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戈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西北师范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艺术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艺术
  • 4篇美术
  • 3篇都市
  • 3篇文化
  • 3篇文化记忆
  • 3篇记忆
  • 2篇写实
  • 2篇美术教育
  • 2篇民族艺术
  • 2篇教育
  • 2篇绘画
  • 1篇雕塑
  • 1篇雕塑创作
  • 1篇雕塑艺术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技术
  • 1篇行文
  • 1篇艳俗艺术
  • 1篇样式
  • 1篇艺术家

机构

  • 12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卫戈

传媒

  • 2篇文艺研究
  • 2篇开发研究
  • 1篇美术研究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美苑
  • 1篇雕塑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都市文化研究
  • 1篇2005年当...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08
  • 2篇2005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模式的转变”看高等美术教育被引量:10
2005年
通过高等美术教育教学模式调整转变的历史考察,分析当前高等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美术学院惯例性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并对分段教学培养目标、工作室教学方式、教学研究机制以及美术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 学院特色教学定位等讲行讨论,探讨高等美术教育如何在逐步改革中进一步适应社会,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卫戈
关键词:高等美术教育
甘肃民族艺术资源与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
2003年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我们民族文化深厚的积淀、优秀的传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基础。观照甘肃,虽然其在经济上还不能与内地和沿海地区相比,但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所在,应当在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卫戈
关键词:民族艺术小康社会文化建设
甘肃县域民俗艺术资源评估机制探索
2008年
丰富多样的民俗艺术资源的形成与特定地域的民族传统、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主要表现为以县域为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因此,民俗艺术的保护和利用也应强调到县域层面。本文以甘肃县域民俗艺术资源为切入点,研究民俗艺术资源的评估方法、技术指标、实施方案和具体的工作方法,以便科学构建注重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双重保护的文化体系,积极保护原生态民俗艺术品种,合理发展地方特色民俗艺术产业,实现新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
卫戈
都市艺术:当代都市的文化记忆
2008年
中国当代艺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根本的动因是中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向都市的转变所造成艺术存在条件的变化。当代艺术因而从半农业化的表现方式逐步演化为工业化、都市化的表现方式。本文从近20年艺术现象的考察中深入分析了这一艺术方式的发生背景及表现特征。
卫戈
关键词:艺术语言文化记忆中国现代美术绘画样式上海双年展主流艺术
西部美术的历史起点被引量:6
2003年
卫戈
关键词:西部美术民族艺术精神历史起点民族生活文化生态
都市的边缘──当代都市艺术的兴起与发展被引量:1
1999年
卫戈
关键词:艳俗艺术写实主义西方现代哲学流行文化
写实油画的语言平台
2003年
卫戈
关键词:写实性油画语言形态西方艺术绘画观念互文性
都市艺术:当代都市的文化记忆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了一个转型发展的阶段,在这之间,都市艺术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当代主流艺术的特征与现象。从艺术题材的角度看,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的作品在倾向性上有很大的差异。
卫戈
文献传递
西北早期雕塑创作探源
2018年
西北地区人文资源丰富。近现代以来,本土艺术家纷至沓来,追寻华夏传统雕塑的源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雕塑艺术得到重视和发展,从西北军政大学艺术系到现在的西安美术学院是最早的西北雕塑人才培养院校,他们也留下了一批具有地域风貌的雕塑作品;敦煌文物研究所等单位为石窟雕塑临摹做了开创性工作;而新疆、青海等地在公共建筑雕塑、民俗雕塑等方面也有突破性的进展。
卫戈
关键词:雕塑艺术
都市艺术:当代都市的文化记忆
中国当代艺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根本的动因是中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向都市的转交所造成艺术存在条件的变化。当代艺术因而从半农业化的表现方式逐步演化为工业化、都市化的表现方式。本文从近20年艺术...
卫戈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