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冰
- 作品数:28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6年济南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济南市传染病报告及时率的因素及提高报告及时率的措施。[方法]对2006年济南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分析。[结果32006年济南市传染病报告卡及时率为98.87%,审卡及时率为99.35%,全市10个县(市)、区传染病报告卡及时率最高100.00%,最低94.99%。审卡及时率最高100.00%,最低96.45%。2006年,上报28043张卡片,传染病报告时间平均为0.13d,其中诊断到填卡平均为0.11d,医疗机构报告时间主要集中在每日的8:30~11:00和14:00~17:00,占报告总数的75.71%,疾控中心(卫生防疫站)审核在每日的8:30~11:00和14:00~17:00,占审核总数的43.34%。[结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及时性、准确性较高,但全市10个县(市)、区报告质量差异较大。设立专职的疫情信息网络直报人员和疫情管理员,坚持按规定时限报卡和审卡,可提高济南市传染病报告质量。
- 马祖芳韩晓辉单冰张学化曹艳民
-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
- 2018年济南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分析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了解济南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对济南市7个区的宾馆(酒店)、游泳场(馆)、沐浴场所、理发(美容)店4类公共场所开展卫生状况监测。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进行结果评价。结果 2018年共监测济南市103家公共场所,合格62家,合格率为60.19%,其中宾馆(酒店)的合格率最高,沐浴场所的合格率最低,宾馆(酒店)、理发店/美容院、游泳场(馆)及沐浴场所的合格率分别为78.57%、62.50%、42.86%、20.00%。2018年共采集济南市4类公共场所样品1 543份,合格1 427份,合格率为92.48%,其中宾馆(酒店)的样品合格率最高,游泳场(馆)的样品合格率最低,宾馆(酒店)、游泳场(馆)、沐浴场所、理发店/美容院合格率分别为96.47%、52.57%、83.21%、85.96%。宾馆(酒店)测定的指标中,二甲苯、一氧化碳、毛巾细菌总数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漱口杯大肠菌群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茶具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床单大肠菌群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合格率均为100%,苯的合格率最低,为80.77%。游泳场(馆)检测的相关指标均存在超标现象,尤其是游泳池水消毒剂余量、浸脚池水游离余氯超标严重,合格率较低,分别为58.62%、53.85%。淋浴场所中毛巾、浴衣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合格率均为100%,浴池水消毒剂余量的合格率最低,为29.17%。理发店/美容院测定的指标中,苯、甲苯、二甲苯的合格率均为100%,毛巾的细菌总数合格率较低,为85.71%。结论 2018年济南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总体良好,但沐浴场所合格率相对较低,建议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和管理。
- 单冰张扬孙兴曹萌钟庆崔永学秦大中崔亮亮彭秀苗
-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公共卫生
- 一起布鲁氏菌病疫情的调查处理
- 2007年
- 马祖芳杨林耿兴义单冰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疫情试管凝集试验流行病学调查CDC
- 2018年济南市大型商场新风及空气净化系统现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2018年济南市20家大型商场的空气净化系统及新风系统安装使用现状。方法对济南市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和历城区5个区的71家商场按照地区分布进行单纯随机抽样,共抽取商场20家;对抽取的20家商场新风及空气净化系统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调查的20家商场均设置有新风系统,仅5家商场的新风系统具有净化功能(25%),另有2家商场设置有单独的空气净化器(10%),其余13家商场的未设置空气净化消毒装置(65%)。商场新风系统仅10家在全部营业时间开启(50%),新风系统净化器仅2家在全部营业时间开启(40%)。结论济南市部分商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存在着传播疾病的隐患,对长期在上述环境的人群可能会产生健康危害。
- 单冰曹萌崔永学于坤坤崔亮亮彭秀苗
- 关键词:集中空调新风系统空气净化器
- 2007年济南市流行性乙型脑炎资料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济南市乙型脑炎流行特点,为今后乙脑防控工作提供控制措施。[方法]对济南市2007年乙脑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济南市共发生乙脑病例18例,发病率为0.29/10万,发病率比去年上升了2.63倍。死亡1例,死亡率0.02/10万,病死率为5.56%。[结论]济南市乙脑发病为8~9月。接种乙脑疫苗是控制乙脑最有效的措施。
- 马祖芳张学化单冰
- 关键词:乙脑
- 2007年济南市手足口病疫情分析被引量:21
- 2009年
- [目的]为探讨济南市手足口病发病特点,为今后防控工作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利用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对济南市2007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济南市共发生手足口病病例6214例,发病率为101.74/10万,发病率与上年比上升12.76倍,无死亡病例。发病年龄1d至76岁;男性发病3791例,占61.01%;女性发病2423例,占38.99%,男女之比为1.64:1。病例主要集中在2~3岁(2824例).占45.45%;散居儿童(2922例)占47.02%;在29所托幼机构引起35起暴发,发病121例。发病有明显的夏秋季高峰。[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卫生意识,是控制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措施。
- 马祖芳曹艳民张新战单冰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
- 2020年济南市两区大气PM_(2.5)中11种元素浓度特征及慢性健康风险评估
- 2024年
- 目的了解2020年济南市大气PM_(2.5)中元素的浓度特征,评估其健康风险。方法于2020年每月7d在济南市两区(市中区和历城区)分别设置大气PM_(2.5)采样点,分析11种元素的浓度特征。采用《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的方法计算元素的慢性健康风险。结果2020年11种元素中,铝、锰、铅3种成分浓度较高,合计占90%以上。铬、砷、镉致癌风险中位数均超过1.0×10^(-6);锰有10.84%(市中区)和19.28%(历城区)非致癌风险超过1.0,砷有3.61%(市中区)的非致癌风险超过1.0。结论2020年济南市大气PM_(2.5)中铬、砷、镉、锰的浓度及慢性健康风险仍较高,建议在今后的大气污染溯源中进一步加强对非交通源的识别与控制。
- 王丽珩彭秀苗张迎建单冰秦大中张扬
- 关键词:致癌风险
- 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农村学校饮用水和厕所卫生状况调查
- 2023年
- 目的调查山东省济南市2021年农村学校饮用水和厕所状况,为改善农村学校环境卫生条件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方法2021年6-10月通过分层抽样,选取山东省济南市8个涉农区县79所农村学校,其中小学40所、初中39所。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学校基本情况、校园供水方式、集中供水的水处理方式、学生饮水卫生习惯、校内厕所卫生设施配备与管理情况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山东省济南市农村学校学生饮水方式以学校提供开水为主(74.68%);学校供水方式以村镇水厂供水(51.90%)和学校自备集中式供水(31.65%)为主,自备集中式供水完全处理的学校仅有14所(40%);卫生厕所占比为98.03%;男厕蹲位比合格率(98.73%)高于女厕蹲位比合格率(8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P=0.01);厕所内和厕所周围洗手池常备有肥皂的占84.81%。结论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学校集中式供水比和卫生厕所普及率较高,但在厕所蹲位和厕所卫生管理方面还有待改善。
- 李林林崔亮亮单冰周敬文张迎建
-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饮用水
- 寒潮与燃煤取暖相关一氧化碳中毒风险的关联性研究——以济南市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以济南市为例,分析家庭燃煤取暖造成的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中毒事件的时间分布,探讨寒潮与CO中毒急性效应的关联。方法收集济南市2007—2021年家庭燃煤取暖造成的CO中毒事件,采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评估了10种不同寒潮定义及其滞后0~10天对CO中毒的影响。结果2007—2021年济南市共有4093例家庭燃煤取暖造成的CO中毒事件,研究发现,寒潮与济南市CO中毒风险的增加有关。分别以P_(01)、P_(05)和P 10作为寒潮温度阈值时,最大效应水平分别出现在定义P_(01)(3)、P_(05)(5)和P_(10)(5)滞后6天时,其比值比分别为2.58(95%CI:1.59~4.19),2.06(95%CI:1.57~2.7)和1.62(95%CI:1.36,1.93)。结论不同寒潮定义与CO中毒的关联存在差异,但随着低温阈值的降低和寒潮持续时间的增加,寒潮对CO中毒的关联也相应增加,寒潮与CO中毒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 李明君单冰付琳韦金丽彭秀苗崔亮亮
- 关键词:寒潮一氧化碳中毒
- 2017-2022年济南市中暑流行特征及与热浪的潜在关联
- 2024年
- [背景]近年来中国夏季区域性高温天气频繁出现,中暑是高温所导致的代表性气象病。分析中暑流行特征及热浪暴露对其影响,对做好中暑的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济南市中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热浪暴露对中暑的影响。收集2017-2022年济南市中暑病例的个案信息以及同期逐日的气象因素数据,描述济南市中暑病例的发生时间、人群和地区分布特征,采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并结合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12种热浪定义(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组合)下热浪暴露对中暑的影响。其中,热浪强度分别使用研究期间日均温度的第90百分位数(P_(90))和P_(95)、P_(97.5)、P_(99)表示,持续时间包括≥2 d、≥3 d、≥4 d,记为Pi(k),i为温度阈值,k为持续时间,如P90(2)即表示连续至少2 d的日均温度大于等于研究期间日均温度的第90百分位数对应的温度值。以lag01表示滞后1 d的累积滞后效应,以此类推。[结果]2017-2022年济南市共报告中暑病例1394例,轻症患者581例,重症患者813例;累积报告死亡85例,累积病死率为6.10%。流行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报告的中暑病例集中分布于6-8月,且在7月出现高峰(665例,47.70%);中暑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2.02:1,病例的高发年龄段为50~89岁,且在70~79岁组和50~59岁组出现两次高峰,但最高峰出现在70~79岁;病例高发地区分布于济南市西部的中心城区(天桥区,274例,19.66%;槐荫区,223例,16.00%)和周边农村地区(平阴县,254例,18.22%)。热浪暴露影响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热浪暴露对中暑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中暑影响的最大效应估计值分别出现在P_(99)(2)、P_(97.5)(3)和P_(97.5)(4)定义下的lag04、lag03、lag04,OR(95%CI)分别为9.27(4.71~14.24)、8.95(6.17~12.98)和8.22(4.91~13.78)。暴露-反应关系曲线提示,随着日均温度的升高,中暑风险呈上升趋势。[结论]每年7月是�
- 常会云单冰彭秀苗李湉湉崔亮亮
- 关键词:高温中暑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