0.99临床)、心脏肿瘤的大小、二尖瓣脱垂所累及的部位,瓣叶节段和范围、二尖瓣膜的体积(r=0.98)、二尖瓣返流往容积(r=0.85、主动脉瓣返流柱容积(r=0.91)、血管直径(r=0.99、血管支架直径(r=0.96)和支架与管壁的间隙。结论:多平面经食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超声显像在心血管病定量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沈学东洪涛周京敏施月芳潘翠珍周国宝钱菊英胡英李清潘文明利姆布张煜卜丽萍陈灏珠
- 关键词:心血管病三维超声显像
- 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超声显像的定量诊断价值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为了评价多平面经食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超声显像在心血管病定量诊断中的价值,我们对89个猪心、8条离体血管、16个血管支架、12个人离体二尖瓣膜、17条大、15例正常人和164例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图像采集采用HPSonos2500超声诊断仪和SMHz多平面经食管超声探头。三维重建采用德国TomTecECHOSCAN计算机工作站。结果:与金标准对照,多平面经食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超声显像能够准确定量左室容积(r=0.986实验;r=0.94~0.96临床)、左室游离壁心肌重量(r=0.97实验)、右室容积(r=0.95实验)、右室游离壁心肌重量(r=0.97离体;r=0.96在体)、梗死心肌的心肌重量(r=0.95)、房间隔缺损的大小(r=0.95~0.97实验;r=0.94~0.98临床)、室间隔缺损的大小(r=0.95~096实验;r=0.96~0.99临床)、心脏肿瘤的大小、二尖瓣脱垂所累及的部位,瓣叶节段和范围、二尖瓣膜的体积(r=0.98)、二尖瓣返流柱容积(r=0.85)、主动脉瓣返流柱容积(r=0.91)、血管直径(r=0.99)、血管支架直径(r=0.96)和支架与管壁的间隙。结论:多平面经合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超声显像在心血管病定量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沈学东洪涛周京敏施月芳潘翠珍周国宝钱菊英胡英李清潘文明利姆布张煜卜丽萍陈灏珠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超声显像
- 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定量二尖瓣狭窄的二尖瓣体积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定量心脏结构的病理变化提供了方便。本研究旨在评价该技术定量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体积的准确性以及定量二尖瓣体积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对象为从12例二尖瓣换瓣术后获得的离体二尖瓣标本,36例二尖瓣狭窄患者(年龄47±96岁)和10例正常人(年龄437±84岁)。图像采集采用美国HewletPackardSonos2500超声诊断仪和5MHz多平面经食管超声探头。三维重建采用德国TomTecEchoscan计算机工作站。采用三维提取法将二尖瓣单独提取分析其体积。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获得满意的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测定的离体二尖瓣体积为495±152ml,实测值为490±157ml,二者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并且高度相关(r=098,P<00005)。三维重建测定的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膜的体积大于正常人,分别为90±22ml和45±07ml,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能够准确地定量二尖瓣体积,二尖瓣狭窄者的二尖瓣体积大于正常人,本研究为今后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前病例的选择提供了客观依据。
- 利姆布沈学东陈灏珠朱伟潘翠珍施月芳李建华王岫南戎卫海
- 关键词:三维重建二尖瓣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