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冬梅
- 作品数:50 被引量:23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croRNA在人结肠癌干细胞中的表达谱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人结肠癌干细胞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iRNA调控结肠癌干细胞向结肠癌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miRNA表达谱芯片检测人结肠癌干细胞和已分化结肠癌细胞中miRNA的表达谱.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种细胞中差异表达的miRNA,验证miRNA芯片结果的可靠性.应用软件对筛选出的显著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结果:与已分化结肠癌细胞相比,人结肠癌干细胞中表达上调超过1.5倍的miRNA有35个,为:hsa-miR-192,hsa-miR-29b,hsa-miR-215,hsa-miR-194,hsa-miR-33a,hsa-miR-32等;表达下调超过1.5倍的miRNA有11个,为:hsa-miR-93,hsa-miR-1231,hsa-miR-524-3p,hsa-miR-886-3p等.PCR技术验证,与miRNA芯片结果相符合.表达显著上调miRNA的共同靶mRNA有:AFF2、MTF1、RUNDC2C和ZFHX4.表达显著下调miRNA的共同靶mRNA有:ONECUT2、SH3TC2、PTPRT、RNABP10、NR3C1、RGSL1、RNASEL和TANC2.结论:筛选出的差异表达miRNA可能参与结肠癌的发病,为该病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共同靶基因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结肠癌干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作用.
- 邹健于晓峰虞阳张颖史冬梅董洁李天奇刘雪静
- 关键词:微小RNA结肠癌干细胞表达谱
- 70例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分析7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我院2007年住院诊断为药物性肝病患者70例,参照1997年Maria评分标准和《DDW-J2004》方案分别对这些病例进行评分、诊断,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在70例患者中,按Maria评分,10~13分(可能为药物性肝病)者24例,14~17分(很可能为药物性肝病)者为46例;按《DDW-J2004》方案评分,6~8分(药物性肝病可能性大)者为59例,3~5分(有可能为药物性肝病)者为11例;肝细胞型63例(90%),胆汁淤积型6例(8.6%),混合型1例(1.4%);引起肝病的可疑药物按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中草药汤剂、抗甲状腺药、化疗药物和抗癫痫药物等。结论药物性肝病的诊断目前尚无"金标准",多种药物可导致肝脏损伤,所以需严格把握用药指征,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肝功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 谢敬东谢青王晖史冬梅蔡伟
- 关键词:药物性肝病药物
- 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23例临床特征分析
- <正>目的分析成人噬血细胞综合症(HPS)的临床特征,对比HLH-2004.诊断标准,以提高对本病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提高存活率。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中23例因肝功能异常入院最后确诊为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体...
- 史冬梅项小刚周慧娟王晖谢青
-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HPS
- 文献传递
- 重组干扰素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被引量:37
- 2003年
- 目的 评估干扰素 (IFN) 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临床研究共入选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例 2 89例 ,其中试验组 1 53例 ,对照组 1 36例。分为肝活检组和非肝活检组 2部分。所有患者均接受慢性肝炎常规治疗 ,试验组同时接受rhIFN γ注射 ,对照组不使用IFN γ。IFN γ治疗方案 :1 0 0万IU/支 ,肌注 ,9个月为一疗程。前 3个月每日一次 ,每次 1支 ,后 6个月隔日 1次 ,每次 1支 ,停药后观察 3个月。观察指标包括组织学、血清学、影像学及症状体征等。疗效判定标准 :肝活检组以治疗前后组织学改变为主要依据 ,采用半定量计分标准评价 ;非肝活检组以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影像学改变为主要依据。结果 肝活检组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63 %(其中显效率为 2 7 8%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2 4 1 % (显效率为 1 3 8% )。非肝活检组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67 7% (其中显效率为 2 2 2 %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1 4 0 % (显效率为 5 6 % )。综合比较IFN γ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66 % (其中显效率为 2 4 2 %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1 6 2 % (显效率为 7 4% ) ,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 )。临床研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rhIFN
- 翁红雷蔡卫民王宝恩贾继东周霞秋史冬梅张定凤赵有蓉郝连杰王思元吴婉芬冼建中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影像学检查
- 暴发性1型糖尿病合并脓毒血症一例
- 2018年
- 患者女,44岁。因“恶心、呕吐伴皮肤、巩膜黄染3周”人院。患者既往有CHB病史,实验室检查:HEV IgM阳性,HEV IgG阳性,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c IgG阳性,HBVDNA6.29×10^2IU/mL。
- 王晓琳史冬梅安宝燕项晓刚余敏杰谢青
- 关键词:暴发性1型糖尿病脓毒血症IGM阳性HBEAG阴性抗-HBC巩膜黄染
- 212例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抗-HBc阳性的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肝损伤待查,并且抗-HBc阳性、HBsAg阴性的212例患者资料。根据是否为肝硬化,分为肝硬化组(60例)、非肝硬化组(152例);另将该60例肝硬化组与同期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进行比较。分别统计其一般资料、生物化学及免疫学等指标。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比较的非参数统计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HBV DNA阳性1例,阳性率为0.5%。致肝损伤病因主要为:隐源性肝硬化60例,占28.3%,药物性肝炎45例,占21.2%,不明原因肝损伤33例,占15.6%,急性戊型肝炎28例,占13.2%,自身免疫性肝炎15例,占7.1%。肝硬化组与非肝硬化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抗-HBs及抗-HBe定量、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前白蛋白、白蛋白、ALT、AST、国际标准化比值、透明质酸、胶原蛋白-Ⅲ、胶原蛋白-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与HBV抗-HBc阳性肝硬化组间的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ALT、AST、TBil、白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均P<0.05)。结论抗-HBc阳性少数患者仍有HBV复制,具有传染性。HBV抗-HBc阳性、HBsAg阴性可能与部分隐源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发病相关。抗-HBc阳性人群易并发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与免疫机制相关疾患。肝硬化患者较非肝硬化患者更易诱发免疫耐受和病情慢性化。抗-HBc定量或可作为预测HBV感染后疾病转归的指标。抗-HBc阳性肝硬化组较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病情轻。
- 周宁张月荣史冬梅项晓刚谢青李玉民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抗-HBC阳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
- 老年缺血性肠炎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9
- 2007年
- 缺血性肠炎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肠壁血流灌注不良,引起肠缺血损害的综合征。该病多见于老年人,临床表现差异大,轻者表现为急性剧烈腹痛、血便、腹泻、腹胀,重者可发生肠坏疽、穿孔,甚至肠狭窄及中毒性休克。近年来随着血管造影、核素显像等诊疗技术的发展以及老龄人群所占比例升高,缺血性肠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 于晓峰史冬梅
- 关键词:缺血性肠炎老年人中毒性休克灌注不良剧烈腹痛
- 重组人γ-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 目的:研究重组人γ-干扰素(γ-IN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γ-INF和常规药物联合治疗;B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疗程为9个月.用放射免疫测定治疗前...
- 史冬梅周霞秋郭清
- 文献传递
-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深部真菌感染30例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无菌冻干制剂,从1mg/d起逐渐加量至1mg/(kg·d)左右维持治疗至深部霉素感染被控制,甚至病原体转阴。结果:30例各系统严重疾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中,有19例在用药3~60天病原体转阴,痊愈19例(占63.3%),显效9例(占30.0%),进步1例(占3.3%),无效1例(占3.3%),总有效率达96.7%。结论: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各系统严重疾病合并真菌感染疗效显著,与传统应用游离两性霉素B相比,疗效更好,疗程更短,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 许蓓诸葛传德龚启明汤耀卿王天翔史冬梅
- 关键词:两性霉素B脂质体深部真菌感染药物疗法
- 淋巴瘤化疗致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临床特点被引量:3
- 2008年
- HBV再激活是合并HBV感染的肿瘤患者接受细胞毒性化学治疗(化疗)期间常见的并发症,可造成肝脏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者可致肝功能衰竭而死亡。近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以每年4%的速度递增。NHL化疗方案中的糖皮质激素以及随着有效的细胞毒性药物的广泛应用,
- 史冬梅桂红莲谢青王晖陈珏
- 关键词:HBV再激活化疗方案乙型肝炎病毒细胞毒性药物HBV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