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文轩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艺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陶瓷
  • 4篇茶具
  • 3篇陶瓷艺术
  • 3篇瓷艺
  • 2篇审美
  • 2篇魏晋
  • 2篇魏晋时期
  • 1篇以人为本
  • 1篇渊源
  • 1篇枝丫
  • 1篇人为本
  • 1篇日用陶瓷
  • 1篇审美特征
  • 1篇审美意识
  • 1篇陶瓷餐具
  • 1篇文化
  • 1篇象征性
  • 1篇写实
  • 1篇写实性
  • 1篇历史渊源

机构

  • 7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史文轩
  • 4篇黄修林

传媒

  • 1篇艺术科技
  • 1篇中国陶瓷
  • 1篇艺术评论
  • 1篇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论陶瓷艺术的审美符号
2016年
"符号"是在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后形成的表现艺术生命与情感的抽象话语,陶瓷艺术的审美符号通过传达情感、思想、形式作用于人的审美体验从而表现艺术意味之美,其主要表现方式是"象"与"意"的结合。本文通过对传统陶瓷艺术的审美符号的表现方式的分析,借以阐释陶瓷艺术审美符号的艺术意味。
史文轩
快餐文化下的陶瓷餐具设计理念探析
2012年
日用陶瓷餐具伴随古代饮食文明而产生,在快餐文化流行的今天,陶瓷餐具设计应更加注重人们在行为、心理、情感上的满足,同样需要在外观与功能上的创新。这就需要不断挖掘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在陶瓷餐具设计中的特性与表现,努力协调"设计者—产品—消费者"在产品设计中的相互关系,使陶瓷餐具的根本特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史文轩
关键词:快餐文化餐具设计以人为本
谈仿生设计与日用陶瓷茶具设计的应用关系被引量:5
2012年
一、仿生设计与日用陶瓷茶具设计的历史渊源 茶具作为现在人们的日用饮具之一,在其功能与审美意识上都与茶文化的发展相伴相随。而在众多的陶瓷茶具设计中,仿生设计的理念早已被先人应用于餐饮器具中,直至今日,仿生设计成为一门学科被广泛的运用在设计领域,为现在的科技创新与设计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塑的手段。
黄修林史文轩
关键词:仿生设计日用陶瓷茶具历史渊源审美意识
成套茶具(琮)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成套茶具(琮)。;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冲茶、泡茶用的器具。;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本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使用状态参考图。;5...
黄修林史文轩
文献传递
成套茶具(枝丫)
1.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成套茶具(枝丫)。;2.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茶具。;3.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本产品的外观。;4.套件1立体图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用于出版专利公报。;5.本外观设计为成套产品,套件1为...
黄修林史文轩
文献传递
魏晋时期动物形态的陶瓷艺术表现形式研究
魏晋时期的陶瓷艺术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处于重要的转折阶段,动物形态的陶瓷艺术成为主流形式,不仅融合了社会民俗、宗教信仰以及传统文化,更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诠释了魏晋人的审美风尚。本文以魏晋时期动物形态的陶瓷艺术表现形式为研究对...
史文轩
关键词:魏晋时期陶瓷艺术
文献传递
魏晋时期“写实性”与“象征性”陶瓷艺术的审美特征
2013年
本文以魏晋陶瓷艺术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一时期陶瓷艺术具有"写实性"与"象征性"的审美特征。形式上表现为器物结构形态、材质、装饰等方面,展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观念、宗教礼仪等内容,是对自然界与社会状态的真实"模仿"。"写实性"与"象征性"的融合,也体现了这一时期独特的艺术精神与审美体验。
史文轩
关键词:写实性象征性审美特征
成套茶具(螺生)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成套茶具(螺生)。;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泡茶用的器具。;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本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使用状态参考图。;5.省...
黄修林史文轩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