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惠淑
- 作品数:11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龙岩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微量注射泵在门诊治疗室的应用
- 2010年
-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门诊治疗室护士要负责全院门诊患者的静脉注射任务,工作量大。为了方便患者,缩短患者不确定的排队等候时间,有秩序地治疗,减少发生晕厥的几率,提高护理质量,
- 刘雪萍叶惠淑
- 关键词:门诊治疗室微量注射泵门诊患者三级甲等静脉注射护理质量
- 把握细节是决定采血成败的关键
- 2013年
- 细节决定成败,应注重细节,从细节中取胜。完成一次血液样本采集,就意味着完成了多个采血细节分解的过程,笔者在多年采血过程中总结了由于护士忽视细节,而造成采血失败的原因与同道们分享如下。
- 叶惠淑刘雪萍
- 关键词:采血过程采血失败
- 晕针发生原因与预防策略被引量:1
- 2011年
- 我院是综合性医院,日门诊量非常大,随着就诊患者的日益增多,注射/采血患者也相继增加。为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笔者对2007年—2010年间在注射/采血过程中发生晕针/晕血原因进行了回顾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预防与处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 叶惠淑
- 关键词:晕针就诊患者采血过程日门诊量生命安全注射
- 门诊导医护士作用的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医院门诊是一个动态、复杂、多因素的环境,是医院医疗工作的最前沿,是承担来自各地患者接受诊疗的第一线,是社会的窗口。其特点是:流动性大、诊疗时间短、病种复杂、大部分患者对医院环境、就医程序、流程较为陌生而感到束手无策。为此,我院在门诊大厅设置了导诊、发热预检处,实施导医服务,竭力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就诊,也是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具体体现。
- 叶惠淑邓雪珍
- 关键词:护士作用门诊导医医院环境病人为中心就医程序门诊大厅
- 护士如何指导患者规范采集血标本
- 2012年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巨大的改变,"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癌症己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随之所引发的疾病相继出现,因此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步升级,看病的、体检的人群直线上升,采血人数大幅度增加。为保证血标本的质量,我科针对采血患者在采血过程中的相关事宜,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指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 叶惠淑王雪珍朱爱芳
- 关键词:采集血标本护士采血过程饮食结构生活水
- 注射易致敏药物的注意事项及健康教育
- 2012年
-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多学科、多专业,就诊与住院人数日益上升,每日注射、输液患者也相继增多,其中使用易致敏药物人群也不在少数,小儿患者更为多见。广泛使用的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类、破伤风抗毒素(TAT)、维生素B1、呋喃硫胺、密钙息、细胞色素C、胰岛素等。为达到安全、有效注射与输液,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就输注易致敏药物的注意事项及健康教育总结了一点体会,现介绍如下。
- 叶惠淑金宁双
- 关键词:致敏药物健康教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住院人数输液患者
- 护患冲突与相关应对措施被引量:2
- 2018年
- 护理工作是医院诊疗中的工作要素,是与患者接触最多、最直接的一个环节,也是比较容易引起冲突的一项工作。护患冲突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与患者接触时的产物,是影响良好和谐护患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建立和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要分析造成护患冲突的主要原因,了解如何避免冲突行为的发生。因此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沟通技巧,自觉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逐步形成一套适用于护患关系的行为策略,这将大大降低护患冲突.
- 李任平叶惠淑
- 关键词:护患冲突护患关系
- 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 (VA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 10 0例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长谷川智力量表进行测评 ,分为两组进行对照性研究 ,比较系统康复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 (ADL)能力的提高。结果 :血管性痴呆发生率 2 3%,在康复治疗 1个月、 2~ 3个月以后 ,痴呆组患者的 ADL 能力提高明显低于正常组 (P<0 .0 5、 <0 .0 1) ,痴呆的存在严重影响康复治疗的效果。结论 :心脑血管病是 VAD的危险因素。
- 邓雪珍叶惠淑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发生率脑血管病VAD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导医带教方法的探讨
- 2014年
- 医院的志愿者服务是在校大、中专即将毕业的学生自愿到医院门诊从事无偿服务的医疗活动。协助导医护士为患者提供优质、便利、快捷的服务,门诊导医护士就成为志愿者医护生的第一任带教指导老师,为医护生们进入临床实习开启了第一课。导医不仅让志愿者医护生们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也提高了自身的价值。现将其带教方法介绍如下。
- 叶惠淑刘雪萍金宁双
- 关键词:门诊导医护士带教方法医院门诊护生
- 浅谈原发性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指导
- 2009年
-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综合征,凡收缩压≥21.3kPa,舒张压≥12.6kPa,二者有一项核实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早期主要有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健忘、失眠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随着病情进展,血压持续升高,可引起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了解并掌握原发性高血压的知识和防治措施很有必要。
- 叶惠淑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教育指导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健康动脉血压升高继发性高血压