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江桂

作品数:15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吴阶平医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心脏
  • 5篇手术
  • 4篇动脉
  • 4篇心脏手术
  • 4篇急性
  • 3篇动脉旁路
  • 3篇动脉旁路移植
  • 3篇随访
  • 3篇体外循环
  • 3篇旁路移植
  • 3篇外循环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冠状动脉旁路
  • 3篇冠状动脉旁路...
  • 3篇STANFO...
  • 3篇长期随访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心房
  • 2篇血管

机构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5篇单江桂
  • 14篇薛松
  • 9篇徐根兴
  • 8篇黄日太
  • 8篇连锋
  • 5篇胡振雷
  • 4篇杨文钢
  • 4篇郑辉
  • 4篇刘沙
  • 4篇翟心明
  • 3篇谢波
  • 2篇汪永义
  • 2篇文德重
  • 1篇董亮
  • 1篇郑家豪
  • 1篇朱洪生
  • 1篇刘冀东
  • 1篇叶清
  • 1篇朱洪生
  • 1篇王维俊

传媒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心脏大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
目的:了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后心房颤动(Af)的发生率以及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可能的防治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地总结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完成的110例单纯...
单江桂薛松刘沙郑家豪叶清徐根兴朱洪生
文献传递
应用David手术对急性Stand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根部处理经验
薛松黄日太徐根兴连锋翟心明郑辉单江桂谢波
上调miRNA-2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miRNA-21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特性的影响。方法 BMSCs使用DMEM液进行培养传代,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的表面相关抗原表达。建立miRNA-21慢病毒干扰载体(LV-miRNA-21),并转染BMSCs。分3组细胞进行对比实验[CK(正常组)、NC(对照组)、miRNA-21组],分别培养3 d、7 d和14 d;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和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并比较肌钙蛋白在3组细胞中3个时间点的表达情况,噻唑蓝(MTT)法检测3组BMSCs的增殖情况,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组BMSCs的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 BMSCs呈长梭形不规则形态,表现出干细胞特异性抗原CD90和CD29阳性,CD45阴性。成功构建LV-miRNA-21;发现在miRNA-21组BMSCs中经诱导分化后肌钙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CK组和NC组(P<0.05),在miRNA-21组中表现出细胞的增殖加快,但凋亡速度比CK组和NC组减慢。结论 miRNA-21影响BMSCs的增殖和凋亡,可能对干细胞分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杨文钢薛松文德重郑辉单江桂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IRNA-21增殖凋亡分化
近期脑梗死患者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疗效
2009年
目的探讨近期脑梗死患者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近期脑梗死患者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病历资料。其中14例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例为左心房黏液瘤患者;最近一次脑梗死距手术的间隔时间为6~57 d。结果术后无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2例出现肺部感染,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随访4个月~4年,1例于术后2个月死亡。结论掌握手术时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近期脑梗死患者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单江桂薛松徐根兴连锋刘沙胡振雷朱洪生
关键词:脑梗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高危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风险评价
目的:采用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Euro SCORE)评估高手术风险患者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
薛松单江桂徐根兴谢波黄日太刘沙连锋
关键词:手术风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文献传递
针药复合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探讨针刺复合麻醉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二尖瓣膜置换术及肺动脉瓣膜狭窄切开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A组采用全麻加电针内关、列缺、云门,B组单纯全麻,对围术期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体外循环(CPB)后2h、CPB后24h血清中促炎性因子TNF-α均较术前上调表达,抗炎性因子IL-2、IL-10表达下调;两组间的炎性因子变化比较,在CPB后2h、CPB后24h这2个时间点,A组的促炎性因子的表达上调幅度较B组相对较小,而抗炎性因子的表达下调幅度亦相对较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控制麻醉深度相同的条件下,针药复合麻醉相对于单纯全麻,在围手术期能部分改善围术期免疫抑制。
单江桂薛松徐根兴王维俊连锋刘沙胡振雷黄日太
关键词:针药复合麻醉心脏手术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2白介素-10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半弓或全弓置换的长期随访
薛松单江桂黄日太徐根兴胡振雷连锋翟心明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右心和下腔静脉骨水泥占位一例
2019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78岁,于2018年3月因跌倒引起腰椎第1、2椎体压缩性骨折,并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2个月主诉反复出现胸闷、心悸,无发热等特殊不适;既往无心脏病史、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存在,查体未触及心脏杂音,双下肢无水肿等特殊体征;随后于2018年7月31日门诊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未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异常,但发现右心房、右心室、下腔静脉内异物存在,复查胸腹部CT及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再次证实异物存在,异物位置在术前CT及术中DSA显示无改变(图1)。
杨文钢薛松郑辉单江桂文德重张睿
关键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右心房右心室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半弓或全弓置换的长期随访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主动脉半弓、全弓置换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
薛松单江桂黄日太徐根兴胡振雷连锋翟心明
针药复合麻醉心脏手术围术期机体免疫功能调节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以针药复合麻醉及全麻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免疫学指标(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β-内啡肽水平及临床预后(抗生素用量,ICU停留时间,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住院费用)作为评价指...
单江桂
关键词: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临床麻醉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